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武当山景区预期目标:售票100万人,门票收入1亿元

时间:2022-02-11 15:42 来源:秦楚网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理顺山上,盘活山下,擦亮武当名片,实现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11日上午,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回顾总结2021年工作,分析研判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2022年特区经济工作。十堰市政协副主席、武当山特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沈明云出席会议。

2021年,武当山特区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亿元,景区实际售票80.8万人,门票收入8055万元,“十四五”开局迈出了坚实步伐。

2022年武当山特区主要预期目标是:各项经济指标增幅20%以上,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亿元,景区实际售票100万人,门票收入1亿元。

会上,宣读了《武当山特区2021年度综合目标考核结果通报》、《关于表彰2021年度农旅融合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关于对三十二届奥运会、第十四届全运会做出贡献单位和人员予以表扬的通报》等,对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颁奖。武当山特区6个单位就如何抓好2022年工作做表态发言。

2021年重磅推出红色旅游线路

过去的一年,武当山特区坚持以全域旅游为统领,全面推进南岩、琼台片区提档升级、大岳武当城综合改造,实施美化亮化工程,开启武当夜游消费新模式;以“贺龙在武当”为主线,重磅推出红色旅游线路,“梦幻武当”太极功夫秀、太极湖水上游重启开放,快乐谷二期项目建成运营。

同时,培育形成了师傅的山、道隐山居、曼珠庄园等90多家精品民宿;引进北京隐居乡里、驿云、君澜酒店管理公司等专业运营机构,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成功举办首届“楚商汇堰·武当论健”、“武当之星”全国导游邀请赛、“玄岳之光”光影秀等活动,荣获“五洲钻石奖·2021文旅国际年度金牌旅游目的地”称号,鲁家寨森林康养基地成功入选2021年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单位,隐居乡里∙师傅的山获得“‘雪鹿奖’2021目的地最佳民宿”称号。

此外,完成襄府庵、隐仙岩、仁威观等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君澜度假酒店建成运营,玄岳大道武当山段、武当山中心城区316国道绕城线开工建设;五龙景区综合开发项目已签订全面合作协议。

2022年充分保护和利用武当独特资源

会议要求,要准确把握“文化与宗教、历史与现实、保护与利用、山上与山下、项目引进与活动开展、研究与发展、国内与国际、叫好与叫座”等八个关系,抓住“梳理、整理”两个关键,对武当品牌内涵、特征、核心竞争力、比较优势、市场定位等进行深度分析研究,明确发展思路、工作头绪、任务清单;整合部门力量,加强统筹协调,对武当历史、文化、考古发现、文物典籍等进行系统整理,发掘武当文化价值,充分保护和利用武当独特资源。

与此同时,进一步发挥武当山“旅游、文化、交流、经济”四项功能,引导游客由“拜道向长修、观光变度假、旅行到旅居”转变;围绕“康养旅游、医美旅游、赛事旅游、研学旅游、乡村旅游”五个方面,谋划一批项目,推出精品线路,丰富旅游支撑;主动对接神农架、襄阳、宜昌等周边城市景区景点,发挥武当山龙头作用,深化开放共享合作;对标国际一流,完善多语导游、外币结算等旅游服务,着力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丰富产品供给,做强特色产品、会展、赛事品牌,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优化空间布局,打通交通节点,涵养城市品质,优化区域环境,保护好、利用好、发展好“武当山”这张世界级名片。(秦楚网 记者 朱江 吕超)

延伸阅读:

理顺山上,盘活山下,擦亮武当名片

如何擦亮武当品牌?

会议强调,2022年武当山特区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十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亮点在武当”目标和市委书记胡亚波提出的“理顺山上、盘活山下”要求,坚持以全域旅游统领工作全局,加压奋进,比拼赶超,持续擦亮武当名片,努力实现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十堰“经济倍增、跨越发展”贡献武当力量。

如何擦亮武当品牌?十堰市政协副主席、武当山特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沈明云提出:以文化为魂塑造武当山的核心吸引力,要深入挖掘、系统整理,形成武当文化体系,充分彰显其核心吸引力;以太极拳为核心大力发展武当武术教育,以遇真宫为重点,辐射周边区域,全力打造武当武术产业园;引进市场主体组建以武当武术为重点的教育发展集团,支持武术馆校以太极拳为核心兴办武当武术教育培训学校,形成集聚效应,打造武当武术教育产业品牌;以现代医学为引领做强大健康产业,坚持以现代医学为引领,全面发展医疗康养、森林康养、运动康养等大健康产业,重点加快推进北科生物干细胞中心项目,引进更多健康产业市场主体落户武当山,打造大健康产业集群,真正擦亮“要健康,到武当”旅游品牌;以打造全域旅游为目标大力发展武当文化民宿,坚持民宿产业发展的正确决策不动摇,加快推进武当山文化民宿规划和标准编制,继续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和个人发展文化民宿,打造独具特色的武当文化民宿产业,助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以资源禀赋为依托做响武当道茶、道药、道医品牌;以舒适的人文环境为基础打造艺术家创作养生居住地。

怎样理顺山上?

