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腿肿腿痛,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

时间:2021-11-02 08:28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亮 通讯员 龚伟)说到血栓,很多朋友第一反应就是脑血栓。但是,你知道么?还有一种疾病,其危险程度与脑血栓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它就是下肢静脉血栓。

QQ图片20211102082639

近日,55岁的周阿姨(化姓)在一次手术后,突发下肢静脉血栓,十分凶险,紧急从郧阳区转入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通过中西医结合特色疗法,不开刀帮其溶栓,保住了下肢,并通过中西医结合持续的治疗,防止血栓复发。

术后突发下肢肿胀 患者命悬一线

10月11日,周阿姨在家休养时突然感觉下肢肿胀,疼痛难忍,才做完子宫切除手术,身体又出状况,周阿姨不敢大意,赶紧去了当地医院。

经检查,周阿姨左下肢出现了深静脉血栓,医生建议尽快转上级医院进行治疗,随后周阿姨被紧急转入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进一步检查发现,周阿姨出现了左下肢深静脉广泛血栓、左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双下肢静脉血液流速缓慢,情况危急。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主任曹扶胜带领团队迅速展开治疗。帮其抬高下肢,使用抗凝扩管的药物,同时根据病人的体质辨证施治,有效控制了病情。

“患者是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若不及时治疗,血栓随时可能会脱落,引起肺栓塞等严重后果,短短几分钟就会危及生命。”曹扶胜介绍。

中西结合治疗“免开刀”,治疗3天腿已消肿

明确诊断后,考虑到周阿姨才做完手术,身体恢复欠佳,根据周阿姨的病情,曹扶胜为其制定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

“对于血栓,很多可能人可能觉手术的方法更快速有效。但是综合评估了患者的情况,我们考虑相比手术来说,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能帮助她更快地恢复,对身体伤害小,愈后效果也更好,我们希望做到能够不手术的就尽量不手术。”曹扶胜解释道。

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体质辨证治疗,通过口服特色中药方剂活血化瘀,中药热奄包、中药塌渍、穴位贴敷等外敷方法,扩张血管、温经散寒、消肿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新陈代谢、促进炎症及淤血吸收。经过治疗,周阿姨腿部肿胀当天已消退,疼痛也减轻了不少,仅仅住院3天,病情稳定。

“如果将人身体的血管比喻成一根根大大小小的水管,那么血栓的形成就相当于水管里面出现了污渍,然后造成了水管的堵塞。如果只是处理了血栓,而不对血管进行清理,时间长了还会再次形成血栓,因此血栓患者后期的防治非常重要。”曹扶胜解释道。

曹扶胜为其制定了后期的中医治疗方案,出院后,周阿姨严格按照要求,规律服用中西药,进行巩固治疗,2周后复查提示左下肢静脉血栓已完全再通。

下肢血栓要警惕,中西医结合防治效果显著

下肢静脉血栓是外周血管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如果平时经常久站、久坐或者久卧,出现小腿肿胀和疼痛,很有可能被下肢静脉血栓盯上。还有长期卧床、术后、产后病人等,因血液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脉络,也容易患上下肢静脉血栓。

曹扶胜表示,中药和中医适宜技术持续的调理不仅能疏通血管,还能促进血管新生,建立新的侧支循环,就好比干枯的柳树,通过对树根的滋养,让它发出新的更茂密的枝芽。

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效果显著的中西医诊疗规范。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在精进西医诊疗技术的基础上,大力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可开展穴位注射、葫芦灸、耳穴压豆、中药塌渍、火疗等系列中医适宜技术,还有仙鹤调理方、大承气汤等特色中药调理方,大大降低了手术率,提高了患者愈后效果,为众多患者带来了希望。

编辑:龚亮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