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思源实验学校:感受非遗魅力 “双减”助力成长

时间:2022-03-14 15:08 来源:十堰广电讯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熊巍) 郧阳思源实验学校10多名木刻画爱好者,走进木刻画制作室,在指导老师闫庆的组织下,亲身体验了木刻画的制作过程,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木刻画,感到无比快乐。

1647241870(1)

今春开学以来,郧阳思源实验学校本着“扬个性、出精品、促成长、享快乐”的宗旨,促使“双减”工作走深走实,让家长实实在在的收到“双减”政策带来的“实惠”,使学生在课后托管服务中真真切切的享受快乐,着力打造“非遗木刻”、“书法小屋”、“手工作坊”、“趣味篮球”、“清廉课堂”等10个精品课后托管服务项目,力争在一到两年的实践中,创办出特色。在非遗木刻画项目中,今春开学就吸引了近200名学生参加,为保障每一名学生都能在非遗木刻画项目中学到“真本领”,非遗木刻画项目组织者闫庆老师采取“大讲堂”和“小作坊”的运作模式,把非遗木刻画知识讲授和动手制作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听讲授知识和动手制作过程中,感受非遗木刻画的魅力、享受快乐。

据了解,我国的木刻版画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早在唐宋时期就出现了木刻版画的原始形态,当时大都在章回小说中起

1647241877(1)

到插图的作用。唐朝咸通九年(868年)《金刚般苦经》扉页插图《祗树给孤独园》,这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木刻版画。由于木刻画接近生活,又价廉物美,至明清年间,民间木刻年画异军突起,河南朱仙镇、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四川锦竹的木刻年画并称为中国五大民间木刻年画。它们不仅广泛流传于江南一带和全国许多地方,而且远渡重洋去到日本、英国和西德。版画的技术传到日本以后,日本人将这这项技术带入装饰美术领域(如年月绘历),创造了珍奇璀璨的浮世绘文化。

1647241882(1)

“自从参加了木刻画兴趣小组以来,我了解到了许多相关知识,亲手体验了制作过程,既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感到十分有趣。我们今天制作的精美的小手扇木刻画,既可以当做装饰品放在家里,又能送给亲戚朋友,心中满满的高兴。”学生陈康微笑着说道。

编辑:陈旭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