大道土城振兴梦

——房县土城镇跨越发展巡礼

时间:2023-01-05 16:47 来源:十堰周刊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2023-1-新闻1

作者  李奎

绿水红花别样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里是房县土城镇,行走在土城的乡村小路,一股馥郁浓厚的酒香弥漫在空气里,让人身心沉醉。

2023-1-新闻2

一杯黄酒解乡愁。家家酿得一壶好酒是土城镇的一道风景,“中国黄酒看房县,房县黄酒看土城”,更是往来游客对土城黄酒的由衷赞誉。

以特色产业黄酒为引领,带动多产业集群发展,如今的土城镇,经济发展取得新进步、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果、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民生保障达到新高度、基层党建取得新突破……土城镇走出了一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振兴大道。

酿好一壶“酒”  建产业大镇

一段时光酿醇厚,颗粒饱满的本地糯米、手工制作的蓼花小曲、甘甜纯净的山泉水,酿酒人的娴熟技艺,经过淘米、上甑、蒸米、出锅、晾酶、淋酶、垒窝等七道工序,经过自然、匠心、时光的共同孕育,这里的黄酒浸透了岁月的甘醇,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2023-1-新闻7

一壶黄酒兴产业,紧盯黄酒特色产业,土城镇坚持以黄酒产业为支撑、以融合发展为路径、以群众增收为目标、以共同富裕为愿景,把传承千年的黄酒酿造技艺发扬光大,也让一幢幢古朴民居拔地而起,一个个黄酒作坊酒香飘逸,通过深挖诗酒文化、传承黄酒工艺、彰显黄酒元素,打造了以土城黄酒村为中心的黄酒产业片区。

目前,土城镇发展黄酒作坊150家,黄酒年销量1400万斤,创造产值1.4亿元,带动全镇3100余户百姓增收,激活动能,致富乡邻,从黄酒村、黄酒镇,到黄酒研发基地,再到黄酒产学研,构成了房县黄酒的大格局,加速建设远近闻名的“黄酒小镇,醉美土城”。

2023-1-新闻6

在黄酒产业的引领带动下,土城镇香菇、木耳、羊肚菌、烟叶、茶叶、中药材等产业百花齐放,目前全镇发展地栽木耳420万袋、袋料香菇180万袋、羊肚菌500亩、茶叶2700亩、烟叶2500亩、中药材3000亩,各项产业的全面发展,切实提升群众收入,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2022年,房县土城镇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240.66万元,同比增长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亿元,同比增长16%;招商引资1亿元,落户重点项目10个,各项经济指标稳健增长。黄酒、食用菌、烟叶、茶叶、中药材五大产业片区已基本建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修好一条“路”  建区域强镇

跃崇山峻岭,架通衢坦途。十房一级路是连接十堰和房县重要纽带,是事关房县和土城镇未来发展、打破交通瓶颈的关键项目。

如何抓牢十房一级路建设的大好机遇,对土城镇承接产业转移,加强区域合作,扩大对外开放意义显著。

坚持以保障群众利益为宗旨、优化服务水平为基石、保障项目进度为目的,土城镇下好政策宣传“先手棋”,让拆迁安置政策得到认可;唱好专班推进“协奏曲”,让项目建设速度得到保障;用好干部包户“金刚钻”,让疑难杂症得到化解;确保十房一级路土城段除隧道外,2023年元旦前全部实现通车。

2023-1-新闻3

十房一级路建设带来全新机遇,在公路沿线打造一批生态美村和现代新村,齐心协力建设区域经济强镇。

除此之外,2022年,土城镇各单位通力协作,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先后实施了10个重点项目,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果:

十堰(土城)绿色铸造产业园已成立建设协调指挥部,项目选址和精细勘测正同步进行;交通建材产业园已完成项目选址、实物登记、房屋评估、和21户拆迁户地基到户工作;柳树垭水库坝体正在修建中;武当国际滑雪场新选址规划已全部完成;搬迁小区建设工作已全面启动;此外,集镇福利院滑坡体治理项目已完成;社会治理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

