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
132名遇难者身份全部确认,发布会详情
3月28日,“3·21” 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第九场新闻发布会,介绍东航坠毁客机搜寻工作最新情况。
累计找到飞机残骸和碎片36001件
截至28日12点,搜寻人员累计出动15640人次,对核心区和周边重点区域进行反复搜索,累计搜索面积约37万平方米,找到飞机残骸和碎片36001件。在核心区外围区域,除部署拉网式人工搜索外,还组织了5个无人机航拍搜索组,累计搜索面积约954.6万平方米。
事故现场总体开挖土方量超17000立方米
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郑西介绍,连日来,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按照现场搜救组指令,先后组织900余人次开展地质勘探、边坡监控、施工作业、现场协调等工作,出动小型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平板车、吊机等设备30余台,累计投放竹排9000余片,在核心区及周边区域总体开挖土方量17000立方米。
132名遇难者DNA比对工作已完成
目前,132名遇难者的DNA比对工作已完成,遗骸遗物移交方案和分类移交标准正在逐步完善。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法医物证技术处处长刘开会表示,事故发生后,公安部立即制定了遇难者个体识别工作方案,搭建了遇难者身份识别DNA专项比对工作平台,组织全国20个省区市公安机关,采集132名机上人员生前DNA样本和亲属DNA样本。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派出30人专家组赶赴现场,与广西200余名公安刑事技术人员一起,开展现场勘查工作。机上132名遇难者身份全部确认。
已组织遇难者家属累计809人次到事故现场悼念
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表示,善后处置组持续为遇难者家属提供服务保障和善后支持,截至28日12点,累计接待遇难者家属626人,组织遇难者家属累计809人次到事故现场悼念。对收集到的遇难者家属提出的诉求168条,全部建立工作台账,积极推动解决。
基本掌握飞机残骸大致分布和深度
桂林理工大学教授吕玉增表示,技术人员对事故发生地的自然地理、地形地貌、地质和水文条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重点分析了飞机撞击对地表和岩土层的结构破坏、掩埋的飞机残骸探测等问题,使用探地雷达等测定飞机撞击对浅部岩土层破坏,以及飞机残骸的分布情况,于24日完成数据处理、解译,基本掌握了飞机残骸在地下的大致分布和深度,为研究制定核心区域开挖方案,开展搜寻工作提供支持。
两部黑匣子相关译码工作正在进行
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表示,目前失事航班上两部黑匣子的相关译码工作正在进行。
到昨天上午为止,失事航班的两部黑匣子均已找到,相关译码工作正在进行中,但是仅依靠黑匣子不足以还原全部真相。还在尽最大努力收集尽可能多的飞机残骸和与事故相关的视频目击信息,对已找到的残骸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对视频拍摄者与目击者进行访谈,对视频拍摄设备、时间、地点、拍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这些努力,一旦调查取得重大进展,将及时公布。(人民日报)
3月27日
27日下午,“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第八场新闻发布会,公众关心的诸多焦点问题得到回应。
开展多种形式哀悼活动
记者从27日下午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八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应急处置指挥部27日在事发地搜救现场举行了哀悼活动,同时,应遇难旅客家属要求,组织了部分旅客家属在搜救现场、殡仪馆等地以多种形式分散开展哀悼活动。
截至3月27日12点,已累计分批接送遇难者家属632人次到现场吊唁,开展家属心理辅导1286人次、心理评估3947人次。
第二部黑匣子数据存储单元外观较为完好,其他部分损毁严重
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介绍,27日上午9点20分左右,消防救援人员在技术组指定的重点区域深度搜寻,人工挖掘出一橙色圆柱状物体,现场勘查的民航事故调查人员确认为飞行数据记录器存储单元。经检查,记录器其他部分损毁严重,数据存储单元外观较为完好。
目前,该记录器已送往专业实验室进行译码工作。
第二部黑匣子发现细节公布
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郑西介绍,27日上午9时20分许,一个搜寻小组在核心区撞击点正东偏南5度、距离撞击点40米的位置进行人工精细挖掘作业,当消防救援人员挖掘至地表往下约1.5米深处时,在翻开一块树根后发现一个被泥土包裹、只露出了一点橙色的圆柱形金属罐体。
经对该金属罐体表面尘土进行吹扫清理,露出了清晰的英文标识。随后迅速将该金属罐体交由民航专家反复辨认,确认为失事飞机的第二部黑匣子。
事故原因分析需要综合两部黑匣子数据
记者从27日下午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八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7日找到的第二部黑匣子是飞行数据记录器,其中的数据能够为事故原因分析提供真实、客观的证据,后期,调查人员需要把两部记录器的数据,以及现场勘查的证据、空管雷达数据、机组和空管单位的陆空通话、飞机与地面的数据链传输信息、证人访谈等信息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才能更加客观准确地分析事故的原因。
事发地以北约8公里找到新的事故有关视频
在27日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八场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表示,截至27日12点,现场共搜寻到飞机残骸及碎片累计33777件,并通过走访寻找目击证人,在事发地以北8公里左右找到新的事故有关视频。
今日消防救援人员搜寻到9件与遇难者身份相关的遗物
记者从27日下午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八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当日消防救援人员共搜索面积约3000平方米,搜寻到部分遗体残骸、9件与遇难者身份相关的遗物和729块飞机残骸,洗消1228人次。
累计为357位遇难者家属提供心理辅导
记者从27日下午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八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3月27日12时,心理援助队累计对357位遇难者家属开展了心理辅导,累计辅导1611人次。据了解,心理辅导队伍总共有99名心理专业人员,其中国家级专家5名,省级7名,地市级专家72名。一共分为12个工作队,分别入驻11个家属安置酒店和1个事发现场的祭拜点。
