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张焱 特约记者 马婷婷 郑桢桢)2月23日,丹江口市一名6旬男子在工地不慎被重物砸伤,导致身体多处受伤,甚至一侧眼球破裂。危急时刻,十堰市人民医院直升机紧急行动,25分钟就将患者从丹江口转运回院,为患者赢得了宝贵救治时间,这是该院执行的第44次航空医疗救援任务。
当日下午日14:30,十堰市人民医院急危重症中心副主任李虎年接到紧急求助电话,一名6旬男子在工地上遭遇意外,导致颜面部外伤,另多处骨折,一侧眼球破裂,被紧急送往丹江口市第一医院进行诊治。因伤势严重,当地医院为其进行各项紧急处置,建议转入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为节约时间,医生、家属均想到第一时间申请十堰空中急救基地医院,市人民医院的120直升机进行救援。
了解患者情况后,李虎年立即通知中心急救人员和中航材航空救援十堰备勤机组做好起飞准备。15时05分,直升机从健康广场紧急起飞,15时30分在丹江口市指定地点降落。15时42分,直升机接到患者后再次起飞,16时09分运载着患者的直升机顺利到达市人民医院进行后续抢救和治疗。
据悉,从十堰到丹江口市陆地转运患者来回需要近3个小时车程,而十堰空中120直升机“小蓝鲸”单趟用时25分钟,来回总转运时间约50分钟,比陆地转运节约2个多小时,减少了患者陆地运送颠簸,为抢救患者赢得时间。目前,患者病情危重,正在十堰人医进行后续治疗。
市急救中心主任刘家敏介绍,近6年来,十堰市建立健全城乡120空中医疗救援体系,成功组织开展54例航空医疗救援,形成了具备十堰特色的五个“一”120空中急救模式,即按照“一网”:空中急救必须健全城乡急救体系“大网”;“一坪”:空中急救必须建立停机坪;“一专”:空中急救必须建设一支专业的医疗救援队伍;“一联”:空中急救必须建立完善的社会联动;“一制”:空中急救必须构建长效机制,来打造十堰“一小时”航空救援圈。
为了普及航空救援、造福秦巴山区人民群众,十堰市人民医院直升机医疗救援常态运行,飞一次只需5000元,让更多的急危重症患者能“打飞的”救命,十堰市人民医院航空救援电话:0719-8637999、8637120。
编辑: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