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连日来,疫情反扑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近日,十堰组织医疗队,分别奔赴上海、长春支援疫情防控。十堰广电新闻客户端推出《我的战“疫”日记》专栏,由奋战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亲笔书写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让我们一起倾听他们的心声,共同感受“疫”线最令人动容的瞬间。
十堰医护人员援吉“抗疫”日记
(三十六)
作者:十堰市太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刘哲
一声号召,一个电话,一份文件,一群人,匆忙的收拾了行李就踏上了奔赴吉林长春的抗疫前线。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但面对的都是相同的疾病。当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大家一下子就没有了距离感,都成为了前线的战士,我们太和人,无论在哪里,身处何处,都能够拧成一股绳,能够彼此信任,相互帮助,为疫情中的长春带来希望。
“谢谢”,这两个字是来长春后,患者和我说得最多的两个字,满满的感动和幸福,想为患者解决更多病痛……
4月10日夜晚,治疗区从ICU转入了一名老年女性患者,老人家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差,加上重型新冠感染,情况十分紧急。太和赴长春专家团队连夜紧急组织院内会诊,为了改善患者肺通气,需要实施俯卧位通气。
作为太和医院呼吸科的呼吸治疗师,我要尽最大努力帮助病人,而且作为太和医院第一批参与重症隔离病房的抗疫战士,我已成功参与实施多例俯卧位通气病例,经验丰富,加之疫情期间人员紧张,正是我发挥专长的时候。我急忙申请要求进入协助实施俯卧位工作,调了早晨6点最早的班次,和专家一起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的锻炼计划。
每天实施俯卧位通气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但奶奶因担心同样感染新冠病毒的老伴无人照料,所以无法配合我们安心接受治疗。为解决奶奶的后顾之优,使她能安心配合治疗,太和护士们主动承担起了照顾爷爷的工作,为爷爷打水送饭事无巨细。跨越山水,跨越季候,把太和护理人的真诚善良和磁性护理带给病患。
通过实施俯卧位通气后,奶奶的气促症状明显改善,氧合指数也逐渐好转。看着奶奶的病情一天天好转,职业的成就感也油然而生。为了进一步促进奶奶更快地康复,专门为奶奶制定了呼吸功能锻练计划,并逐步教会奶奶锻练方法,用心的帮助收获了奶奶真心的感谢。慢病防治是关键,希望通过长期不懈的坚持,奶奶早期康复。
在长春抗疫已经一周了,走在病房的过道里,看着病房窗户里照进来的阳光,回想自己来长春的这些天,太和医护团队每天耐心治疗及护理这些病人,医疗组的专家们都会认真讨论每个细节,治疗,营养、用药、护理组的老师们每天时刻关注病人及陪护的心理状态如何,精心的护理每一个病患。
每当有病人握住我们的手,给我们竖大拇指的时候,我也常常感慨,疫情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来自天南海北的无数人都在为这一次次的疫情付出,相信这场战争马上就会结束了,人们的生活也会像这照进来的阳光一样灿烂美好。
编辑:王聪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