对救援人员开展心理辅导
记者从27日下午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八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救援人员一直暴露于灾难现场和悲伤的情景中,加上过度疲劳,创伤情绪的卷入等因素,会使参与救援的人员出现一定程度的心理阴影和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救援人员也是心理受创伤的人员。截至目前,心理援助队已对432位工作人员开展心理辅导,累计开展心理辅导736人次。
东方航空已经正式启动赔付工作
东航集团宣传部部长刘晓东在27日下午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八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公司已经正式启动理赔工作,将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尊重家属合理诉求,与家属具体沟通方案细节,制定理赔方案,确定统一的赔付标准。公司已组建专职团队负责此次理赔工作,面向家属设置开通了理赔专线,并按照家属就近就便原则,主动与家属进行线上或线下的沟通协商。
下一步将尽可能搜寻遇难者遗骸遗物
3月27日下午,“3·21”东航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在广西梧州举行第八场新闻发布会。据介绍,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总指挥部的部署,继续完成好搜寻任务。我们将尽可能多地搜寻遇难者遗骸遗物,给遇难者一个交代,给他们的家人些许安慰。我们也会尽力收集飞机残骸,为后续事故调查提供支持。
第二部黑匣子发现细节公布
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郑西在“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八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7日上午9时20分许,一个搜寻小组在核心区撞击点正东偏南5度、距离撞击点40米的位置进行人工精细挖掘作业,当消防救援人员挖掘至地表往下约1.5米深处时,在翻开一块树根后发现一个被泥土包裹、只露出了一点橙色的圆柱形金属罐体。经对该金属罐体表面尘土进行吹扫清理,露出了清晰的英文标识。随后迅速将该金属罐体交由民航专家反复辨认,确认为失事飞机的第二部黑匣子。
下一步将对数据充分分析和研判,揭示事故原因
3月27日下午,“3•21”东航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在广西梧州举行第八场新闻发布会。民航局事故调查中心主任毛延峰介绍第二个黑匣子(飞行数据记录器)的作用和下一步将开展的工作:
今天上午发现了第二部黑匣子,也就是飞行数据记录器。飞机上共有两部黑匣子,一部为驾驶舱语音记录器,另一部为飞行数据记录器,前者记录的是驾驶舱的各种声音,后者记录的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高度、速度、俯仰角、滚转角、航向、垂直速度等状态参数,驾驶员操纵飞机的驾驶杆、驾驶盘、脚蹬位置和通话按钮等参数,以及自动驾驶仪、自动油门等机载系统状态参数。
飞行数据记录器中的数据,能够为事故原因分析提供真实、客观的证据,后期,调查人员需要把两部记录器的数据,以及现场勘查的证据、空管雷达数据、机组和空管单位的陆空通话、飞机与地面的数据链传输信息、证人访谈等信息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才能更加客观准确地分析事故的原因。
现场调查工作结束后,调查组将综合前期调查中获取的所有信息和数据,结合实验验证结论,进行充分分析和研判,揭示事故发生的原因。
累计分批接送遇难者家属632人次到现场吊唁
3月27日下午,“3•21”东航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在广西梧州举行第八场新闻发布会。据介绍,今天是“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发生的第七天,应急处置指挥部在事发地搜救现场举行了哀悼活动,同时,应遇难旅客家属要求,组织了部分旅客家属在搜救现场、殡仪馆等地以多种形式分散开展哀悼活动。截至3月27日12点,已累计分批接送遇难者家属632人次到现场吊唁,开展家属心理辅导1286人次、心理评估3947人次。
3月26日
【22:11】
“3·21”东航MU5735航班机上132人全部遇难
总台记者从“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新闻发布会上获悉,“3·21”东航MU5735航班机上123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已全部遇难。(总台记者 何盈 张卉)
【17:26】
东航“3·21”飞行事故现场有一定浓度的可燃气体
今天(3月26日)下午5时,“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第六场新闻发布会,对搜寻救援最新情况进行发布。
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后勤装备处副处长包庆斌通报,救援过程中发现现场有一定浓度的可燃气体。为此,救援人员使用六合一复合气体探测仪对核心区进行气体浓度监测,防止因可燃、有毒气体泄露引发次生灾害,目前核心区气体监测数值均处于安全范围以内。
(总台记者 何盈 陈俏 张卉 王洁 尹智磊 李福远 袁鹏)
【17:15】
“3·21”东航飞行事故现场没有检出常见无机炸药、有机炸药成分
今天(3月26日)下午5时,“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第六场新闻发布会,对搜寻救援最新情况进行发布。
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郑西介绍,理化实验室累计受理66份检材,完成检验41份,均没有检出常见无机炸药的主要离子成分,也没有检出常见有机炸药成分。
(总台记者 何盈 陈俏 张卉 王洁 尹智磊 李福远 袁鹏)
【17:12】
“3·21”东航飞行事故目前共确认120人身份 其中乘客114名、机组人员6人
今天(3月26日)下午5时,“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第六场新闻发布会,对搜寻救援最新情况进行发布。
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郑西介绍,连日来,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出动220人组成29个勘查组,开展现场勘查、搜救和检验工作,共确认120人身份,其中乘客114名、机组人员6人,相关工作还在继续进行。
(总台记者 何盈 陈俏 张卉 王洁 尹智磊 李福远 袁鹏)
【17:06】
已搜寻到与第二个黑匣子安装位置较近的应急定位发射机
今天(3月26日)下午5时,“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第六场新闻发布会,对搜寻救援最新情况进行发布。
