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网上微信公众号“一根杠精”发布“贵州捐给鄂州的菜,不只烂在仓库……”的帖文,引发广大网民围观。鄂州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物资和保障组迅速展开调查后发现,气候异常、长途运输等原因导致少量蔬菜高温变质。
据查,贵州省安顺市为支持鄂州抗疫,无偿援助鄂州市共计14台车各类物资160吨,其中蔬菜135.72吨(白菜41吨、萝卜19吨、莲花白16.48吨、大葱9吨、油菜5吨、西红柿3.49吨、土豆13吨、豌豆0.5吨、蚕豆0.5吨、西兰花0.5吨、青椒0.25吨、莴笋5吨、菜心12吨、韭菜1吨、韭黄1吨、山药2吨、香菇6吨)。该批捐赠物资于2020年2月15日到达鄂州博恒仓库。
蔬菜到达仓库后,工作人员卸货时发现,少量蔬菜积压变质,为避免浪费,防止变质蔬菜影响其他新鲜蔬菜,工作人员及时对变质蔬菜进行分拣,并将变质蔬菜集中堆放。
调查组经实地核查,该仓库出现少量烂菜有两种原因:一是因长途运输,贵州省安顺市所捐赠蔬菜经过28小时到达鄂州,因路途遥远和气候原因致部分蔬菜出现变质;二是在卸货过程中发现其中一车蔬菜没有包装,散堆在集装箱中,且因长时间闷压,产生了变质。
“蔬菜从田间地头到市民餐桌,经历采摘、收购、包装、运输等环节,期间有一定损耗。”鄂州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长胡厚斌说,蔬菜也是“生命体”,长时间在密闭不通风的运输环境里,积压的蔬菜菌类滋生,容易“发烧”变质,所以蔬菜到达目的地后,需要进行二次分拣,剔除腐败变质的蔬菜,避免有害菌类传染给其他新鲜蔬菜。
鄂州市商务局局长余国安说,外地捐赠的爱心蔬菜分配遵循两个优先原则,一是优先保障一线的医疗单位和医护人员,包括援助鄂州医疗队,二是优先保障困难群众和社区居民的需要。
编辑: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