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实验小学:“小劳动 大成长”插秧实践活动来啦

时间:2022-05-29 18:21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丛娇娜)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022年5月22日,市实验小学四年级(六)班,在张湾区黄龙镇回龙村举办了“小劳动,大成长”活动。同学们走进农田,感受劳作的快乐。

0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5月22日这天是袁隆平爷爷逝世一周年,在开展劳动实践前,十堰知行教育研学导师通过讲解《悯农》、《观刈麦》、《四时田园杂兴》,让孩子们明白袁爷爷一身躬耕田埂间的付出,体会劳动不易,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

1        “这个同学,插秧前先分秧”“大家要注意横平竖直”“插得时候要注意间隔的距离。”研学导师耐心的指导,同学们也学得很认真,大家干劲十足,争先恐后。 插秧现场“状况百出”:有的同学倒握秧苗、有的同学插的秧苗没入水里、大部分秧苗东倒西歪…… 

2

秦晨曦同学身上全是泥水,她说:“来之前以为会很好玩,下了田才发现插秧好难,真正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老师们为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还组织了“谁是插秧小能手” 分组比赛。同学们学以致用,互帮互助,相互配合,快速高效地完成插秧比赛。转眼间,一畦青翠的秧苗已经深深扎根,从远处看像是一小块绿色的地毯。孩子们红扑扑的脸蛋,渗着细细汗珠的额头,写满了成就感。

3

“农家无闲月,五月人倍忙”。同学们完成插秧体验后,跟随研学导师到红薯地,进行第二项劳动体验插红薯和扎篱笆。下田劳作之前,学生们聆听了番薯文化故事,感受陈振龙“引薯乎遥迢德臻妈祖,救民於饥馑功比神农”的高尚品德,认识旱地劳作劳动工具,学习如何纤插红薯苗。

5

“脚底生风开口笑,田间留影称心归”。就算泥巴裹满裤腿,泥水沾满衣襟,但学生们依然兴致勃勃,不一会儿就完成了研学导师制定的红薯地任务了!

6       

“扎篱笆真是一项有趣的活动,别看它简单,但是让同学们到了许多不同学科的知识。”

7

简单的午饭后,同学们跟随研学导师的指导进行了竹船编织,也是通过上午扎篱笆延伸出来的,走进竹编世界,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8

本次活动为同学们打造了一堂培养能力、意志和美德的“劳动教育课”。通过插秧比赛,学生们出力流汗,达到了磨炼意志、锻炼身体、培养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的目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孩子们集体责任感和动手能力,体会了劳动者的辛劳,珍惜劳动者的果实。


编辑:陈旭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