民航局航空安全监察专员、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介绍,目前,已搜寻到与第二个黑匣子安装位置较近的一部应急定位发射机(ELT)。
(总台记者 何盈 陈俏 张卉 王洁 尹智磊 李福远 袁鹏)
【16:20】
连续降雨导致搜寻现场淤泥堆积 清运工作已开始
目前,搜寻现场下起小雨。挖掘机对现场的淤泥进行清运,之后再通过人工方式,对淤泥当中的飞机残骸、碎片以及其他物证进行搜寻。
【15:15】
现场大量飞机残骸被挖出
总台记者在现场看到,飞机撞击点附近淤积较深,作业比较困难。目前,撞击点附近区域正采用人机协同作业方式,多方救援力量合作将泥土运出去。
在搜救现场,大量的飞机残骸被挖出、整理,不断运送出来。
【14:15】
撞击点附近区域人机协作加紧搜寻 明后天或有连续降雨
总台记者在现场看到,飞机撞击点附近淤积较深,作业比较困难。目前,撞击点附近区域正采用人机协同作业方式,多方救援力量合作将土运出去。据了解,未来两天当地可能出现连续降雨,旁边的山坡有滑坡迹象,也给救援带来了难度。
【12:15】
伐木工人进入救援现场勘察地形、清理植被
总台记者在“3·21”东航飞行事故搜寻现场看到,今天(3月26日)进入救援现场的农场伐木人员正在勘察地形,他们负责清理植被,为救援创造更便利的条件。现场还能看到,救援人员腿部深深陷入淤泥中,脚踩进去很难出来。
【11:05】
搜救第六天 救援力量仍在全力搜寻第二个黑匣子
“3·21”东航飞行事故搜救工作进入第六天。雨后的核心区十分泥泞湿滑,武警官兵同民兵、消防等救援力量仍在全力搜寻第二个黑匣子,大型机械在对核心区进行挖掘作业。
【9:30】
大型机械进场 武警消防合力开展搜救搜索行动
3月25日,武警广西总队官兵同民兵、消防等救援力量一道,继续展开搜救搜索工作。与此同时,大型机械也开始进行挖掘作业。
考虑到气温骤升和防疫需要,官兵们全都穿上了防护服进行作业。截至25日20时10分,在2万平方米的任务区域里,武警官兵共收集残骸碎片600余块。参与救援的消防人员也身穿防护服,全方位对失联者及第二部黑匣子进行搜寻,并对发现的飞机残骸、散落物品进行及时清运。
广西消防组织人员在核心区北面池塘执行排水作业,以便搜集池塘内物件。同时对核心区开展洗消任务,并沿飞机航线外围扩大搜索范围,继续发动专职队、网格员等对周边村屯进行搜寻。
3月25日
【20:21】
总台记者直击 核心区不断发现新的大型构件
总台记者在“3·21”东航飞行事故核心区搜救现场了解到,今天,搜救人员在核心区发现了更大的新的飞机构件,初步判断有可能是尾部构件。此外,今天现场还发现了多个橙色碎片,经专家组确认,都不是要寻找的第二部黑匣子。(总台记者/张腾飞)
【17:35】
东航:旅客名单属于受法律保护隐私 不属于主动公开范畴
发布会上,东航集团宣传部部长刘晓东回应记者关于是否会公布旅客名单时表示,所有航班的旅客名单都属于受法律保护的隐私信息,不属于主动公开范畴。我们认为,根据国内外惯例,是否公布应首先服从于旅客搜救和家属联络的紧迫需求,比如一些国际航班如果不公开很难联络到所有旅客家属。目前,东航已经第一时间向调查组提供完整旅客名单,已于24小时内与所有旅客家属取得了联系。关于这个问题,还要充分尊重乘客隐私和家属意愿,并且符合相关法律要求。
【17:20】
网传“失事航班曾挂出紧急代码” 东航回应
今天(3月25日)下午,“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第五场新闻发布会,对现场搜救等情况进行发布。
会上,东航回应网传“失事航班曾挂出紧急代码”说法:航班失联前通讯一直是正常的,机组人员没有挂出任何的紧急代码。
【17:19】
东航飞行事故已找到的黑匣子数据下载和分析工作目前还不能确定时间
已找到的黑匣子何时能够完成下载并开展数据分析工作,目前还不能有一个确定的时间。
【17:15】
东航为每个乘客家庭安排“三人小组专班”服务保障
东方航空已分别安排了相对固定的“三人小组专班”。也就是一名旅客家属居住地或靠近居住地的东航工作人员,一名善后事宜处理地点的生活保障工作人员,以及一名安抚和善后处理工作人员,在不同的城市协同开展工作。由东航对接服务123名旅客的一线对接团队有300多名,其中在梧州的有160多名。广西、云南、广东各地政府也成立了专班,共同安抚保障旅客家属。
【17:12】
广西梧州持续强化事故现场疫情防控和消杀措施
广西梧州市在事故救援区域、重要道路通道、重点场所增设测温扫码检查点18个,对事故现场办公区等6个重点区域定时进行消杀,增设核酸检测点28个,对参与事故处置工作的人员每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累计核酸检测9006人次,确保救援过程中疫情防控工作万无一失。
【17:11】
梧州市累计安排375名家属前往现场吊唁
梧州市组织500多名干部,成立援助工作专班,对旅客家属一对一提供援助服务,安排家属赴现场吊唁,组织心理专家团队对旅客家属开展心理辅导和安抚工作。已落实24家定点接待酒店和专用车辆120辆,累计安排375名家属前往现场开展吊唁活动。
【17:10】
已提取现场指纹检材18份 正开展身份鉴定和DNA检测比对
在公安部专家团队现场统一指挥下,公安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四级公安机关共236名专家和刑事技术人员组成工作组,全面开展生物特征、痕迹物证勘查勘验,遇难者身份鉴定和DNA检测比对工作。构建起“前方勘查、后方检验”应急联动机制,实现物证提取、转运、鉴定工作无缝衔接。
经过对中心现场的勘查,以及三轮面上搜寻,截至今天下午3时,发现部分遗体残骸,发现、提取现场指纹检材18份、遗物101件。公安部、公安厅紧急向梧州调拨三批救援装备,包括微光夜视仪器、汽油发电机等救援装备。公安机关切实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和秩序维护工作,共出动警力3000多人次重点布置设在12个重点部位和5个主要通道,实施四班三运转模式全面加强现场值守,确保救援现场安全有序。
【17:09】
“3·21”东航飞行事故发生后 梧州当地开辟直达现场救援绿色通道
事故发生后,梧州市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全力保障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紧急抽调2000余名工作人员,协助开展搜寻救援、后勤保障和事故善后工作。事发现场山高林密,道路崎岖,如果按原有村道到达现场需要多走11公里。由于事发地点离高速公路旁边约2公里,现场决定从高速公路打开一个切口,开辟出了一条直达事故现场的救援绿色通道,确保救援力量及时到达核心现场。
【17:04】
善待遗体遗骸遗物 有序开展旅客直系血亲DNA采样
今天(3月25日)下午5时,“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第五场新闻发布会,对现场搜救等情况进行发布。
发布会上通报,本着尊重生命、尊重家属诉求的原则,截至25日10时,应急处置指挥部已有序组织安排375名失联旅客家属到事故现场吊唁,并妥善做好遗体遗骸遗物的接收、转运、存放与保管等工作;有序开展失联旅客直系血亲DNA采样和心理辅导,已累计为家属开展心理辅导500余人次;对有身体不适症状的家属及时安排就医检查,并落实医护人员24小时待命。(总台记者 李健飞 陈俏 张卉 尹智磊 李福远 莫祥龙)
【17:02】
东航飞行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未放弃找寻幸存者 已出动7000余人次
3月25日下午,“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第五场新闻发布会,对现场搜救等情况进行发布。
