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习近平都去了哪儿、见了谁、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中国日报网邀您一起,跟着习主席看世界。
中国日报|2022-08-16 17:30:36|3042阅读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一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蓄满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焦裕禄的崇敬和追思。
大象新闻|2022-08-16 16:25:38|3146阅读
今年上半年,规模已过3万亿元的深圳经济取得3%的稳健增长。以高技术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在深圳经济发展中的“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一些潜力巨大的产业“新赛道”也逐步成型。深圳正迎难而上,着力推动经济“稳”与“进”。
新华社|2022-08-16 16:19:02|8823阅读
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地处大山深处。进出村子的那条路,越走越宽,成了这里十年间翻天覆地变化的见证。
新华社|2022-08-16 15:58:40|3396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央视网|2022-08-16 17:55:01|6743阅读
从2013年开始到现在,中国发射了多颗高分卫星,利用这些卫星拍摄的照片,可以观察到中国国土的细微变化。
央视新闻|2022-08-16 12:01:06|2440阅读
今天,李培生胡晓春的故事霸版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2022-08-16 11:29:20|6065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曾三次到河南兰考考察,深切缅怀焦裕禄的光辉事迹,强调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环球人物网|2022-08-16 10:43:54|2969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三农”问题,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就做好“三农”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农村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引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央视网|2022-08-16 12:50:14|4085阅读
17年过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高度共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
央视新闻|2022-08-15 17:26:02|6455阅读
他是雷锋,伴随着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和成长,也为一代代中国人崇敬和追随。就在60年前的今天,1962年8月15日,雷锋在执行公务时不幸牺牲,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2岁。
新华网|2022-08-15 16:58:18|3053阅读
本片通过讲述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五指山分局宣教员郑燕、科研员尹为治、护林员卢唐真以及五指山生态搬迁安置村民黄政锋的故事,多视角、全景式展现海南热带雨林的“国宝”价值,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画卷。
人民网|2022-08-15 16:09:40|5408阅读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一天是胜利的日子,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新华社|2022-08-15 16:04:42|2999阅读
3年援藏期间,北京友谊医院援藏干部、北京市第七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长孙树学协调北京优质医疗资源,增加骨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外科、普外科5个“以院包科”科室,让拉萨市人民医院“以院包科”科室增至9个。
新华社|2022-08-15 16:00:47|3544阅读
呵护南水北调源头碧波万顷 创新天然药库健康美丽未来
央广网|2022-08-15 15:53:01|4232阅读
这个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正义事业史册上。
央广网|2022-08-15 15:13:53|3322阅读
2020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在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的学生回信说:“得知你们17名同学在北京进行临床实习期间,既锻炼了临床基本功,也坚定了献身西藏医疗卫生事业的信念,我很欣慰。”“希望你们珍惜学习时光,练就过硬本领,毕业后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以仁心仁术造福人民特别是基层群众。”
央视新闻|2022-08-15 15:08:54|2313阅读
焦裕禄两份珍贵手稿8月10日在河南省开封市杞县“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书画展”上展出。
新华社|2022-08-15 11:58:42|373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