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连日来,疫情反扑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4月6日上午,十堰150名医护人员奔赴长春支援疫情防控。十堰广电新闻客户端推出《我的战“疫”日记》专栏,由奋战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亲笔书写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让我们一起倾听他们的心声,共同感受“疫”线最令人动容的瞬间。
十堰医护人员援吉“抗疫”日记(十六)
作者:市人民医院中医医学中心
主管护师 张芳
长春—十堰,一汽—二汽。疫情无情,人间有爱。长春有难,十堰有爱。长春和十堰相隔千里,因汽车结缘,50年前以一汽为主全国支援建设十堰二汽,没有长春一汽就没有十堰二汽,可以说二汽是一汽的移植,有着同志般、兄弟式情谊,才有十堰汽车之城的美誉。
4月5日,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长春疫情告急,当共同抗疫的号角在人医吹响,接到领导电话的一刻,支援长春的责任在肩头担上,我知道自己责无旁贷。
4月6日,告别家中父母,告别正在读初中的儿子,我毅然奔赴一线,投入这场抗疫攻坚战。身为医护人员,我知道自己有更重要的任务需要承担,有更多的群众需要我。在院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下,我们医院一行人上午11点从武当山机场出发,下午14点抵达长春机场。
在李队长及汤护士长的安排下,大家陆续到酒店安顿下来,成立临时党支部,随时听从指令,一切服从领导安排。望着窗外,一直以来以“人多,车多”著称的长春,此刻寂静无人的街道,安静的只能听到风声。三月以来,奥密克戎突袭长春,3月11日封闭管理,3月20日提级管控,我们抵达长春,正是这座城市封城后的第26天。虽然眼前的长春按下了暂停键,但我坚信,这样的长春只是暂时的,那个热闹喧哗的长春一定会很快回来的。
4月7日上午,接长春市领导和指挥部通知,我们将在长春市中心医院进行疫情救治工作。按照部署,十堰市援助队将建立两个普通病房,每个病房50张床位,与长春市中心医院的医护进行混编。下午16点,我将被安排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执行医疗救护任务。15:30第一批医护准备执行出发,微信工作群里响起鼓励的掌声,心中一阵感动,我们关切着这里的疫情,家乡的亲人们随时关切着我们。
穿好防护服,在王护士长的带领下,正式进入病区。这一刻,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已不是一名普通的医护人员,而是一名守卫人民健康的卫士。这个病区4月4日成立开始收入病人,共有52个病人,6个陪护。与中心医院的张老师进行药品、物品等交接后,和王护士长一起进入病房了解病人病情。我们告诉病人,来自十堰的我们,是怀着感恩的心与大家一起共同战斗,让他们放心,相信国家,相信政府,相信医护人员,一起努力,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大家纷纷表示有信心,感谢我们不远千里来支援,看得出,大家心里眼里的满满感动。除了做好本职工作,我们把病人当着亲人,经常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病人情绪。完成工作时,防护服里的衣服也已湿透,口罩将脸压得生疼,额头和鼻子被勒出一道道红印。倒春寒的冷,让大家都瑟瑟发抖,但我们从未想过退缩,每一个平凡的我们,都在迎风而行。
昼伏夜出是我们工作日常,这个夜班与小伙伴们一起学习,各个流程处理,病情观察等等。这里面的病人高龄多,基础病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透析、管道等,任务艰巨,工作绝不容半点的马虎和敷衍。秉承着为人民服务、对生命负责的信念,我时刻提醒自己严阵以待,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我深知,在抗击疫情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无数医务人员义无反顾地站在最前线,作为“人医人”,我将坚守在抗疫第一线,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恪尽职守、 永不言弃”的人医精神。同时医院几乎每天对我们发来关心与问候,反复叮嘱我们注意休息保重身体,让我们可以义无反顾,在长春挥洒汗水,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我们祈盼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早日拨开长春疫情的云雾,重现这座老工业革命城市的繁华喧嚣、车水马龙。
编辑:陆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