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堰山间到海南地头 二十多年逐日追光不辍 他们给玉米装上“中国芯”

时间:2024-08-22 08:44 来源:湖北日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pub_cb202408122233089987190fwx_636cb2731a764d83ba06930cdaaad522

在中午火辣阳光下,身着长布衫、肩挎工具包、脚穿解放鞋……在十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仅常年蹲在野外玉米地里,还天南地北地“追着太阳跑”,只为探寻玉米高产的“密码”,培育优良玉米新品种。

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十堰市农科院玉米育种研究团队,探访他们与玉米的故事。

玉米的“爹妈”藏得深

8月7日,十堰市郧阳区柳陂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玉米试验基地。上午9时,骄阳似火,基地60多亩青玉米,迎风摇曳。

pub_cb202408122233114058032iyl_905b6eff12074c148f0497e04a88d460

“这里种植的玉米,有2000多个组合,玉米的‘爹妈’就藏在其中。”十堰市农业科学院玉米育种研究所副所长余长平,身着白长布衫,不时从肩上的挎包里掏出纸和笔,记下株高、穗位等近20项数据。

“外面看着很饱满,里面籽粒却不多,这样的不合格。”在一块实验田边,余长平撕开玉米秆上的一个玉米棒说。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个玉米品种栽种8至10年后,其各项性能都会退化。因此,要不断地培育新品种,保证其具有新活力,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要不断地改正不足之处,不断地追求完美。”余长平说,一个优秀的玉米品种是多种优秀基因的整合,要兼备抗病、抗虫、耐除草剂等性能。

余长平介绍,玉米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要培育出适应本地的优良品种,第一道工序是筛选出优秀的“爹妈”,概率相当于“万里挑一”。在过去,玉米育种需要在田里自交7至8代,才可以获得接近纯合的育种材料,这一过程通常要耗时4年。

十堰玉米种子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九十年代末开始在海南试验就没再停过。如今,十堰市农科院玉米育种研究团队运用单双倍体(DH系)技术,将寻找玉米优秀“双亲”的时间压缩到两年内。

每年一半时间“追着太阳跑”

在玉米育种环节中,授粉至关重要。玉米授粉需要在玉米雌穗吐丝前用专用纸袋套住,等雌穗吐丝、雄穗散粉后,再用纸袋将植株上部的雄穗套住,次日待纸袋完全干燥后,取上部雄穗的花粉授到中部的雌穗花丝上。

“早上玉米秆上有露水,不能授粉,只能等到中午露水干了再授粉。”余长平说,这项工作不仅繁重,还要有耐心,而且授粉期集中在7月份,正是十堰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段。

pub_cb202408122233197405266xyb_b9afce53c92e4acb81e578097de42fe9

“一天要套几千个袋子,还要给玉米挂‘标签’,从早忙到晚,又热又晒,还不能出错,这个活儿一般人真干不来。”2021年研究生毕业后加入团队的90后陈强,感触很深。

每年10月前后,玉米种子收获后,研究团队又要立即转场到海南陵水基地。

“研究团队有10多人,个个都在‘追着太阳跑’,利用海南省充足的光热条件,加快玉米选育速度,缩短育种时间,一年可繁育2代。”余长平说。

每逢过年,正是海南基地玉米授粉的时期。“好几年的大年三十,娃子和他视频,他正在玉米地里授粉。”余长平妻子肖丽丽说,他参加工作18年,一直没有在家过年。

pub_cb202408122233252460974fty_3e60cabd15f5482f83dee812ead0ddc5

“没办法,时间不等人啊!”余长平说,现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如果不能尽快掌握新知识和国内外玉米育种新动向,就会很快被时代淘汰。

18年来,余长平带领团队累计开展玉米南繁面积600余亩,种植育种材料8万余份,在海南组配出玉米新组合10万余个。

推广面积创造经济效益超150亿元

培育的新品种好不好,农户最有发言权。

“我们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和对照品种相比,一亩地能多收50至80公斤,按照市场价算,一亩地能给农户增收200元。”十堰市农科院副院长叶青松介绍,“郧单25”在2022至2023年国家级玉米区试中平均亩产725.7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9.4%。

pub_cb202408122237436544842qli_9617385353fe450f9a91aa1284a31c73

十堰选育的“GS鄂玉10”“郧单25”等品种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抗逆性好,表现出高产、稳产、丰产的特性,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山区和丘陵平原很受农户欢迎。2020年至2023年,湖北及西南地区试验推广种植“郧单25”8万亩,增收2000余万元。

在宜昌市兴山县黄粮镇石槽溪村,种粮大户王德宝是最早种植“郧单25”的农户之一。“产量高,好管理,也好卖。”尝到甜头的王德宝不仅年年种植该玉米品种,还带动乡亲们种植。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在十堰,常年种植面积100万亩至120万亩。多年来,十堰市农科院玉米育种研究团队培育出“鄂玉10”“堰玉18”“郧单19”等20多个新品种。其中,“郧单1”“鄂玉10”“鄂玉16”“鄂玉25”通过国家审定。这些新品种累计推广应用1.5亿余亩,创造经济效益超150亿元。

pub_cb202408122238035354065ddu_9ad644caf7af46b8bc9577025717a845

今年7月24日,由余长平主持的玉米新品种“郧单27”获得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下发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证书”。

余长平说:“我们会继续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为玉米装上‘中国芯’。”(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许应锋 通讯员 罗毅 张恒

编辑:万林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