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糕不是垃圾食品”

专访十堰市太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张汉语

时间:2022-07-14 17:14 来源:十堰周刊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2022-29-封面专题31

张汉语,十堰市太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主任营养师。从事临床营养工作20多年,擅长危重症等各种疾病的营养治疗,各种营养缺乏病的防治等。

记者   李梦琳

雪糕是炎炎夏日必不可少的消暑佳品,更被年轻人称为“续命神器”。然而过量吃雪糕带来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与其盲目嗨吃、或者一味抵制,不如学着如何挑选和食用。十堰周刊专访了市太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张汉语,解读如何健康吃雪糕。

十堰周刊:雪糕是“垃圾食品”吗?

张汉语:雪糕的营养价值主要是从制作雪糕的原材料来体现的。一般来说,雪糕是用牛奶和稀奶油为主要原料,辅以蛋黄、果仁、豆类、巧克力等制作而成,富含优质的蛋白质、必需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所以雪糕中原材料的含量决定了营养价值的高低。

以奶油雪糕为例,营养成分为牛奶的2.8-3倍,在人体内的消化率可达95%以上,高于肉类、脂肪类的消化率。换句话说,优质雪糕一定是原材料数量充足,种类多样的,适量吃点雪糕对身体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在高温天气食用有降暑解渴、增加能量及营养素的作用,还能够开胃消食。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雪糕不能算是“垃圾食品”,还是要看是什么类型的人吃、吃多少的问题。

十堰周刊:雪糕是否人人都适宜?哪些人群需要少吃或者不吃。

张汉语:对乳糖不耐受、肥胖、消化系统有疾病的人来说,长期或者大量吃雪糕,对健康都是不利的,冰冷刺激会影响胃肠功能消化代谢,容易损害消化系统,刺激胃肠粘膜,造成急性消化道炎性反应。此外,雪糕一般含有大量奶油、糖、植物油等高热高脂成分,过多摄入会增加肥胖概率,还会影响食欲。

儿童、老年人、孕妇群体更要严格控制,这类人群冰冷的食物耐受性差,更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导致消化不良、痉挛、腹痛、腹胀、腹泻。对于孕妇来说,胎儿对冷的刺激更为敏感,儿童食用过多则会造成脾胃虚弱、不思饮食,或者扁桃体发炎、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夏季吃雪糕冷饮过多,除了容易引起肠胃不适之外,还有可能发生脑血管痉挛,从而引发心绞痛,对老年人身体危害更大。

十堰周刊:除了冰凉刺激外,有人认为雪糕不健康,是因为各种添加剂太多,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张汉语:雪糕的添加剂可分为乳化剂、调味剂、着色剂和塑形剂等四大类,如果按国家标准使用,添加剂只要不过量就没有问题,但是添加剂种类较复杂,有时候会有叠加效应,过多摄入则会给身体带来影响。

过多摄入食品添加剂会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产生影响,造成过敏、皮肤瘙痒等症状,尤其对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更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过敏等问题,影响营养正常吸收,甚至引发相关疾病。

所以在购买时可以多加留意配料表,尽量挑选添加剂少的正规品牌,有针对性地选择脂肪和糖含量较低的雪糕,同时还可以在一天中其他食物的摄入上做减量化处理,保证青少年儿童一天的膳食摄入量平衡。最重要的是,即便是最近酷暑难耐,也不要长期吃、大量吃。

十堰周刊:有人说,“没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吃法”,如何吃雪糕才能解暑又健康?

张汉语:既想降暑解渴,又想不影响身体健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注意。

细嚼慢咽更健康。囫囵吞冰,看似一时爽,实际却有危害。不仅会伤害胃肠,还会让一部分血管瞬间急剧收缩导致血流不畅,过度受凉产生的痉挛还可能让人腹痛难忍。试试小口吃冰,让凉意在口腔得到缓冲,可以最大程度保护消化道与内脏器官避免过度受凉。

吃雪糕可在两餐中间。饭前吃雪糕,会降低食欲,而且受凉后的肠胃灭菌功能减弱,易受细菌侵害;饭后即刻吃,会导致胃部收缩,减少胃酸分泌,从而造成消化不良,严重的还会导致肠痉挛。所以,吃雪糕的最佳时间应该在两餐之间。尽量选择小包装,大份(250克)的含糖量超过世卫组织推荐的游离糖日摄入量(25克/天),容易摄入过多糖分。

尽量选择纯色的,不要因为好看去购买颜色鲜亮的雪糕、冰棍。色彩总是最能激起人们的购买欲望,这是因为着色剂(色素)的作用。此类添加剂加入与否与口感无关,却可从感官调动吃的欲望,即使正规厂家的添加剂量符合标准,但长期低剂量食用依然可能会对健康造成积累性的影响。

编辑:陈小艳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