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是亲人眼中的好女儿、好妻子、好妈妈她们爱哭、爱笑、爱闹有时也爱发发小脾气;她们都只是普通的女交警当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临时她们却走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线。
女神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遇见不一样的她。
周宇洋
三警之家齐上阵,逆行鏖战抗疫情
“您好,请出示一下您的通行证。”这位冒雪在路上检查过往车辆通行证的90后女交警就是周宇洋,她是十堰市竹山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的一名女交警。疫情发生以来全市道路封控,交警不仅要在卡口严查过往车辆通行证,对无通行证的车辆进行劝返,还要深入社区,排查居民身体状况和发热情况。
△ 周宇洋执勤、入户测温中
其实,不仅是她,她的父母也是十堰市公安局郧阳区分局的警察,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上,每隔几天一家三口通过微信视频的方式互相关心互相鼓励。问起父母是否因女儿一个人在外工作而担心的时候,她说:“父母给我交代最多的就是要认真工作,注意防护,他们也是警察,所以更能明白作为警察的职责和担当。”
张红玉
湘妹子扎根竹山,推迟婚期战“疫”线
“爸爸说他不过来参加我的婚礼了,等疫情结束再来看我。”说完这句话,她的眼眶都红了。张红玉 本是是个地地道道的“湘妹子”,出生于1999年,因为男朋友郑志明在十堰市竹山县,她便义无反顾选择扎根竹山,和郑志明一起来到十堰竹山交警队,成为了一对辅警情侣档。本来计划今年正月初三举办婚礼,正式成为“竹山儿媳”,但这场疫情让她决定脱下婚纱,换上警服,本来应该幸福的出在现在婚礼殿堂,可他们却决定一起携手坚守在抗疫战线。
△ 张红玉测温中
王明莉
“疫”线上的一家三朵姊妹花 不同的岗位 一样的担当
十堰丹江口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女子交警中队女辅警王明莉 的姊妹三人虽处在不同岗位,却有一样的担当,共同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 王明莉
王明莉姊妹三人,其排行老二,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一直站在疫情防控的一线。因疫情防控和工作需要,她在接到工作部署后,将家中四岁的孩子托付给家人,不分白天和黑夜的与队友们坚守在城区指定的疫情防控执勤卡点,严格按照上级疫情防控要求对外出通过执勤点群众、车辆进行检查、登记和劝返。
大姐 王娇
小妹 王云
大姐叫王娇,曾是丹江口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的一名辅警,两年前通过考试,现为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名法警。今年春节回来探亲,因疫情管控不能及时返岗。她主动找到社区参加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小妹叫王云,是武当山济民医院的一名护士。自疫情防控爆发以来,她参加了医院的日常值班和日常病人的护理工作,同时也积极参与到一线道路疫情封控查验点的排查工作。
刘晓庆
双警家庭,共同坚守一线
刘晓庆 是十堰房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所民警,丈夫余国民是房县公安局九道派出所长。
丈夫余国民所在的房县九道派出所位于房县西南边陲,距县城157公里,地处鄂、渝、陕三省交界,与国家湿地公园神农架大九湖毗邻。冬季风雪天气下,往往需要七八个小时才能进一趟县城。这次疫情期间,更是坚守岗位40天没有回家。
△ 刘晓庆在路面劝返
刘晓庆作为房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所民警,这次疫情期间她下沉一线,长期坚守在路面执勤,因为工作繁忙,家中三岁的儿子只能交给自己的父母照顾,2月14日是刘晓庆32岁的生日,生日当天她正在防疫一线,没有蛋糕,也没能和家人团聚,远在180公里以外九道派出所执勤的老公余国民在微信里送上生日祝福!