2023-1-新闻4

用好一片“绿”   建康养名镇

这是大自然赋予土城镇的优越自然优势,94%的森林覆盖率,700至1000米的海拔,23℃的夏天平均气温,每立方米3.5万个的负氧离子浓度位居全国前列;

这是县委、县政府赋予的政策优势,花田酒溪康养中心的投入运营,富泉山(柳树垭)旅游度假区立项建设,“森林康养高地”战略喷薄而出。

以花田酒溪康养中心项目为龙头,按照产业、旅游、致富“三位一体”,土城镇遵循运动健康、生态颐养、老年文养深度融合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集休闲、度假、康养、娱乐、吃住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新试点,形成了“游绿色农庄、住特色民居、品农家菜肴、喝土城黄酒”的现代化新业态,带动群众就近就业达150人,每年务工收入不少于3万元,显著的效益,也让土城镇找到了致富带富的“金钥匙”。

2023-1-新闻5

富泉山(柳树垭)旅游度假区,全速建设;葛坪河李家坡森林康养基地纳入建设议程,以土城花田酒溪、花楼门富泉山、葛坪河李家坡为主的森林康养“三基地”,全力推动土城镇成为十堰地区乃至湖北省内的森林康养名镇。

护好一方“安”  建宜居城镇

谱写发展铿锵乐章,夯实和谐稳定之基。

强化党建引领,永葆忠诚本色。土城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形成“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画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促乡村振兴的最大同心圆。2022年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10次、党组织书记及党建信息员培训3次、“户户走到”、“下察解暖”、“共同缔造”活动大力开展,截至目前共走访农户1752户,收集问题51个,已全部解决。出台了镇村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干部干事积极性显著提高。民间文艺活动充满活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和“四好”创建深入推进,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加强。

推动共同缔造,绘就幸福底色。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体要求,持续落实河长制,河库渠日常监管成为常态;全面加快环境综合整治,“零容忍”整治违法建设行为;深入开展“厕所革命”,森林覆盖率达94%,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创新社会治理,夯实平安基色。持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突出抓好“三个体系”建设,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融互动的治理体制,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和满意度。2022年,城镇高速卡口疫情防控服务站建成使用,区域核酸检测、外返人员排查、管理常态化开展;全年开展专项安全生产督导检查12次,开展防火、防汛应急演练3次,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检查6次,排查住房4398户。此外,平安建设、矛盾排查、重点人员管控、防电信诈骗、“清洁房县”等工作常态化开展。

助力乡村振兴,筑牢发展底色。2022年土城镇统筹开发公岗280个,纳入监测户18户53人,申报防贫保1人,开展就业培训106人次,各项政策全面落实。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扎实推进。按照EPC项目模式开展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其中土城村和花楼门村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已动工19个,完成项目12个,工程进度到近70%,全部项目计划投资5600万元,实际已投资1730万元。

加强安居保障,厚植民生底色。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群众幸福感逐步提升。

2022年土城镇实现了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硬化路;建成花田酒溪中桥、通省桥、葛坪河村漫水桥、小亭村桥、花门村便民桥等桥梁5座;大力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升级10kv线路68千米,改造台区5个,保障了全镇农户的生产生活用电;新验收户厕30个,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配备齐全。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持续落实河长制,河库渠日常监管成为常态;常态化落实林长制,各级林长巡林、林业资源保护;全面加快环境综合整治,“零容忍”整治违法建设行为,3处存量违法建设已全部处置完成,处置率达100%;新增设垃圾桶210余个,使得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村庄环境整洁有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大道征途,肩负着土城人民发展梦想的振兴之路不断拓展;民生为本,承载着土城人民生活憧憬的幸福之路不断深化;高擎党建大旗,土城黄酒、十房一级路、森林康养三驾马车阔步向前,房十经济长廊、森林康养高地、十堰市后花园的崭新图景正蔚然成势,呼之欲出!

编辑:陈小艳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