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解读湖北这场高规格大会!

时间:2025-04-17 16:49 来源:长江云新闻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从全国来看,50%税收来自民营企业,60%GDP由民营企业创造,70%进出口额由民营企业带来,80%技术创新成果出自民营企业,90%的企业主体是民营企业……目前,湖北的民营经济也形成了“56789”的发展格局。

4月17日

湖北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在武汉召开

作为扛起经济大局的“半壁江山”

湖北民营经济有哪5大特点

湖北如何用5大工程助力民营经济?

长江云新闻为你划出

今天这场高规格大会的“重点”!

01

2451e4dfb639b84bcf3bd9691305f2b3

在湖北,民营经济究竟有多“给力”?成绩单很亮眼:2024年,卓尔控股、九州通等14家湖北民企蝉联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经济的65.7%;民营企业纳税额占全省税收的54.6%;湖北14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连续7年稳居中部第一、全国前十,有力支撑了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们成功解决了同时进行神经信号采集与神经元精准刺激这一难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湖北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武汉衷华脑机融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自豪地表示。2024年全国民营企业研发投入100强中,湖北有41家上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全省广大民营企业走出了一条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从模仿嫁接到原创的创新之路。

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细胞,凭借着敏锐的市场嗅觉,灵活的经营机制,积极地拥抱新产业,探索新业态,创造新模式,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数据显示,2024全球“独角兽”名单中,湖北9家企业上榜,其中7家为民营企业。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恩培接受长江云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研发的任度大模型在落地应用中最重要的实时学习和长效记忆技术目前全球领先。“实践证明,我们不仅能够‘根原创’,而且能够做到世界领先的‘根原创’!”

不仅“走出去”,还能“走上去”。联想集团移动设备全球供应链总裁张伟介绍,目前公司产品和技术服务于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联想武汉基地累计创造工业产值超4600亿元,出口额超490亿美元,出口额连续十年全省第一。包括联想在内的广大的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中勇立潮头,积极参与市场化改革,国际化竞争,很多企业从破防者成为行业的领头羊,成为推动湖北走出去的中坚力量。

民营企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在促进稳定就业,投身乡村振兴,开展公益慈善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数据显示,民营企业吸纳了湖北80%以上的就业,扛起了稳就业、保民生的大梁,踊跃参加万企兴万村行动。全省5140家民营企业对口帮扶4868个村,累计投资达到1030亿元。

02

5ef0e76fbf8fb4b1589c913359d26647

纾困解难工程

通过建立省市县三级融资协调机制,推广“301”线上快贷模式,探索数字征信与财政增信并用的新模式,加大直接融资力度,以及实施降本减负行动,如推动“标准地”出让和审批模式改革、降低企业办电成本和综合上网电价等,全方位支持民营企业缓解资金压力、降低成本,拓展市场。

法治护航工程

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开展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专项整治,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界限,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为民营企业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

创新赋能工程

通过向民营企业开放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支持组建协同创新联合体,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先使用后付费”授权科研成果,支持民企技改换新和数字化改造,聚焦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建设,实施“十链百企千亿”行动,增强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政策惠企工程

通过建立政企沟通机制,定期听取民营企业家意见建议,及时推出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新政策;利用大数据等技术确保惠企政策直达共享;加强跟踪问效,定期梳理、滚动更新民营企业政策,废止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

服务安商工程

通过全面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设立特事特办绿色通道、政策咨询专项通道和跨部门联办协调通道,解决企业疑难问题;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增加“一件事一次办”和“跨省通办”事项比例;规范市场秩序,消除隐形壁垒和歧视性条款,制定向民营企业开放的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项目清单,保障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湖北将以更高的站位抓好民营经济

把企业家当成自己人

把企业的事当自己的事

坚决扛牢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体责任

以更高的标准打造一流民企

常态化开展

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的企业帮扶活动

以更浓的氛围营造良好环境

更好地催生民营经济发展的蓬勃气象!

编审  康耀方  邹敏

记者  金若晗  刘蕊俊

美编  杨紫悦

编辑:张红艳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