会上通报,截至目前,“3·21”东航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总计出动7000余人次、200余台车辆,5架直升机及一批搜寻救援设备。搜寻救助组工作人员还在逐一摸排事发区域附近摄像头和目击者,努力寻找进一步的线索,并在技术调查组协助下,进一步扩大搜索范围。虽仍未找到事故幸存者,但从未放弃找寻幸存者的努力。
【17:02】
“3·21”东航飞行事故现场已采用探测设备开展现场勘探及浅表层施工
3月25日下午,“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第五场新闻发布会,对现场搜救等情况进行发布。
发布会上通报,采用一批探测设备开展现场勘探及浅表层施工,将搜救工作与事故调查前期工作有机结合。在核心区域内,已采用一批探测设备开展现场勘探及浅表层施工。根据初步勘探结果,应急处置指挥部组织有关各方专业人员研究制定核心区域开挖方案,为下一步搜救工作提供指引,也为网格式摸排搜寻第二个“黑匣子”提供技术支撑。
【14:32】
核心区外围多处发现飞机残骸 消杀工作全面展开
今天(25日)“3·21”东航飞行事故救援现场搜救仍然在继续,搜索范围扩大。核心区外围多处发现飞机残骸,消杀工作全面展开。
总台央视记者 唐国荣: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3·21”东航飞行事故核心区外围的消防救援总队帐篷里面。在我的身后有一个莫埌村方圆20公里卫星图。首先标红画圈的这个点就是本次失事客机核心区的救援位置。昨天晚上新闻发布会上,相关发言人也介绍了,在核心区范围15公里以外的地方,发现了一个长约一米的疑似飞机残骸,那么在今天我们也是得到了确认。这个疑似飞机残骸就是本次失事客机的一个残骸,是在这两个位置,距离这个核心区的范围大约是15公里。
总台央视记者 唐国荣:在核心区500米的地方,又发现了一个小齿轮的飞机残骸,是一个圆形齿轮的飞机残骸图。
总台央视记者 唐国荣:就在这个飞机残骸位置50米的地方,又发现了另一个飞机残骸,是一个圆柱体的飞机残骸,所以说现在对于失事客机的残骸搜救工作,随着这个面不断扩大和点的不断深入,是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的。
总台央视记者 唐国荣:这张图是消防提供的核心现场的一个救援图。今天这个图跟昨天相比,最大的一个变化是进入到核心区的搜救人员,还是专家,都穿上了这个白色防护服。这也是这几天随着救援深入,防疫要求、卫生要求不断提高,所以今天大家全部都穿上了白色防护服,进入到核心区。在核心区里大家可以看到有这样黄色的,还有白色的箱子,因为核心区里面各种飞机残骸比较多,所以大家用的都是这种箱子,搜救人员在发现了东西以后,会进行一个标记,然后放进箱子里抬出来。除了这个核心区以外,这些人员在离开核心区时,很多消杀人员在进行消杀,保证周边卫生安全状况是比较稳定的。
【13:47】
搜救人员使用生命探测仪 不放弃救人的希望
“3·21”东航飞行事故搜救现场,广西消防救援总队作战训练处处长胡国庆接受采访时表示采用生命探测仪及其他检测设备进行搜寻,不放弃救人的希望。
【12:34】
挖掘机进入搜寻现场 配合人力进行搜寻
总台记者在“3·21”东航飞行事故搜寻现场了解到:因当地气温温差大,有雨水又有高温,核心区搜救人员换上防护服,保证防疫工作;大型机械进入现场,为搜寻挖掘工作带来较大进展;继续飞机坠落核心区挖掘飞机残骸,对池塘进行排水作业,对现场执行洗消任务,沿飞机航线外围扩大搜索范围。
【11:11】
搜救现场发现橙色碎片
“3·21”东航飞行事故核心区搜救现场,搜救人员发现橙色碎片,专家在进行分析判断。
【10:50】
目前还未找到第二部黑匣子
记者25日从“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了解到,目前还未找到第二部黑匣子,救援现场正在抓紧搜寻,有关消息将以指挥部新闻发布会发布消息为准。(新华社记者)
【10:35】
“3·21”东航飞行事故核心区搜救继续 搜索范围扩大
今天,“3·21”东航飞行事故现场搜救仍然在继续。
总台央视记者 宋飞京:我身后的大片区域就是坠机的核心事故现场,以它为圆心向周边外辐射30米是我们搜索的核心区域,今天的搜索范围同样会向外扩大。
今天最高气温达到二十多摄氏度,现场由湿冷变成湿热。消防救援人员穿上了医用防护服进入现场,根据总指挥部要求,救援人员必须佩戴手套,并佩戴N95口罩。
他们的首要任务还是浅表层的挖掘,第二项重点任务是现场人员在专家的指导下勘查核心区的具体状况,为下一步的深挖工作做准备。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发现第二个黑匣子。目前挖掘工作已经开始,此前都是人工徒手挖掘,今天挖掘机已进入现场作业。
据总指挥部介绍,今天搜索范围还会扩大。除了现场的直接发掘,还增加了对周边群众的走访和监控的调取,希望通过这些信息比对,为接近事件的真相做准备。
【7:50】
搜寻72小时全记录(视频):21件遗物183份飞机残骸
截至3月24日晚,东航MU5735坠毁已超72小时,搜救仍在继续。目前,已基本确定事故的主要撞击点,共搜寻到21件遗物183份飞机残骸。搜寻72小时全记录。
【7:15】
专家:黑匣子数据初步读取分析需10至15天
目前,“3·21”东航飞行事故现场正拉网式搜寻第二部黑匣子。记者了解到,当地降雨或致泥水掩埋坠机现场关键物品,增大搜救难度。针对已找到的黑匣子,专家表示,黑匣子必须经数据提取、译码、分析,再形成情况汇报,约需10天到15天时间才能获得初步分析结果。但若要形成可呈现在事故调查报告中的最终结论,所需时间可能更久。
3月24日
【22:14】
“3·21”东航飞行事故现场武警官兵持续开展搜救搜索行动
继3月23日成功发现第一部黑匣子后,24日,武警广西总队官兵继续在“3.21”东航飞行事故现场开展搜救,重点对第二部黑匣子展开搜索。
3月23日,武警广西总队官兵在中国民航局专家的帮助下,搜索并确认了第一部黑匣子为东方航空MU5735航班驾驶舱话音记录器。
3月24日上午10时许,根据联合指挥部通知,武警广西总队再次派出50余名官兵进入核心区,采取分区划片、分兵合围、同步推进的战法持续开展搜救搜索行动,并继续收集飞机残骸。
经过近5个小时的冒雨奋战,截至18时30分,武警官兵搜索面积5.8万平方米,搜集飞机残骸碎片1800余块,目前搜救搜索行动仍在继续。
【18:16】
搜集到的疑似飞机碎片有序摆放在核心区外部空地
现场搜集到的大大小小的疑似飞机碎片被堆放在核心现场外的一块空地上,包括今天下午发现的、目前为止最大的一块飞机碎片。碎片被搜救人员挖掘出后会第一时间交给专家进行确认和登记,再开展后续工作。
【17:18】
民航局回应 东航失事客机机头为何垂直砸向地面
24日下午,“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第四场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民航局回应了失事客机机头为何垂直砸向地面:由于航空器事故调查是专业性和系统性极强的技术工作,需要调查人员与技术专家以及相关单位协同配合,才能抽丝剥茧,理清事实。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全力搜救以及保护现场和固定证据。在做好现场勘查的同时,其他方面的取证工作已经同步开展,包括封存整理相关记录和资料,组织开展目击证人访谈,并对收集到的各类证据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有任何重大发现,将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17:15】
民航局:将按照规定邀请需要相关方参加事故调查工作
