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郑旭宴 王权
重阳佳节至,丹桂香更浓。10月14日,在十堰市中医老年护理院内,几十名老人和医护人员、志愿者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度重阳佳节。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十堰市中医医院东风分院党支部书记、院长陈建为大家讲述了重阳节的历史渊源以及国家、社会对养老事业的重视,并向广大老年朋友致以节日问候;唱歌、诗朗诵、古风舞蹈、器乐演奏等,由护理院的老人和工作人员、志愿者带来的文艺表演,让现场掌声阵阵、欢声笑语不断。
院内有真情,社会显大爱。除了精彩的文艺表演,活动现场,来自十堰广誉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罗女士也代表社会爱心人士向护理院捐赠了2万元的生活物资,向老人们致以节日祝福。
敬老、爱老是中国传统美德,让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更是市中医老年护理院矢志不渝的追求。
医养融合,服务彰显特色
多年来,市中医老年护理院不断创新“中医+养老”的护理模式,在医养融合的基础上,十堰市中医医院东风分院党支部书记、院长陈建提出还要充实“衣、食、住、行、睡”和“医、养、康、娱、魅”的服务理念。
“医”即治疗,市中医老年护理院依托于十堰市中医医院东风分院,拥有一支专业、庞大的医疗队伍,对待“患者型”老年群体,能够让老人足不出户地接受及时、专业的医疗救治;在康养上,护理院充分发挥中医的养生和保健优势,根据老人的不同体质提供中医养生、食疗、药膳、养生保健操、中药足浴、针灸推拿等中医调养康复手段;“娱”即娱乐活动,重阳、中秋等传统节假日,护理院都会组织集体活动,此外,护理院每周定期安排有书画、唱歌、保健操等娱乐项目,每月举办生日会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魅”则是强调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通过心理疏导、干预让老人乐观生活,鼓励老人培养兴趣爱好,发挥自身特长,赢得关注与尊重。
用心用情,做老人的贴心人
照护老人,要有专业的技术,更要彰显人文关怀。
提起市东风中医老年护理院,“一家人”是张爱华(化名)常挂在嘴边的话。7年前,他的父亲因脑溢血导致瘫痪在床,生活难自理,“那时母亲已经去世,自己每日还要忙于工作,白天家中只有父亲一人”,张爱华说,考虑到父亲需要有人24小时照看,住进养老院是最好的选择。
“最初我们选择的一家养老院仅仅是日常护理,有一次父亲夜里病重,我们不得不连夜把他转送到医院,奔波劳累不说,也很耽误救治。”张爱华说,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他带着父亲来到市东风中医老年护理院,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不仅能照顾到老人的饮食起居,更能让患病的老人得到及时的救治,张大爷在这里,一住就是7年。
最让张爱华感动的,是这里医护人员的贴心。张爱华每周会抽两三天的时间来看望父亲,其他时间,医护人员也会拍照片、小视频发给他,向他汇报张大爷的情况。“有时候父亲缺什么了,如果第一时间没有联系上家属,他们也会自己掏腰包垫付,让我们放心、省心”,张爱华说,有时他想把父亲接回家住几天,却遭到了父亲拒绝,“我在这里就像在家一样,他们都是我们家人”,张大爷常这样对他说。
在护理服务上,本着中医+养老的服务理念,医院实行医护一体化管理,日常管理中,护士肩负护工角色,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及时反馈老人的身体状况。此外,护理院还不断细化护理服务流程,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提供“定制化”的医养方案,专业医护人员定期进行家居清洁、卫生消毒、被褥消毒等感染控制工作,同时还聘有专业护工24小时陪护,与老人同吃同住,为每一位入住老人提供人性化、安全、放心的生活照料。
“有德、有爱、有善”,这是护理院医护人员的行为规范和约束准则,市中医老年护理院负责人程明云说,照顾好老人,不仅仅是医护人员的工作职责,大家更是把它当做了自己的家事。“坚持以仁爱之心对待每一位老人及家属,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编辑:吕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