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医院西苑院区开展首例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时间:2021-05-14 14:51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君龙 通讯员 李雪梅)5月14日,经过术后4天巩固治疗,41岁的周某从太和医院西苑院区外二科痊愈出院,整个住院时间只有7天。这得益于太和医院的技术指导,实施微创手术,这也是太和医院西苑院区开展的首例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_副本

今年3月,周某在劳累后出现腰腿酸痛、肿胀。考虑到只是间歇性发作,症状时轻时重,他就没有去医院。4月初,他的病情加重,在城区一家医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做“小针刀”“理疗”等康复治疗,效果均不明显。

5月8日,经人推荐,周某入住太和医院西苑院区外二科。“他的症状比较典型,来的时候站立和行走都很困难,严重影响生活……”管床医生陈昊介绍,结合CT、核磁共振等检查情况,诊断其为“腰5骶1椎间盘脱出”。传统手术方式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术后恢复慢而且有可能遗留腰痛症状。科室会诊讨论后,邀请太和医院脊柱外科尚晖教授会诊。尚晖建议,对患者实施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5月10日,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以及与患者的详细交流后,尚晖主刀对患者实施了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手术在X线监视下椎旁穿刺,定位椎间盘及椎间孔镜入路位置,放入直径7mm的通道和内窥镜,用特殊器械在屏幕监视下摘除病变椎间盘髓核,并配合射频电极进行盘内消融、术中止血及封闭破损纤维环。手术不破坏椎旁肌肉和韧带,不伤及椎板,不影响脊柱稳定性。手术全程不到一个小时,手术皮肤切口仅7mm,术中出血不到10ml,切口仅需缝合1针。

西苑院区外科主任李承念介绍,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是从患者身体侧方或侧后方进入椎间孔,在安全工作三角区实施手术,操作和观察使用同一个孔,是同类手术中创伤最小,效果最好的椎间盘突出微创疗法。椎间孔镜是一个配备有灯光的管子,它在椎间盘纤维环外做手术,在内窥镜直视下可以清楚的看到突出的髓核、神经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组织。然后使用各类抓钳摘除突出组织、镜下去除骨质、射频电极修复破损纤维环,由此来解除对神经根的压力,消除由于对神经压迫造成的疼痛。

李承念说,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几乎能处理所有类型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特别是巨大型、脱出型、伴有椎间孔狭窄和合并有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侧隐窝狭窄等椎管狭窄患者。目前,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其创伤小、出血量少、疗效好、恢复快、手术风险低等优势,已经获得了国内外业界的普遍认可,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首选。

编辑:周琼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