事件发生后,中国民航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相关要求,将事故信息通报发了国际民航组织及航空器设计制造国的调查机构,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当前阶段工作重点仍在搜寻救援,同时开展事故调查前期的证据收集工作,待进入事故调查阶段后,我们将按照有关规定邀请需要参与的相关方参加事故调查工作。
【17:12】
第一部黑匣子目前不排除存储单元损坏可能性
民航局通报,第一部黑匣子已于昨晚由专人送达在北京的译码实验室,数据下载和分析工作正在进行中,目前不能排除存储单元损坏的可能性。
【17:04】
预计今天的搜寻范围会比昨天扩大1.5倍
“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的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上通报,根据今天调派的力量和布置的作业时长,预计今天的搜寻范围会比昨天扩大1.5倍,截至今天16时,共搜寻到遇难者遗物21件,飞机残骸183份和部分遇难者遗体残骸,已移交调查工作组。
【17:02】
已基本确定事故的主要撞击点
24日下午,“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第四场新闻发布会,对事故现场搜索救援进展等情况进行发布。
民航局航安办主任朱涛在发布会上表示,现在基本确定了事故的主要撞击点,飞机大部分残骸集中在主要撞击点周围半径30米左右的核心区域。深度从地表向下延伸最深处大约20米。
“3·21”东航飞行事故发布会通报已经找到的主要残骸
已经找到的主要残骸包括:发动机部叶片及涡轮残件、发动机吊架残件、左右侧水平尾翼残件、副翼自动驾驶作动器以及带有部分翼梢小翼的机翼残件。还发现了驾驶舱内的机组逃生绳和机组手册残片以及部分机组证件。目前,调查人员仍在现场继续开展现场勘查和重要残骸的取证工作,为下一步查明事故原因做好基础性工作。
【16:26】
搜救核心区救援人员拖出飞机大部件
“3·21”东航飞行事故搜救核心区救援人员拖出飞机大部件。
【15:22】
救援人员扩大搜索范围 加紧搜救
今天,消防救援人员继续在飞机坠毁地点的周边区域寻找失联者和第二个黑匣子。救援人员携带专业设备,进一步扩大了搜索范围,在搜索中发现了部分飞机残骸和机上乘客的物品。
【14:20】
核心现场发现飞机引擎构件等重要残骸
“3·21”东航飞行事故的搜救工作进行中,在搜救区的核心现场,搜救人员发现飞机引擎构件等重要残骸。
【14:19】
“3·21”东航飞行事故搜救工作全面展开 消防队员进行地毯式搜索
截至目前,“3·21”东航飞行事故尚未发现幸存人员,昨天失事飞机上两部黑匣子中的其中一部已被找到。现在距离事发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天多,今天搜救人员正在加紧对第二个黑匣子的搜寻工作。
来自消防部门的搜救队员正在现场加紧搜寻,有300多名消防队员参与到搜寻任务中,大家分组进行地毯式搜索。
在山林中寻找黑匣子非常难,地面有很多的枯叶,覆盖物非常厚,现场坡陡路滑、杂草丛生,整个搜寻工作进展非常艰难,很多搜救队员都是手脚并用。
目前距离事故发生还没有超过72小时,搜救队员还携带有热成像仪寻找生命迹象,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决不放弃搜救的任何努力。
【13:34】
坠机搜救工作进行中 无人机与人工配合进行搜索
“3·21”东航飞行事故搜救工作正在进行,广西消防救援总队作战训练处副处长黄尚武接受采访介绍搜救最新情况时表示,今天将从东边的搜索区域转移到西边,在搜索区域当中发现了一些飞机的残骸和物件。目前救援队伍的任务以搜救生命为主,使用了热成像仪、生命探测仪进行表层搜索,但是由于天气原因,搜寻仪器的信号相对较弱,因此采用人工搜索和空中无人机搜索配合。
【11:55】
总台记者探访救援指挥部:技术专家3D建模还原现场地貌 协助网格式搜索
今天(24日)上午,总台记者从救援指挥部了解到,目前搜救工作仍在进行,第二个黑匣子也正在搜寻当中。记者看到,技术专家正在通过3D建模还原现场地貌,标注现场物品和痕迹,协助开展搜救工作。
【11:40】
总台记者探访搜救核心区:搜寻第二个黑匣子 民航局专家现场制定方案
今天上午,总台记者进入搜救核心区现场,搜救工作仍在进行,第二个黑匣子也正在搜寻当中,现场有多位民航局专家正在讨论和制定相关方案。此外,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些被清理出来的飞机残骸,经过初步的分类和处理,之后将由专家进行评判。
【10:46]
今天搜救人员正在加紧对“3·21”东航飞行事故的第二个黑匣子进行搜寻。现场持续降雨,导致救援工作难度加大。救援人员不断扩大搜寻范围,对划分区域进行地毯式搜索。目前,现场无法搜到黑匣子定位信号,搜救犬加入救援队伍。
【10:10】
当地持续降雨,搜救现场道路泥泞,出现少量积水,搜救难度加大。总台记者携带直播设备前往核心区。
【9:50】
昨天,“3·21”东航飞行事故失事客机的一个黑匣子已被找到。现在救援人员以主要撞击点为中心,扩大搜索半径范围,组织开展拉网式搜寻,全力寻找第二个黑匣子。(总台记者 廖汨 刘畅 何柏霖 莫祥龙)
【7:40】
核心区新修500多米进场便道 保障人员及物资运输畅通
受强降雨影响,事故核心区域形成了部分积水深坑,对搜救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保障人员及物资运输畅通,22日下午起,现场就开始修建500多米的进场便道,截至目前,新修道路已基本畅通。
3月23日
【21:07】
三名飞行员职务为机长、副驾驶和观察员
“3·21”东航飞行事故中,三名飞行员的具体职务:机长、副驾驶,第三位副驾驶是观察员。
【21:05】
事发现场已发现部分飞机残骸和人体组织碎片
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发布“3·21”东航飞行事故调查最新进展,据介绍,事发现场已发现部分飞机残骸和人体组织碎片。
【21:04】
其中一部黑匣子被送往北京修复译码
今天下午搜寻到的两部飞行记录器中的一部,经初步判断为驾驶舱语音记录器,已连夜发往北京。
【21:03】
330名消防救援人员开展搜寻 搜寻工作有一定难度
“3·21”东航飞行事故最新情况,330名消防救援人员主要对事故区域东面林区开展了搜寻,该区域杂草丛生,地势陡峭,加上雨势时大时小,泥泞难走,搜寻工作有一定的难度。
【20:08】
现场扩大搜索范围 全力搜寻第二个黑匣子
“3·21”东航飞行事故搜寻搜救仍在进行中,目前现场正在扩大搜索范围,搜寻第二个黑匣子。总台记者在现场观察到,村民自发组织摩托车队运送救援物资,目前各类救援物资陆续抵达应急指挥部。
【19:22】
核心区搜救工作仍在进行中 正在全力搜寻第二个黑匣子
截至目前已经搜寻到第一个黑匣子,核心区搜救工作仍在进行中,现场搭帐篷用来搜集整理飞机残片,正在全力搜寻第二个黑匣子,搜救现场仍在下雨。
【18:35】
救援人员冒雨继续展开搜救搜索工作
22日夜间开始的降雨,给“3·21”东航飞行事故搜救和搜索工作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23日的短时强降雨造成工作一度暂缓。今天搜救人员主要任务依然是寻找幸存者和黑匣子。
【17:37】
现场搜救持续进行 道路受降雨影响出现滑坡
23日,广西梧州出现了降雨,现场救援搜寻工作难度加大。总台记者了解到,受降雨影响,道路两旁的部分路段出现滑坡,部分飞机燃油顺雨水流入水沟,不断有救援人员进入现场展开救援,现场开始消杀工作。
【17:05】
东航客机MU5735两个黑匣子中的一个已找到
据东航客机坠毁事故现场搜救人员消息,两个黑匣子中的一个已找到。