山上管理体制不顺、无序竞争经营、基础设施落后、配套服务不优等问题突出,导致与其他先进景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会议强调,必须重新审视,采取有效措施,全面理顺山上,实现跨越赶超。

理顺景区管理体制。要抓紧解决好游客反映景点单独售票的问题,省发改委对景区“一票制”工作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必须加快推进,抓紧落实。前期,已初步达成共识,将金顶、紫霄景点票纳入武当山景区门票,实现武当山景区“一票制”,武当山道教协会要积极支持配合。

切实加强文物保护。武当山景区管理局、文物宗教事务局、武当山道教协会、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要加强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全力以赴抓好景区文物保护,确保全山文物安全。要加快推进五龙宫、遇真宫文物保护修复等重点项目;完成老君堂、关帝庙、玉虚岩等文物修缮保护项目。

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继续加大景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投入,重点在美化、亮化、提档升级上下功夫,尤其是要加快推进智慧景区建设,不断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舒适度。

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武当山特区文旅局、景区管理局等单位要积极引进专业运营机构,跟踪对接陕旅集团,对景区散、小、乱门店实行统一策划、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着力打造“一店一品”,形成“武当礼物”。践行“不让一个游客受委屈”的服务理念,持续擦亮“小红帽”品牌;同时,要加大景区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树立武当山良好的对外形象。

如何盘活山下?

会议指出,武当山景区内外、山上山下、城区农村二元结构突出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武当山全域旅游发展进程。必须下大力气盘活山下,实现山上山下立体互动,相得益彰。

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全力加快推进曲江文旅五龙景区综合开发、祥源集团八仙观养生谷、深圳北科生物干细胞中心、北京尚亦城武当文化民宿、北京大都阳光艺术团《武当一梦》演艺等招商项目落地开工;加快玄岳大道(武当山段)、武当山中心城区316国道绕城线、太极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配套基础设施、樃梅溪谷等项目建设。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大旅游、大健康、大文化”产业策划包装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延链补链强链的项目;牢固树立“招商一号工程”,坚持招大引强,主动出击,争取更多实力雄厚的企业落户武当山。对接省交投集团,谋划实施“交通+文旅”项目,高标准建设武当康养特色小镇;对接复星集团,谋划实施遇真宫“太极祖庭”项目;对接新吉奥集团,谋划实施房车营地项目;对接寿康永乐集团,投资建设商业综合体项目。同时,全面梳理老子公园、骆驼岭、检察官学院、三丰广场、善水街等闲置多年的资产和项目,实施项目招商,盘活资产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重点抓好业态培育。一是稳步提升“大旅游”产业。推行美食体验,引进全国特色小吃、知名品牌;与故宫合作,高品质开发旅游产品,举办武当文创大赛,研发、推出特色产品;大力发展武当文化民宿,布局建设房车营地,丰富水上游项目;加快推进五龙宫、遇真宫等景区综合开发。二是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依托太和医院武当山院区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加快建设骆驼岭太和养生谷、五龙森林康养基地、瓦房河康养示范区等项目,发展森林康养;依托现有武术馆校和养生民宿,培育太极养生馆、武当气功养生中心,发展武术康养。三是突破发展“大文化”产业。支持武当国际武术学院升格扩容,利用国家品牌助推武当武术产业发展;加快武术馆校建设,发展壮大武当武术产业;依托太极剧场、大岳武当城文化剧院等,发展文化演绎产业。

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鼓励支持市场主体、村集体、农户发展种养殖、民宿、休闲采摘等产业,带动群众致富;以景区的标准建设农村,继续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提高群众文明素养;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进一步完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积极举办节会赛事活动。要策划筹备楚商大会、康养论坛、民宿高峰论坛、武当拳交流大赛等活动。同时,依托丰厚的康养文化和独特的山水资源,吸引各大经济实体高端会议、论坛落地武当山,大力发展会展经济。通过举办活动、承接会展等,进一步扩大对外影响力、美誉度和向往度。

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探索实行武当山特区工委领导下的“管委会+公司”运营管理模式,切实发挥好“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