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战“疫”日记丨十堰援吉护士毛堰:无畏向前共抗疫情

时间:2022-04-12 16:16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连日来,疫情反扑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近日,十堰组织医疗队,分别奔赴上海、长春支援疫情防控。十堰广电新闻客户端推出《我的战“疫”日记》专栏,由奋战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亲笔书写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让我们一起倾听他们的心声,共同感受“疫”线最令人动容的瞬间。

十堰医护人员援吉“抗疫”日记(十七)

作者:竹溪县人民医院 张晓荣(整理) 毛堰(口述)

抗疫前行

4月5日,接到支援吉林省长春市医疗救治工作的通知,立即行动,又一次迎接新的“疫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上“战场”前的我们

4月6日早上8时从医院出发至武当山机场,和十堰市援吉医疗队150名队员一起乘专机,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飞行,抵达吉林省长春市。

63

“战场”上的我们

经过一天的休整,于4月7日下午16时十堰支援长春医疗队正式进驻长春市中心医院开展救治工作。竹溪县人民医院10名队员工作的地点在刚刚启用的四疗区,跟我们一组进隔离病区的还有太和本部、市妇幼、市中医医院的各位老师。进隔离病区前,组长任觉斐以及李沛老师向我们强调穿脱防护服流程,穿戴后反复检查,确定符合要求后再进入病区。

66

我们刚刚进入空无一人的四疗区,各个地方的新冠阳性患者陆陆续续被送来,他们有的来自当地社区,有的来自方舱医院,还有的来自隔离宾馆……对于病区环境以及工作流程不熟悉的我们,只能简单的进行人员分工,便开始病人收治工作,从消毒、核实身份、填写流调表、测生命体征、首次评估到带入病房发放生活物资,这些平常看似简单的工作,在严实的防护服和护目镜的包裹下,却也显得那么不平常,我们的每一项操作、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一口呼吸都非常困难,但好在我们分工明确、互相协作,在任觉斐组长的带领下、组员们的精诚合作下,下班前共收治20名新冠阳性患者。脱掉防护服后汗水已经浸湿衣物,嗓子也干到不想讲话,但一想到顺利、安全的完成工作,大家都心有灵犀的会心一笑。

我们10个人中,领队肖祖国主任以及医师邹晓辉是已婚且有孩子,相比我们而言,他们的心里肯定更多了一份不舍与牵挂。但他们依然舍小家为大家,毅然奔赴一线。面对不熟悉的工作环境和流程,他们跟长春市中心医院本院医生积极学习交流,并且很快适应,还主动分享交流抗疫经验,提出合理化建议,不断优化工作流程。

65

胡琼,一名心内科的资深护士。由于在科室常年负责院感工作,她当仁不让的成为了我们小组的感控组长,每天按时督促我们进行健康监测,询问身体有无不适,督促我们认真学习穿脱防护服流程以及隔离病区相关注意事项。在工作上更是胆大心细,主动帮助对隔离病区工作经验欠缺的队员。

刘明,一名柔中带刚的“女汉子”。这次是她第二次参加抗疫,2020年,她主动报名前往隔离病区,为了降低感染的风险,她剪去了一头长发,这一次她又一次剪掉她留了许久的长发。我们都说可惜,她说:头发还会再长起来,但如果感染了,可能会连累大家,她希望我们都能平安回家。

邓睿彬,一只勤劳的“小蜜蜂”。这是我们第二次并肩作“战”,早在中峰隔离区的时候,他就因为“万花丛中一点绿”而深受大家欢迎。同为90后,他更像一个大哥哥,保护我们这些女孩子,拖地、搬运垃圾这些脏的、累的工作他总是抢着干,他说的最多就是:“你们休息会儿吧,我去!”

还有王坤、柯丽、吴会琴、李柽,虽然是第一次参加疫情支援工作,但丝毫不亚于其他有抗疫经验的护理姐妹们。我们每天除了给患者打针发药、发放一日三餐、照顾患者的生活起居,对病区进行消杀、运送医疗垃圾之外,还需要观察病情变化,处理突发事件。拥有急诊、ICU工作经验的王坤和李柽,可以在医生到场前及时应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和突发事件。同样作为内分泌科、呼吸内科的资深护士柯丽和吴会琴,在给患者做治疗之余,对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宣教,了解患者心理需求,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让患者身心都得到调节。

61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尽管我们有时候很疲惫,但身为医务人员的我们依然利用休息时间不断学习疫情防控知识、院感知识……

同心抗疫,我们“战”在一起

62

还有令人感动的、热情的长春人民,由于到处都处于封控状态,明明物资已经严重缺乏,长春市委统战部还是第一时间给我们送来了生活物资和防护物资。

吉林定有“吉临”日,长春定复往长春。最美人间四月天,愿美好如期而至,愿疫情早日消散,还大家幸福、自由生活。

编辑:王聪骢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