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 (通讯员 兰茜 王菲)“尊敬的校领导:我是高一15班学生易新家,非常感谢学校给我们创造的优越学习条件,我十分渴望进入理想大学,但因家庭情况复杂、经济拮据,我的大学梦遇到了很大阻力,希望学校能减免部分费用……”2022年6月16日,郧阳区一中校长信箱中出现了一封令人揪心的求助信。
写信人是家住郧阳区柳陂镇龙韵村的郧阳区一中高一学生易新家,她来自一个充满苦难的家庭,7岁时父亲离世,母亲悲伤过度精神恍惚,后来改嫁。自易新家7岁起,善良的姑姑、姑父顶着抚养两个孩子、赡养卧病老母亲的压力,主动把她接到身边,视如己出。但命运对这个特殊的家庭异常残酷,近几年易新家姑父身患重病,无力养家。姑姑在照顾家庭之余打零工勉强维持家用,但最近姑姑的手意外受伤,这个家庭更加困难。
了解到这些情况,6月16日,郧阳区一中校长毛士文、高一年级主任李强和班主任张丹老师立马驱车前往龙韵村,在村干部的联络下与易新家的姑姑进行交流。毛士文校长亲手为易新家的姑姑送上生活补助款,并承诺,学校不仅会在易新家在校期间予以学习生活上的帮助,如减免部分费用、外来资助优先考虑、每年免费添置新校服、学校年级加强关注等;还将一路跟进扶助,直至其圆梦大学。村干部表示,村支部的援助物资也会第一时间支援这个特殊家庭,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得知这一消息,易新家既意外又感动:“没想到一封信能让我的生活乃至我的家庭出现转机,非常感谢学校和村支部的帮助,我一定会努力学习考入理想大学,回馈社会,让爱心传递下去!”
家校互联,双手相握,笑泪交织,一个满怀信念的学生离理想大学更近了一步,一个饱尝艰辛的家庭离幸福生活也更近了一步。
自4月起,郧阳区一中就组织党员、干部、教师广泛开展家访,并在实践中自觉提高工作要求,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坚持下基层领导先行,察民情全面精准,解民忧又实又快,暖民心主动及时。不仅对学生思想引导、信心提振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还为许多家庭送去了帮助与温暖,更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郧阳区一中历来重视家校合力育人,更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学校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水平,用奉献践行社会责任,用行动诠释教育担当!
编辑:陈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