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艺术剧院:推动全市中小学美育发展 ——教育优质均衡路上“美益求美”

时间:2022-05-10 14:43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 (全媒体记者 李安清 通讯员 李建恒)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我市基础教育正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市艺术剧院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我市中小学深度融合,在戏曲、课本剧、舞台美术等方面探索融合,开辟学校美育工作新思路。

微信图片_20220510144332

国粹戏曲,融入美育课程

“雨过天晴山如洗,春风送暖拂罗衣,真乃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还未走进市艺术剧院排练厅大门,优美的戏曲曲调便已先声夺人。戏曲老师们正在为即将开启的“戏曲进校园”活动进行最终的节目审定。

近年来,市艺术剧院精心编排了一批适合中小学生观看的传统戏曲,大力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朋友的一致好评。舞台上,鲜明的人物,独特的扮相,惊艳的造型,优美的唱腔,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戏曲艺术盛宴。舞台下,同学们的掌声叫好声不断。在演出过程中,演员们还会向同学们讲授戏曲基础知识,一场演出下来,同学们不仅学到了戏曲知识,还能像模像样的唱几句。

市文锦学校音乐老师张璐说:“戏曲是音乐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戏曲专业性很强,老师们也在不断学习中。能有专业戏曲演员走进校园,充实学校戏曲教学力量,不仅对学生美育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提高了教师的个人业务素养。”

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每学年要学唱京剧或地方戏曲唱腔1段,了解戏曲的曲调、动作、唱腔、服饰、化妆、造型等。市艺术剧院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合作,积极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和文化素养培育工作,每年进校园演出100余场,确保十堰中小学生在看、听、学、演的过程中提升艺术修养。

微信图片_20220510144325

跨界融合,树立大美育观

据了解,在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到2022年,学校美育评价体系逐步健全;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市艺术剧院以此契机探索开展与学校美育跨学科融合,构建“艺术+”合作模式。

在语文学科中,涉及小说、剧本、寓言故事的片段,市艺术剧院将其编创成课本剧,为语文教学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引来一道清澈的活水。在劳动教育中,向同学们讲授如何制作演出使用的道具,引导学生们考虑颜色、比例、大小。在体育学科中,将戏曲舞蹈、戏曲功夫的基础动作教给同学们。在思政课中,通过讲国粹戏曲的故事,不断坚定同学们的文化自信。

目前,由市艺术剧院编排的课本剧《乌鸦与狐狸》正在各个学校轮番上演,《乌鸦与狐狸》选自《克雷洛夫寓言》,故事讽刺了那些虚荣心比较强,自以为是,爱炫耀的人,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市艺术剧院的演员们在接到任务后,认真揣摩角色心理活动,学习使用儿童化语言,将一台精彩演出呈现给同学们。

“学生们特别喜欢市艺术剧院表演的课本剧《乌鸦与狐狸》。课本剧即是美育的一种实践形式,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语文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使学生感受到了人文学科的无穷魅力。”武当路小学校长陆春俊说到。

通过与学科的融合,让同学们认识美的事物,提高欣赏能力,使学生们成为热爱生活的、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人。

市艺术剧院院长王伟表示:“艺术是相通的,通过我们擅长的舞台表演、器乐演奏、道具制作等艺术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对艺术有通识性的认识,再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会鉴别鉴赏美丑,对美的判断力整体上升。”

微信图片_20220510144321

乡村美育,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这是我第一次看舞台剧,第一次了解到戏曲知识,真是太有意思了!”花果中心小学的同学在观看完演出后兴奋的说到。

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离不开乡村学校建设。随着乡村振兴力度不断加大,乡村学校硬件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如今,加强农村学生的美育工作是农村学校共同研讨的话题。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享有接受审美教育的机会,市艺术剧院在今年上半年走进茅箭南部山区、张湾西城开发区开展演出,点燃孩子们的艺术火苗。不仅如此,还与乡村体、音、美老师共同教研,让每一位孩子都能欣赏到同样的艺术节目,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下一步,市艺术剧院将进一步坚持先进文化导向,坚持育人为本,坚持因地制宜,坚持统筹协调,不断提升与校园美育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为全市中小学生持续送上文化大餐,为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编辑:明佳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