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中国旅游市场活力十足,国内7.07亿人次奔赴田园牧歌,带动4120亿元乡村旅游消费;921.5万外国游客跨洋而来,同比飙升40.2%。在湖北,1.9亿人次来访,创下近2000亿元文旅消费。中国人为什么爱旅游?外国人为什么越来越爱来中国旅游?作为文旅资源极为丰富的湖北,在打造“世界级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留量密码”呢?
从“看景”到“入景”
周末的鄂州乔街,满眼都是人。姐妹团化身“小乔”漫步街头、情侣坐进周瑜大婚现场感受幸福、阿姨组团在古戏楼听三国评书……来到这里,人们仿佛穿进了三国的历史画卷里。
吴都乔街景区汉服店店长 丰云:我们店高峰的时候一天能做几百个人,有一些是亲子,妈妈带小孩,然后年轻的学生,包括阿姨们都挺多。
开街仅半年,乔街就吸引了310万游客,受欢迎的原因是——引人“入戏”。清晨吟诵《赤壁赋》,深夜电音狂欢,28场演出构建“不落幕的秀场”,拉长游客停留时间,也留下了消费,景区半年营业额突破4000万元。
鄂州吴都乔街景区运营总监 皮国朋:我们有小吃街,还有我们的民国街、休闲街,接下来有游乐园的项目扩建,另外我们还要建一个星级酒店,也是解决外地游客来住宿的一个问题。
湖北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 冯玮:它整个景区内的旅游消费供给,还是比较充分的,既有三国文化元素,还有民国的建筑、民俗的体验,还有地方美食,还有夜游经济,游客去了以后它是有足够的消费场景和丰富的旅游产品,在不同的场景下就激发了他消费的欲望。
不仅是鄂州,深挖文化基因,打造沉浸式旅游新场景,已经成为湖北全省文旅发展的共识。在黄冈黄梅县东山问梅景区,你能与凤冠霞帔的佳人“拜堂成亲”;在孝感槐荫河畔,你能乘船穿梭鹊桥,体验董永和七仙女的传奇爱情……层出不穷的沉浸式剧场,让人们爱上旅游,爱上的不仅是放情山水自有,更是此时此刻文化浸染在“入景”“入心”的自己。
从“粗放游”到“品质游”
我们为什么爱旅游?我们不仅是爱玩爱拍照,也爱吃爱体验。让游客乐游又乐购,关键在于“提升旅游服务供给品质”。位于宜昌市夷陵区的这家崖壁餐厅,20米挑高落地窗将西陵峡风光作为用餐背景,悬空栈道连通着千年摩崖石刻。“味觉+视觉”的独特体验,让不少人是为了一顿饭而买票进景区,高峰时期,这里的座位需要提前好几天才能预约到。
武汉游客 郭春梅:这种悬崖式的餐厅,这也是我第一次体验,感觉到非常新奇。
宜昌崖壁餐厅客户经理 李红阳:餐厅在三游洞景区的对面,有很多文人墨客来过留下笔墨,游客能够在景区通过眼睛感受历史文化,在餐厅通过味蕾感受历史传承。
提升游客体验感,就是要将文旅资源转化为“情感账户”。例如,湖北省博物馆就运用AI、VR等技术活化文物,游客付费即可通过手势交互“敲响”数字版曾侯乙编钟,利用全息投影看清越王勾践剑的细节;神农架打造“森林瑜伽+星空露营”生态IP,为钟情户外的游客提供不可多得的沉浸式自然体验。而为了让游客边“打卡”边“刷卡”,既“玩”得高兴又“购”得舒心,湖北还针对入境游客,率先推行“过境免签+多语种支付”服务,机场、景区配备双语导览和外汇兑换点。今年一季度,湖北共接待游客1.9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94.27亿元,同比增长13.68%、16.37%。数据的增长,印证了“留量思维”的黄金价值——文旅产业的未来,不仅在游客的手机相册里,也在那些让人“来了还想再来”的心灵共鸣中。
(长江云新闻记者 秦婧 柳芳 王天宇 冉涛 刘璐 实习生 涂诚智 孝感台 夷陵台)
编辑:张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