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君龙 特约记者 方金柱)2022年是医院确定的“品质提升年”。为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服务品质,深化“弘扬工匠精神 岗位大练兵”活动,医院开展了“西苑新秀”评选活动。太和医院西苑院区影像科医生赵丹丹,作为西苑青年的代表,她踏实肯干,是科室的业务骨干;她严谨求实,当好临床医生的眼睛;她不断进取,牵头开展多项新业务新技术。
“医学影像检查必须认真、细致,一丝一毫的马虎大意都有可能造成患者误诊或者漏诊。”赵丹丹说,影像科在疾病检出、病灶定位定性、治疗效果评价,术前手术范围确定、术式选择及血管造影成像、部分组织器官功能检查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临床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无形但直接有效的桥梁,是临床医生的第三只眼。
影像学要求精准,怎样给临床医生呈现更加清晰的影像?让医生看得更清楚,一直是赵丹丹的追求。她勤于学习,不断实践,通过注射造影剂,使肿瘤快速强化,能够让医生更清晰看到肿瘤位置和边缘,为精准医疗提供支持。
每次做完检查,给出初步诊断,她都会请上级医生审核把关。遇到疑难病例,主动与临床科室联系,了解病人的情况,提请全科会诊,或者联系太和影像中心专家进行远程会诊,以明确影像诊断,发挥好影像医生作为临床医生“第三只眼睛”的作用。
两院合并以后,西苑院区影像科更新了CT设备,重新做了科室布局,优化了服务流程,科室人员轮流到太和总院影像中心进修学习、实践锻炼。赵丹丹同志主动学习,回来后牵头开展了多项新业务新技术。
2020年,组织开展了《骨关节CT的多平面及三维重建技术》,填补了院区该项医学影像技术空白。骨骼多层面三维成像,为外科医生提供360°影像信息。多角度观察骨骼,可以发现隐匿的骨折、复杂多发骨折,三维技术可以更直观显示骨折断端的位置关系,进行骨折手术效果评估等。该技术获得西苑院区2020年度新业务新技术二等奖。
2021年,组织开展了增强CT技术并获得西苑院区年度新业务新技术一等奖。采用CT增强技术诊断腹部良、恶性肿瘤,发挥着重要作用。64层CT可以同时完成胸部+全腹部增强扫描,图像更加清晰,微观结构显示更为清楚。可以从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多方位观察病灶,能够明显提高肿瘤病变尤其是小病灶的检出率,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性,帮助临床医生尽早明确诊断,尽快介入治疗,提高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
“我们影像科将以高端的配置、精心的成像、卓越的应用,更好地服务临床。”作为科室的业务骨干,赵丹丹同志以能操心、愿操心、会操心的责任与担当,服务临床科室和患者。增强CT、动脉CTA、泌尿系CTU等多项新业务新技术推动西苑院区影像医学的发展,也为临床科室诊疗工作提供诊断支持。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获得西苑院区“最具潜力员工”荣誉称号。
编辑: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