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谷文静 通讯员 夏红波)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汽车文化记录了十堰天翻地覆的变化,包涵了新中国一代汽车产业工人的酸甜苦辣,也承载了车城人的骄傲与自豪。东风第一小学作为二汽附属配套服务单位,于1976年成立。在这几十年里,培养了至少三代汽车人的孩子。东风第一小学是一个有教育情怀和汽车文化情怀的校长带领下的管理团队,通过数年努力,在有限的条件下建设了一个小学生汽车学院,积累了很多汽车文化元素,努力打造校园汽车文化。
校园文化发展的历史渊源
东风第一小学校园的汽车文化建设有着50年的文化积淀,无论是从学校大门建设,还是到校园内的文化墙设计,无不彰显了东风第一小学的校园文化特色。走进东校区,首先引入眼帘的是学校大门口独具特色的LOGO,一点一线一面,将学校发展历史充分展现,以校园的核心印记开始,作为视觉切入点,将历史和文化积淀进行包容性整理升级;精确化表达,彰显了校园的专业性和仪式感。大事记部分,把十堰市东风第一小学多年的历史征程,通过层叠错落有致的构成,一层一层堆积起来,像横向的书简,既凸显了历史的厚重感,又彰显了现代艺术,表达了汽车主题文化。整体校门红色的立柱,是一种现代的汽车工业风格表达,简约大方干净。
东风发展的前世今生
校园左手边的文化墙,吸引了不少同学驻足观看,这里有壮阔的东风发展史,学校通过现代的折面造型,把历史发展脉络信息化、图示化,把信息进行极简的提炼,加上符号化的零部件、汽车造型,在视觉语言上显得现代化和国际化。浅灰金属色既可以让视觉更舒适,也更显精细化,印证着东风一小特有的风格,让孩子们记住历史,也记住东风的使命。
学生创意园区
在校园的创意区,栏杆上活灵活现的“小鱼”最受同学们的喜爱,这些“鱼”都是用废旧汽车轮胎制作而成,很好的引导了孩子们做创意设计,激发想象力和创新力。
图书角
瞧!教学楼门口的空间也充分的利用了起来,设计了很多以汽车为元素小小图书角,让学生在书海里畅游。
东校区历经半年多设计和实施,校园文化项目逐步完成。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仅影响着学生,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家长。
十堰因车而建,作为汽车文化历史载体的子弟小学,传承汽车文化,不仅是东风一小管理者的职责,也是东风一小所有师生的担当。
编辑:陈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