【13:03】
坠机现场搜寻范围超2万平方米 现场高低落差大
今早,受降雨影响MU5735搜救暂缓。总台记者通过对比图观察到,事故发生前,该区域被茂密的植被覆盖;事故发生后,一片焦黑,土地裸露,有白色斑点。据介绍,要搜寻的范围初步估算超过2万平方米,且这只是一个平面的范围,现场高低落差很大,给救援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10:13】
受降雨影响MU5735搜救暂缓
今天凌晨开始,东航客机坠毁事故救援现场下起了雨,大面积搜救工作暂缓。总台记者发现,坠机现场仍有燃油味。接下来,除了进一步搜寻失联人员和黑匣子外,还要进行排水作业。救援人员介绍,当地土壤吸水量大,坠机搜寻现场存在小规模滑坡可能,为现场救援增加不确定性。
3月22日
记者直播时捂住乘务人员证件
22日晚,央视记者进入MU5735核心救援现场。事故区域的地上散落着充电宝、钱包等物品。
看到一张乘务人员的证件时,记者马上伸手捂住,并示意镜头避开。
“距离黄金72小时还有机会,希望它们的主人还能平安。”说完,记者又介绍起其他物品。
【21:25】
东航:开展“一户一册一专班”的援助服务
东航: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与全部123名旅客的家属取得联系,组建100余名家属援助工作团队,有序开展家属援助工作。
【21:17】
目前对事故原因尚无清晰判断 将全力搜集各方证据
中国民用航空局:本次事故飞机损毁严重,调查难度很大。鉴于调查工作刚刚开始,以目前掌握的信息,还无法对于事故的原因有一个清晰的判断。下一步调查组将全力以赴搜集各方证据,重点在事发现场飞行记录器的搜寻,并综合各方面信息开展事故原因分析工作,深入全面查明事故原因。
【21:16】
东航:飞机起飞前符合适航要求 已联系到全部旅客家属
东航:飞机起飞前符合适航要求,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与全部123名旅客的家属取得联系。详情>>
【21:11】
广西:做好抵梧旅客家属的接待衔接
广西:在梧州南站、西江机场、高速路出口设置接待工作点,做好抵梧旅客家属的接待衔接,并调配中大巴29辆和组织出租车接送旅客家属及专家。详情>>
【21:03】
东航客机坠毁事件详情公布 尚未发现幸存人员
今天晚上九点,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在广西梧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东航客机坠毁事件的相关调查进展,并回答社会各界所关切的相关问题。
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通报,东航MU5735航班于3月21日13时16分从昆明起飞, 14时17分保持巡航高度8900米进入广州管制区。14:20管制员发现飞机高度急剧下降,随即多次呼叫机组,但未收到任何回复,14:23飞机雷达信号消失,后经核实,飞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境内坠毁。截至目前,搜救工作尚未发现幸存人员,公安部门已对现场进行了封锁管控。
机上共有旅客123名(无外籍旅客),机组人员9名(飞行员3名,乘务员5名,安全员1名)。截至目前,未发现机上幸存人员。事发飞机为2015年6月22日引进,截至事故发生时共飞行8986架次,总计18239小时。
目前,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仍在继续进行中,事故现场初步勘查工作也已同步开启。
民航局:将尽快搜寻黑匣子并开展数据分析
据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介绍,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仍在继续进行中,事故现场初步勘查工作也已同步开启。后续指挥部将继续搜救, 1、尽快搜寻机上的两部黑匣子,尽快开展黑匣子数据分析。2、做好遇难者家属安抚、援助及服务工作,妥善处理善后事。3、三是做好疫情防控和信息发布工作。
据悉,事发后,依据《国家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已成立由民航局局长冯正霖同志担任总指挥的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指挥部成员单位包括:民航局、公安部、卫健委、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民政部、网信办、中宣部、国资委、地方人民政府等。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搜寻救援、善后处置、舆情新闻、疫情防控五个工作组,分别由相关部委和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牵头负责。目前指挥部已经召开第一次会议,各工作组已按照工作方案及分工全面开展各项工作。
东航客机坠毁事故原因尚无清晰判断 将全力搜集各方证据
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通报,本次事故飞机损毁严重,调查难度很大。鉴于调查工作刚刚开始,以目前掌握的信息,还无法对于事故的原因有一个清晰的判断。下一步调查组将全力以赴搜集各方证据,重点在事发现场飞行记录器的搜寻,并综合各方面信息开展事故原因分析工作,深入全面查明事故原因,一旦调查工作取得进展,将在第一时间公布。
东航:已联系到全部旅客家属
东航发言人介绍了当前的救援工作:
一是密切关注旅客搜救情况,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梧州市委、市政府紧密联系,随时准备提供资源和运力保障;
二是全力做好旅客家属援助工作,迅速开通援助热线电话,同时通过各种途径主动与家属进行联系,尽快全面掌握旅客信息,24小时内与全部123名旅客的家属取得联系,组建100多名家属援助工作团队,有序开展家属援助工作;三是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全面加强飞行、机务、空保和客货检查及环节管控,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强力量、最实作风,确保航空运行绝对安全。
【21:00】
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 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成立
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已经成立,今天晚上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在广西梧州举办第一次新闻发布会。
【20:26】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在位于搜救核心区了解到,失事客机有两个黑匣子,一个位于驾驶舱位置,一个在机尾记录各种数据,两个黑匣子都非常重要,全面搜寻工作仍在进行。
现场雨开始下大,如果未来继续出现强降雨,会使得核心区变得更加泥泞,加上70度左右的滑坡,飞机残骸会被覆盖,加大了搜寻难度。
黑匣子形状虽然为长方体,但是根据以往事故搜寻经验,很有可能出现严重不规则的变形,所以现场救援力量对金属物都会仔细查看。
【20:13】
