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浩荡满目新,奋缉扬帆正当时。2月22日上午,十堰中央商务活力区这个全城关注的大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将进一步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
十堰中央商务活力区
开工建设
22日上午,十堰中央商务活力区在厦门路(原刘家沟)项目现场开工建设。
中央商务活力区,位于紫霄大道七里垭片区,核心区规划面积约为4.04平方公里(合计约6061亩)。实施内容包括对区域进行综合性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项目确保“一年出形象、两年出效果、三年能收官”。
项目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为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项目;第二大类为城市运营、产业发展及招商类项目。拟纳入合作内容政府投资金额总计约为27.56亿元,带动社会各类投资约240多亿元。
中央商务活力区将着力提升宜居宜业、公共服务、安全韧性、要素集聚“四大功能”;打造成时代名片、城市地标,全面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吸引力、影响力。
十堰中央商务活力区项目开工建设,是十堰迈向高能级城市的重要标志。那么,这里将着力打造成一个怎样的新区域呢?会从哪些方面对十堰城市升级进行智慧赋能呢?一起来看看↓
聚焦三大功能板块
打造十堰未来新经济增长极
聚焦金融投资、创新孵化、产业服务为三大功能板块,打造十堰未来新经济增长极。
金融商务
创投平台、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区域企业总部基地、高端商务酒店;
创新孵化
青年双创中心、校企联合共创平台、先进技术转化中心、路演中心;
产业服务
大数据中心、人才服务平台、法务一站式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中心。
打造城市未来生活样板
形成区域级公共服务中心
以高标准、全维度的医疗、教育、商业等服务配套设施打造十堰城市未来生活样板,形成四省交界处区域级公共服务中心。
医疗大健康
综合性医院、专业诊疗平台、区域健康管理中心、医学科研转化中心;
全龄教育
幼龄教育、基础教育、文化艺术教育、专业技术培训中心;
未来社区
超级邻里中心、绿谷购物公园、主题商业街区、城央公共绿带。
打造十堰、武当山
全域旅游第一站
植入丰富的旅游配套、文化展示场馆,融合生态旅游及文化旅游体验,打造十堰、武当山全域旅游第一站。
全域旅游客厅
旅游信息服务中心、城市文化展示中心、都市绿谷露营基地;
城市文化交流
绿野书店、文化创意市集、会议中心。
以创新智慧赋能升级城市产业,以山水本底创造高品质生活。可见十堰中央商务活力区,后期将成为城市东进的引擎,低碳绿色发展的示范,数字智慧城市的样板,不断提升十堰的“年轻气质”和“活力指数”。不仅如此,还有一大批的民生项目,今年将在这里落地生根。
太和医院鄂西北医疗中心
太和医院鄂西北医疗中心位于紫霄大道西侧,厦门路(原刘家沟路)南北两侧。用地因厦门路分为南北两个地块,总用地面积约399.85亩,其中北侧地块约292亩,南侧地块约107.85亩。总床位数3000床,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构建活力高效的复合医疗综合体,助力区域级公共医疗服务中心建设。
新高中
十堰市新高中位于十堰市商务活力区西南端,东临紫霄大道,西邻幸福大道。项目总用地面积约290亩,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是一所预设96班共4800人的高中校园。其中校园规划有400米标准操场,校园食堂,报告厅等配套设施,以搭建国内一流中学平台为目标,创建国际化、高水平、创新性、实践型的示范高中。
数字展示中心
数字展示中心位于十堰市商务活力区核心位置,项目用地形状为梯形,用地面积约11亩,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打造成为商务活力区的城市人文客厅、智慧展厅和管理中心。
山体公园
山体公园以十堰城中盘桓崎岖的山地为自然基底,融合当地历史、自然、文化等元素,打造集慢行健身、生态修复、观景游赏、城市娱乐和自然探索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中智环。以自行车道、慢行园路与栈道为骨干道路,配以不同等级路网,组成体现着十堰历史、活力与未来愿景的一环三径。
24小时活力社区
通过未来交通、未来教育、未来健康、未来服务、未来创业以及未来低碳6大场景,并基于1个智慧底盘,构建生活零距离的“十五分钟生活圈”,形成功能混合、景观优越、配套完善的品质生活,同时通过一站式的超级邻里中心提供全域覆盖的精细化服务,打造24小时充满活力的未来社区。
高起点定位、高品位设计、高标准建设,可以预见到十堰中央商务活力区建成后,将完善我市城市功能形态,提升城市形象品质,带动产业升级、人口聚集,助推十堰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
(全媒体记者 刘铭 叶旭升 部分文、图综合十堰晚报)
编辑:董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