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高校引才聚才的湖医药“样本”

时间:2021-10-29 15:54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郑建超)近日,湖北省划拨2021年度省属高校办学综合奖补资金和双一流建设经费。湖北医药学院临床医学学科排名进位居全省省属高校第一。

微信图片_20211029160708_副本_副本

令人骄傲的排名背后,是湖北医药学院人才队伍建设多年来的厚积薄发。“人才兴则学校兴,人才强则学校强。”秉持这样的理念,湖北医药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坚持深挖和用好人才第一资源,服务和保障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成效。从人才引进到“内部造血”,从平台建设到政策创新,创造了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湖医药“样本”。

以智引智,山沟沟里惊现博士“军团”

在车城十堰,有一对远近闻名的博士夫妇。他们成长于东北,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最后选择落户十堰,成为湖北医药学院博士群体中的一份子。

微信图片_20211029160645_副本_副本

都说山区高校面临区位偏远、资金不足、人才短缺等先天难题。大多数山区高校首先考虑的是如何避免人才“孔雀东南飞”,湖北医药学院却能从强手如林的北京“挖”来这一对博士夫妇。

“我们是被郭阳同学‘忽悠’过来的。”现任湖北医药学院生物医药研究院副院长的杜伯雨以东北人特有的幽默解释道。

学校实施人才队伍建设“六大工程”,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提升到影响决定学校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党委书记、校长与人才面对面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广泛发动学校师生推荐、引进高层次人才,达到以智引智、以智养智、以智聚智的效能。

杜伯雨、郗雪艳博士夫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经现任学校科研处处长郭阳博士的推荐而引进的。在湖北医药学院,还有很多像杜伯雨、郗雪艳夫妇这样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博士。

2017年以来,湖北医药学院共引进博士70余人。全校博士数量达279名,占学校专任教师数量的42%,成为十堰市拥有博士数量最多的单位。附属太和医院柔性引进2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全职引进广东“扬帆计划”1人。附属人民医院全职引进海外高端人才3人。省市级人才项目均呈现出井喷态势。

聚焦育才,创新人才高地建设跑出加速度

“外在输血”的同时,“内部造血”更是相得益彰。

47岁的湖北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院院长唐俊明先后获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湖北医药学院名副其实的基金“标王”。他说:“我曾经被学校派往美国佐治亚大学攻读博士后2年。在这期间,我的科研能力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机会,我也没有取得今天这样成绩的可能性。”

微信图片_20211029160723_副本_副本1

2015年以来,湖北医药学院先后选派142名教师赴国、境外访学培训或学术交流。学校积极申办武当国际医学论坛等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来到家门口传经送宝,借助国际学术高地提升中青年教师学术水平。

微信图片_20211029160705_副本_副本

学校还先后出台《湖北医药学院青年教师导师制暂行规定》、《湖北医药学院师资培养工作实施细则》、《教师攻读研究生学历学位教育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实施“神农青年英才支持计划”、“神农校内关键岗计划”等,构建教师发展的长效机制。

湖北医药学院党委书记涂汉军说:“虽然在短期内,我们会牺牲一下学院的利益,但是从长远来看,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科研条件,形成更好的科研能力,最后成为湖北医药学院发展的优秀后备人才。”近年来,学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5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6项,首次获国家社科基金2项,承担国家卫健委重大专项子项目3项,获湖北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1项。

搭建出彩平台,在服务地方发展中施展才华

2020年农历大年初一,作为湖北省最年轻的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80后”张勇洪凭借扶贫项目“虎杖”产业化研究,从省委领导手中接过沉甸甸的奖牌,实现了湖北医药学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零的突破。

微信图片_20211029160633_副本_副本

“我非常感谢湖北医药学院给了我一个这么好的平台。”张勇洪说。张勇洪博士的虎杖研究辐射带动房县53个村,6000余农户从事虎杖种植,为当地农户增收1.7亿元。张博士口中的“平台”是学校近年来集全校之力打造的武当特色中药研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微信图片_20211029160637_副本_副本

“人才工作绝不仅仅是出政策、投资金、看‘名头’,而且要搭平台、建舞台,使人才工作能够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拴心留人。”湖北医药学院校长李和如是说。正是在这种思路指引下,湖北医药学院一大批省部级科研平台应运而生。

2017年以来,学校新增5个省级重点研究平台,现建有省部级科研平台18个,支撑企业建立2个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1个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附属医院建设了4个院士专家工作站。

在此基础之上,学校近年来承担产学研合作项目68项,合同经费8097.84万元,直接服务地方经济产值累计近20亿元。高效能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成为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

打破枷锁,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作为湖北医药学院引进的最年轻的博士后刁红录,他在美国佐治亚大学博士后出站后,先后担任美国生殖生物学会会员、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会理事等职,在生殖领域顶尖级杂志共发表SCI论文32篇。

微信图片_20211029160626_副本_副本

为适应像刁红录这样的创新型人才工作需求,湖北医药学院积极探索高端人才资源共享模式。学校采取与附属医院联合招聘的办法,使具有临床经验的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得到“高校教师+临床医生”两种身份,从事教学临床科研项目攻关,提高相应待遇。

与此同时,学校还探索推行以教师分类管理为重点的各类岗位聘用制度,将教师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科研为主型以及普通型岗等四种类型,岗、责、薪相一致,责、权、利相统一;改革教职工收入分配制度,建立起以岗位管理为基础、以工作业绩考核为依据、以岗位目标考核为手段的分配制度,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激发教职工干事创业积极性。

一项项人才制度改革,激活一池人才“春水”。入职不到两年,刁红录所在团队就攻克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并成功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学校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67项,纵向科研总经费6968.795万元。省级奖项获批数量连续两年位居地市州省属高校前列。

编辑:周琼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