残骸抛撒面积巨大 甚至出现在山的背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跟随救援力量,在核心区了解到,MU5735坠机区果园和梯田被冲击成平地、水坑,大腿粗的竹子撕裂倒伏,一些树干完全断裂。救援核心区约半个足球场大,但飞机残骸的抛撒面积非常大,山的另一边甚至也发现飞机残骸,搜寻工作非常艰难。
【19:50分】
救援现场正在寻找黑匣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从前方获悉,梧州军分区命令藤县人武部出动民兵100名,于今天18时许在事发地域附近完成集结,对指定区域开展寻找失事飞机黑匣子任务。
随着夜幕降临,搜索难度进一步加大,进程相对缓慢,目前尚未发现失事飞机黑匣子。
【18:50】
核心区正在进行大规模搜救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在事故核心现场介绍搜救最新情况,目前核心区正在进行大规模搜救,救援人员与搜救犬努力寻找生命迹象,同时在全力搜寻失事客机黑匣子。
【16:50】
民航方面相关专家:山里地形复杂 目前只能依靠人力和无人机进行搜救
针对此次现场救援搜寻的特点和难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采访了民航方面的相关专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盛汉霖表示,“因为飞机是坠在山里面,所以山里面这个地形比较复杂,大型的器械呢,也比较难以开展工作,所以目前只能靠人力和无人机来进行搜救。在搜救的时候,搜救人员和现场的群众(需要)保证残骸处在原始位置,同时的还要避免山火导致的残骸的损毁。”
目前,救援搜寻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寻找失事飞机上的黑匣子。黑匣子包含驾驶舱语音记录器和飞行数据记录仪。它记录了飞行期间,特别是事故前夕的详细信息资料。
△国务院调查组指导救援善后事故原因调查 今晚将召开新闻发布会
【16:25】
新一批救援物资运抵藤县埌南镇莫埌小学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从前方了解到,新一批救援物资运抵藤县埌南镇莫埌小学,包括矿泉水、面包、方便面等食用物品。
【16:05】
国务院调查组指导救援善后事故原因调查 今晚将召开新闻发布会
今天国务院调查组现场指导救援善后和事件原因调查,并对下一步工作做了一些部署。
今天晚间,国务院调查组将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飞机黑匣子的重要性以及搜寻的方法,以及目前搜寻的最新进展。
【16:04】
我国高分卫星已对东航事故区域观测3次
事故发生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立即启动重大事故应急响应机制,迅速成立应急小组,及时安排高分三号卫星、高分四号卫星、高分一号02卫星于21日当晚和22日对事故区域观测共计3次,第一时间提供给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及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等单位。后续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将根据事故情况和相关部门需求科学安排卫星进行成像,为事故救援和评估提供强有力支持。
【15:23】
事故地点有降雨 为救援增加难度
今天(3月22日)中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从事故指挥部出发步行前往距离事发地点最近的村落。现场下起了小雨,天气预报这两天当地有中到大雨,这也为救援增加了一定难度。
【14:38】
挖掘机正在开路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从核心救援现场发回报道:挖掘机正在开路,方便专家组和搜救人员进出和运输。
【13:25】
工作人员对飞机残骸进行标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从东航空难核心救援现场发回报道:在埌南镇莫埌村的山头,工作人员正在对飞机残骸进行标注。
【11:17】
现场照片:MU5735坠机核心区最新情况
△总台记者直击核心现场
3月22日上午,记者进入MU5735坠机事故核心区。目前,各相关职能部门仍在紧张开展搜救工作。(人民日报记者 严立政、张云河)
目前已发现失事飞机残骸碎片,但未发现机上失联人员。
坠毁区域可见树木燃烧痕迹及飞机残骸,应急、消防等多方力量正进行搜救工作。
事故现场飞机残骸照片。
事故现场飞机残骸照片。
事故现场飞机残骸照片。
事故现场飞机残骸照片。
事故现场飞机残骸照片。
事故现场飞机残骸照片。
事故现场飞机残骸照片。
事故现场飞机残骸照片。
事故现场飞机残骸照片。
【9:05】
各种救援救灾物资运抵 供电、通信全力保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从梧州应急部门了解到,后勤保障方面,藤县正组织清空5家酒店749间房安置失事飞机乘客家属,接待各级救援专家组。相关酒店已安排核酸采样人员对入住人员采样。保险公司安排人员协助处理保险事项。救援物资运达救援现场,含面包200斤、雨鞋200双、手电280只、铁铲100把、八宝粥90箱、矿泉水120箱、帐篷133顶、冲锋衣200件、折叠桌椅50套、雨衣550套、照明灯4台、充电宝550个、防护口罩2万只、通用手套500双、移动照明10套、消毒粉50千克、消毒液100瓶、消毒酒精200瓶、牛奶70箱。安排3辆应急电源车到事发点附近,调运6台应急发电机到现场。供电公司安排6人负责24小时应急值班,10多套大型移动照明设备已到现场。现场架设1台PTN传输设备,4台扩容传输PTN设备,20G上联传输带宽确保基站通信畅通,出动保障人员25人、11台卫星电话,3台综合保障车辆抵达现场,紧急调度9辆中型应急通信车及1辆卫星车、290个充电宝、100张应急手机卡,临时开通2处5G信号,全力保障现场救援所需。
【8:35】
总台记者直击:坠毁区域可见树木燃烧痕迹及飞机残骸
现场视频!人民日报记者在坠机事故现场拍到飞机部分残骸
3月22日,在广西梧州市藤县埌南镇莫埌村MU5735次航班坠毁区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看到山坡上的一些树木有燃烧过的痕迹,一些飞机的残骸也能够被识别。目前,应急、消防等多方力量仍在进行搜救工作。
【7:30】
现场发现客机残骸和碎片 尚未发现失联人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在藤县莫埌村获悉,现场发现了客机残骸和碎片,但目前尚未发现机上失联人员。
这是广西藤县坠机事故现场散落的飞机残骸。(3月22日摄,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当地已开通了无人机移动基站,该基站能够保证飞行200米以上,保持24小时驻空。
国家民航局派出的工作组已于21日晚抵达梧州,并迅速开展工作,指导协助当地现场救援、善后处置等。
21日晚,南部战区已迅速启动应急机制,梧州军分区、武警梧州支队第一时间组织救援力量赶赴事故现场展开救援。陆军某陆航旅、某合成旅、某空中突击旅,空军某运搜旅,武警驻事发地周边力量等迅速完成备勤,随时准备支援。
为确保事故现场物资供应充足,梧州市交通运输局召集100多名工作人员,出动出租车50辆、大巴车29辆,确保电筒、食物等紧缺物资第一时间运送事故现场,支援现场救援工作。
【1:21】
搜救人员在事故核心现场连夜搜救
