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战“疫”日记丨十堰援吉护士姚芳婕:点点微光汇星河 勠力同心筑屏障

时间:2022-04-19 19:32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连日来,疫情反扑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近日,十堰组织医疗队,分别奔赴上海、长春支援疫情防控。十堰广电新闻客户端推出《我的战“疫”日记》专栏,由奋战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亲笔书写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让我们一起倾听他们的心声,共同感受“疫”线最令人动容的瞬间。

十堰医护人员援吉“抗疫”日记

(六十二)

作者:市太和医院护士

姚芳婕

4月5日下午三点,接到紧急通知,赴吉林长春支援医疗组明天出发,我很荣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出发前的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完成,短短三个小时院领导就为我们准备好了统一的出行“战衣”及生活用品,也对我们进行了出发前的动员讲话,我深刻体会到了院领导对我们的期望和关心,带着领导的嘱托和家人的不舍,我们踏上了前往长春的飞机。

01

4月6日14:00,顺利到达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原本人流如织的机场此时空荡荡,只有我们这群逆行者的身影匆匆而过。机场迎接队伍热烈欢迎我们到来,铿锵有力地喊着口号“长春加油!感谢白衣战士驰援长春!”在这一刻,我更加坚定心中的信念,誓与长春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我一定要竭尽我所能,同战友们并肩作战,早日战胜疫情。

4月8日,我们第五小组第一次进入接管的四疗区,接班后我挨个去病房询问患者,向他们做着自我介绍,与他们耐心的沟通,询问他们有没有困难,给他们发口罩,帮他们打热水,收拾餐盒,将太和医院的“CICARE磁性护理”运用其中。

03

在沟通交流中我发现有一位阿姨是出家人,我第一时间想到了病房集中配送的盒饭是否能符合阿姨的要求,经过询问,阿姨只能吃素食,每次送的饭菜只有一小部分可以吃。我立即跟队长和护士长反映情况,交代食堂给阿姨特殊照顾,送一份素食。虽然远在长春,但身为太和医院的护士,我时刻记着李龙倜主任说的,做一位有温度的护士,温暖每一位患者。在我们磁性护理的关爱下,阿姨在我们的护患沟通群里表达的自己的愿望:愿疫情早日逆转,山河无恙,我们都可以平安回家。

02

37床的叔叔,因为被隔离治疗,不能回家,心情一直不是很好,经常看到他一个人躺在床上唉声叹气,晚上也是经常失眠,我意识到,患者需要的不仅是身体的治疗,更是心灵的关怀。所以上班的时候,我总会到他病房给他做心理疏导,找他聊一聊,让他看看电视,做做简单的康复操,解解闷。久而久之,叔叔一听到我的声音就知道是我了,每次看到我就亲切的说:“妮儿啊,你今天又来上班啦”。

“37床今天可以出院了!”4月16日,刚一接班,同事就告诉了我这个好消息,果然,不一会出院通知就来了,我快步走向37床患者的病房。“叔叔,您可以出院了,可开心了吧!赶紧跟我一起,我带您回去”。大叔听到我说的话后,立马“噌”地一下站了起来,眼里溢出喜悦的光芒,对着我边点头边说:“好好好,早就盼着这一天呐!”我教他穿上隔离衣并提醒他带好口罩后,带着他穿过长长的走廊,转过一个角后,为他打开了病人通道,外面就是离开病区的电梯了,他扭过头看了眼,用手机拍照记录下了这一画面,再次为他喷洒消毒液后,带他走到一楼,与社区的工作人员交接完毕后,他真诚地说:“妮儿啊,我要回去了,感谢你们的照顾,欢迎以后再来长春玩啊。”

那一瞬间,我所有的疲惫和劳累都烟消云散,所有的孤独和伤痛都不值一提。我再次关上电梯门,毅然转过身,穿过洁净狭长的走廊重新踏入抗疫的战场。那里有我的病人,有我的战友,抗疫奋战,我将继续完成使命

今天像往常一样进入到每个病房进行治疗,“我记得你,那天就是你带我进来的。”刚一进病房,一位小伙子就冲我打招呼。我想起他,还是个学生,“你恢复的还不错啊”,“是的,是的,那天我没什么精神,今天好多了,你叫什么名字啊?你们从湖北来的吗?”他直截了当地问起我来。

“我的名字嘛,嘿嘿,留个悬念,你安心配合治疗,好好养病,等你出院的时候告诉你?”我笑着回应。

“好,那我就听你们安排,争取早点出院回家!”他笑了笑说,“我一定要知道你们的名字,等我出院了,一定要好好感谢你们,你们医护人员真的太辛苦了!”听了小伙子的话,我的心里暖洋洋的。

白衣为甲,不负使命,医务人员的天职本就是救死扶伤,当疾病来临时,自当义不容辞地去冲锋。涓滴细流,朝向大海奔涌;点点星光,汇聚浩瀚星河,每个人都是一道安全屏障,勠力同心者胜,风雨同舟者兴,我们必将无畏一切考验的淬炼,共迎胜利的曙光。春已至,花已开,人随春好,春与人宜,愿疫情散去,山河无恙。

编辑:张红艳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