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战“疫”日记丨十堰援吉护士陈伦霞:同舟共“吉”,共迎花开

时间:2022-04-20 20:32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连日来,疫情反扑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近日,十堰组织医疗队,分别奔赴上海、长春支援疫情防控。十堰广电新闻客户端推出《我的战“疫”日记》专栏,由奋战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亲笔书写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让我们一起倾听他们的心声,共同感受“疫”线最令人动容的瞬间。

十堰医护人员援吉“抗疫”日记

(七十九)

作者:郧西县人民医院护士 陈伦霞

图片3

“叮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病区夜晚的安静,“喂,您好,这里是长春市中心医院综合四疗区,请问您有什么事?”,“哦,要收治一名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和一名陪护,好的,收到,我们现在立即准备床单元并通知医师。”接电话的是我们十堰援吉医疗队综合四疗区六组组长张老师,听到电话内容,作为已经共同连续抗战十几天我们所有组员而言,早就达成默契,立即分工协作,为患者备好床单元及各项生活必需品。

不到十分钟,就见到了患者和陪护,是两位白发苍苍的拄着拐杖的老人步履蹒跚的走进病区,我们立即接下了老人手中沉甸甸的行李袋,为其做好物品的消毒及患者的手卫生,重新为患者佩戴好防护口罩,并协助老人坐下,指导老人做好一系列流调后搀扶老人入住病房。在进行评估时发现,两位老人均已年过七旬,老奶奶是患者,比老爷爷年长两岁,家里其他人都在隔离,无奈只能让腿脚也不太方便老爷爷来照顾,他自己还有脑梗塞一直在坚持吃药。由于老人们的听力不太好,再加上语言不同的缘故,与他们沟通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我们耐心的为他们讲解了住院期间的各项制度及注意事项,并告知他们有需要,及时呼叫我们为他们提供帮助。老人们听到我们的介绍及为他们准备的各种用品后,激动的说:“太感谢你们了,现在党和国家对我们老百姓真是太好了,为我们提供这么舒适的环境,还有你们不远千里的支援,非常谢谢!”

图片2

这样的一幕每天都会在我们四疗区发生,随着长春市社会面的清零,这里收治的大部分都是新冠病毒感染加上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他们的身体机能差,抵抗力大大下降,表现出的症状稍微会严重,恢复周期也会延长。由于变异的新型冠状病毒高风险传染特点,患者不可随意在病区公共区域内走动,因此除了治疗工作,患者的饮食起居也成为了护理工作中的另一个重点,打水、送饭、清理病房垃圾、每日多次的消杀工作,还有给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接小便、擦大便、喂饭等,很多平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厚厚的防护服与隔离服以及起雾的护目镜限制下,做起来更加的艰难,但是我们的队员没有一句怨言!

我们来到隔离病区已近半个月的时间,长时间与家人分离的滋味并不好受,很多队员的孩子都只有几岁,还是十分需要父母陪伴的年龄,但我们深知,疫情当前,能够站在抗疫一线,这是国家需要我们,是我们无尚的光荣,也是我们的职责与使命,我们有那么多的英雄前辈们,用行动践行着““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光荣使命,为了全国人民的健康奋战在一线!还有自愿请命奋战在前线的同仁们,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所以,我们所做的与他们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付出一定会有回报!我深信,有我们的众志成城,最终必能战胜疫情,愿你我都能守住岁月,同舟共吉,共克时艰,待到春光烂漫之时,所有的美好都会随着春风款款而来,期待万物复苏,春暖花开,让我们期待摘下口罩的日子,期待每一个家庭都团圆的那一天!长春加油,中国加油!

编辑:董满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