22日凌晨,总台记者来到距离事故核心现场二三十米处,看到工作人员已在现场警戒。通过山上的灯光能够看到,搜救人员正在连夜进行搜救工作。
【1:18】
今天上午藤县降温降雨 或影响现场救援工作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21日21时发布的藤县莫埌村天气实况与未来12小时天气预报:21时藤县埌南镇莫埌村气温24℃,无降雨,东南风2级。
目前冷空气前锋仍在柳州南部到贺州北部一带,预计将于22日上午开始影响藤县埌南镇莫埌村,当地将有一次降温降雨天气过程。相关部门需注意22日上午开始的降温降雨对救援工作不利影响。
【1:07】
刘鹤王勇率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赴广西梧州指导东航客机坠毁事故现场救援善后处置及事故原因调查工作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李克强总理召开的紧急会议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和国务委员王勇代表党中央、国务院,3月21日晚率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赶赴广西梧州,指导东航客机坠毁事故现场救援、善后处置及事故原因调查工作。
【00:37】
10名飞机失事乘客家属正赶往梧州
3月21日下午,东方航空公司一架客机在广西梧州市上空失联并坠毁。
梧州市交通运输局迅速调配中大巴29辆、出租车50辆抵达梧州西江机场接送飞机失事事件乘客家属及专家。截至目前,70多名专家、30名直升机医护组工作人员已抵达梧州,10名家属正赶往梧州。
3月21日
东航工作组已抵达广西梧州
据中国民航报消息,3月21日20点,东航专项工作组已经随MU799航班,抵达广西梧州。
南部战区组织兵力赶赴东航坠机现场救援 多支部队随时准备支援
据“南部战区”微信公众号消息,一架东航波音737客机在广西梧州藤县坠毁后,南部战区迅速启动应急机制,梧州军分区、武警梧州支队第一时间组织救援力量赶赴事故现场展开救援。
陆军某陆航旅、某合成旅、某空中突击旅,空军某运搜旅,武警驻事发地周边力量等迅速完成备勤,随时准备支援。
总台记者直击 多方救援力量抵达藤县律村
目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已抵达距离事发现场约四五公里的藤县律村,这里有一条进出事发现场的主要通道。总台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进入事发现场主要通道比较狭窄,很多非迫切参与救援的力量集结在律村外,避免造成道路拥堵。
东航:失事原因还在调查中,将积极配合相关调查
中国东航公告,3月21日,公司下属东方航空云南有限公司一架波音737客机在执行昆明——广州航班任务时,于广西梧州上空失联。目前,已确认该飞机失事。机上人员共132人,其中旅客123人、机组9人。飞机失事后,公司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机制,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并已开通家属应急援助专线4008495530。本次飞机失事的原因还在调查中,公司将积极配合相关调查。公司对本次飞机失事中遇难的旅客和机组人员表示沉痛的哀悼!
东航失事客机坠机地点公布
记者21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指挥部获悉,东航波音737客机具体坠机地点为梧州市藤县琅南镇莫埌村。
图片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指挥部
东航空难:东航停飞全部737-800客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从中国东航方面获悉,东航空难发生后,东方航空目前已经将该公司所有737-800执飞航班的飞机全部控制在地面,空中的航班落地后不再执行航班。(总台记者 梁志玮 魏然 王殿甲 宁婉婷)
东航一客机确认坠毁,现场救援已开始
据中国民用航空局消息,3月21日,东航一架波音737客机在执行云南昆明——广东广州航班任务时,于广西梧州上空失联。目前,已确认该飞机坠毁。机上人员共132人,其中旅客123人、机组9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从梧州藤县应急管理局相关人员处获悉,目前客机坠毁引发的森林火灾已经被扑灭。民航局已启动应急机制,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中国东航也已启动应急机制,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并已开通应急援助电话:4008495530。
总台记者从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了解到,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驻广西桂林、南宁队伍138名消防救援人员正赶赴救援,目前正在机动途中。
另外,森林消防局派出广东肇庆、广西桂林驻防队伍共450人正赶赴现场。广东肇庆队伍300人预计21日18时30分到达,广西桂林队伍150人预计21日22时到达。
早前报道
民航局确认搭载132人客机在广西藤县坠毁,失事前3分钟极速坠落二万余英尺
据中国民航局官网消息,2022年3月21日,东航一架波音737客机在执行昆明——广州航班任务时,于梧州上空失联。目前,已确认该飞机坠毁。机上人员共132人,其中旅客123人、机组9人。
据悉,民航局已启动应急机制,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
红星新闻记者从航空专业软件flightradar24查询显示,该航班于北京时间14:16分起飞,15:22分坠落。
专业飞行app航旅纵横显示,执飞航班机型为波音737-800(WL),飞机编号为B1791,机龄为6.7年。
▲执飞航班信息
▲显示该飞机为失事状态
航迹显示,15:19分许,该航班从巡航高度约29000英尺(8839米)极速坠落,约3分钟后掉落至约3200英尺(975米)。
▲显示航班从巡航高度约29000英尺(8839米)极速坠落
▲显示航班掉落至约3200英尺(975米)
据央视新闻此前报道,记者从广西应急管理厅获悉,一架东航搭载波音737客机在广西梧州藤县发生事故,并引发山火。目前救援队伍已经集结正在靠近,伤亡情况未明。(红星新闻记者 张炎良)
民航局确认东航一架波音737飞机坠毁,机上共132人
2022年3月21日,东航一架波音737客机在执行昆明——广州航班任务时,于梧州上空失联。目前,已确认该飞机坠毁。机上人员共132人,其中旅客123人、机组9人。
民航局已启动应急机制,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
一架搭载133人的客机在广西藤县发生事故 伤亡情况未明
据央视新闻,3月21日,一架东航搭载133人的波音737客机在广西梧州藤县发生事故,并引发山火。目前救援队伍已经集结正在靠近,伤亡情况未明。
据多个航空媒体微博:东方航空MU5735由昆明飞往广州,目前根据Flightradar24显示,速度和高度在梧州附近出现骤降,该飞机正常的落地时间应为下午15:05。
据知名航空博主,该航班由B-1791,波音737-800(NG)执行,机龄6.8年,2015年6月22日交付东航云南,客舱布局为J12Y150。
编辑:王聪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