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通讯员 卢雨薇 汪丽君)值得各方关注的是,每年高考前后,都是涉考类诈骗案件的高发期。花样百出、手段翻新,让人防不胜防。在此关键节点,考生、家长、学校、老师以及全社会,不只关注高考,更须严防诈骗。
上午九点,朝阳路派出所民警在市一中考点执行保安任务同时,向陪考的家长群体宣传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知识,民警主要针对高考进行中,以及高考过后,犯罪分子实施诈骗手法和伎俩,向大家进行讲解。
据民警介绍,每年高考前后,都有不法分子在各种网络平台或交流群中兜售所谓“高考真题”、“绝密答案”等,加以“准确率极高”“违约退款”等诱惑信息,并以“预付订金”等名义要求用户先付款。稍不留神,就会上当受骗。
除了“神押题”骗局,还有虚假查分网址和通知书。有不法分子通过短信发送虚假查分网址,诱导考生一步步输入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信息。他们的目的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进行转手贩卖,最终用于各种电信网络诈骗。
还有骗子通过邮局,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某银行账户,以此牟利。
与此同时,还须严防“走后门”骗局和“李鬼”院校的骚扰,远离“黑客”的侵袭。有不法分子自称是高校或招生办某领导的熟人、亲戚、朋友,有“内部指标”“机动指标”“高校自主招生指标”“点招”等“内部”名额。谎称有办法“低分高录”、争取到特长生加分;或让“二本”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重点院校,或让专科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本科院校,或从普通专业调到热门专业等等,巧言令色、蛊惑人心,使得一些人轻易受骗。
在现场,民警向家长们分发了防诈宣传单,还鼓励大家下载国家反诈APP平台,提高防范意识。不少考生家长主动上前问询,了解反诈知识。
编辑:王聪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