高珊珊
穿梭在战“疫”一线的铿锵玫瑰
1990年出生的高姗珊,是十堰郧阳区交警大队秩序股副股长。在此次抗击疫情的战“疫”中,她巾帼不让须眉,与其他男民警一样,冲锋在抗击疫情前线。
△ 高珊珊测温中
因工作需要,原本在办公室负责全队执法质量工作的她,从正月初三开始,与秩序股长张涛轮班值守在郧阳汉江二桥南桥头。因为人员紧缺,她每天带领4名男辅警,联合路政、医疗工作人员执勤近8个小时,腿杆酸痛、嗓子干哑成为常事。20多天来,她带领一帮人员对往返二桥车辆、人员做到逢车必查、逢人必测,经她手检测的车辆、人员均已超过2万,充分发挥入区涉疫车辆、行人“过滤器”的作用,确保从郧阳汉江二桥入郧车辆和人员的绝对安全。
徐菲
单亲妈妈的选择,坚守岗位共同战疫
徐菲 为十堰市郧西县交警大队车管所的一员。入警23年来,她一直在车管所负责车驾管业务办理工作。工作中,她认真细致,业务精湛,善于积累总结经验,任劳任怨,从未出现过任何纰漏和差错。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她没有退缩,积极参加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实际困难。
徐菲的丈夫半年前在一起意外中不幸遇难,留下她和女儿相依为命。女儿不久前感冒发高烧,徐菲安顿好女儿后,又回到卡口值班。尽管牵挂女儿,但在战“疫”的关键时期,她选择坚守岗位。一个多月来,她一直在郧西河夹芦茨沟、及郧西城区洪台口卡口值守。
黄燕
腰疼病犯了 仍单腿跪椅坚守在卡口
今年26岁的黄燕 是竹溪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一名女子骑警中队队员。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就一直工作在城郊结合部的江西馆卡口,每天近12个小时,无论天晴还是下着雨雪,她都没有落下一天。
△ 黄燕卡口执勤中
一周前,她的腰疼病犯了,腰都伸不直,有同事劝她请假 ,但疫情期间,大队警力不足,一直坚持着,利用中午午饭时间到医院康复科做理疗来缓解下疼痛,有时执勤时实在疼痛难忍,就单腿交换着跪在椅子上,敬业精神,令人感动。
△ 黄燕腰疼病犯了 仍单腿跪椅坚守在卡口
熊昌璞
用热心、微笑、细心,无怨无悔
2月6日,十堰地区寒风凛冽,当其他人在温暖的被窝里时,十堰公安交管局一大队辅警 熊昌璞 就同其他男警一起站在十堰高速东封控卡口。
她是第一批主动请缨进驻福银高速十堰东疫情防控卡口的突击队员,执勤条件比较艰苦,虽然穿着执勤服,但还是被寒风刮得瑟瑟发抖。但她没有丝毫退缩,始终坚守岗位,笑对寒风。每一天,她重复着拦停车辆、语言询问、身份查验、体温检测、入册登记、文明劝返、疏导交通等工作,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有时连喝口水吃口饭的时间都腾不出来,娇嫩的脸上被口罩和护目镜勒出一道道深痕,虽然身心疲惫,但她无怨无悔。
△ 熊昌璞查验登记中
焦霞
不论身份是什么,“疫”无反顾
焦霞 是十堰市公安交管局一大队的辅警。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后,她与其他同志一起战斗在十堰高速东卡口。她严格按照检查要求,充分发挥女性耐心细致的优势,逐车检查落实情况,面对过往车辆,拦停、询问、劝返,她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逐一检查并详细造册登记,遇有异常情况详细登记并及时报告。有时一站就是8个小时,甚至更久,工作强度丝毫不亚于男同胞。高速路口四面来风春寒料峭,但忙碌的她毅然坚守岗位。
△ 焦霞
焦霞的丈夫是交管局三大队的孟伟,是一名老交警。疫情当前,夫妻俩“齐上阵”。她还是一个孝顺的儿媳,每天必早起1小时,为80岁高龄且患有糖尿病的婆婆和女儿做好一天的饭菜。她是辅警,是警嫂,是妈妈,是儿媳......不论身份是什么,面对疫情,她“疫”无反顾。
十堰城区女警群像
坚守防控一线的“警”花
她们,是战斗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女民警、辅警; 她们,是使命在肩,“疫”无反顾的警花; 她们,是不知疲惫毅然坚守岗位的一群“女汉子”; 她们,是十堰交通管理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拦车、检查、登记、劝返重点车辆......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她们都做到细之又细,一丝不苟,并以最好的执法形象、最佳的服务水平落实防控工作。
她们,有的为人母,有的还是个孩子,但面临严峻的疫情,她们没有退缩,舍小家、顾大家,用真诚和行动诠释了公安交警的忠诚,辛苦我一个,平安为大家,这是每一个疫情防控战场参战女民警、辅警的心声。疫情不除,警察不退!
没有人,生来就勇敢,正因为被需要,她们才选择了逆风前行。
有人说,她们是交警队伍的风景线,头顶警徽,美丽坚韧;有人说,她是绽放在抗“疫”一线的铿锵玫瑰,雷厉风行,掷地有声,弯弓征战作男儿,巾帼何曾让须眉。口罩遮住了她们的面庞却掩不住她们的美丽,在这次战“疫”中,她们书写着属于女警的无畏与芳华。
疫情在前,巾帼撑起半边天!向光前行,战“疫”警花别样红!
编辑: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