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依托民宿产业 践行两山转化

时间:2022-07-15 12:48 来源: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吕行)生态资源产业化经营是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抓化的现实手段。用好好山、好水、好空气,发展农旅融合、现代农业等生态利用型产业,可间接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近年来,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就依托乡村民宿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

李富山家住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的元和观村,最近他在家门口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李富山说现在在这修修花草浇浇水,打扫个卫生。一个月2000块钱。

不仅拥有稳定的收入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李富山原来闲置的农家小院,也被打造成特色民宿。可就在几年前,元和观村还在为如何发展头疼不已。

元和观村党支部书记郑明强介绍元和观村位于武当山脚下,离景区大门只有一公里的距离,位置非常的好,环境也非常优美,有着绿水青山,但是没有好的产业发展,导致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村里留下来的都是老人和小孩,我们村里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困境。

元和观村村民李富山介绍以前的房子就是这样的,指望种点地买点菜一年挣到个万把块钱。

守着绿水青山却苦无出路,如何才能发挥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呢?武当山街道办事处决定从区位、文化和未来需求等角度规划发展蓝图。

武当山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周成表示,自从把市场主体培育作为街办两山实践转化实践的一个重要抓手以来,通过大力招商我们引进了社会资本,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优秀民营企业家进村发展,回乡创业。

QQ截图20220715133957

引凤筑巢的关键在于筑巢,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治理能力滞后,都阻碍着规划的实现。

武当山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周成说,他们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大量资金,用于辖区基础设施建设,在元和观村和老营宫村大力实施了河道清淤、污水管网建设,在泰山庙村、瓦房河村、孙家坪等村持续开展了农村厕所革命,从而确保了生活污水层层过滤、达标排放,基本实现了农村整洁、美丽、和谐这样一个生态宜居目标。

借助政策的东风,元和观村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新模式,合作社与农户签订租约流转房屋,合作社负责收付租金、监管民宿改造质量。村委会出土地,政府配套基础设施,对外招商引资进行民宿改造和运营。昔日小山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QQ截图20220715133941

元和观村党支部书记郑明强说他们总共有46户农户的房子,通过把房屋流转租给市场主体,每年有固定的房租租金,村里的合作社还有一定的分红,老百姓就近转变成为工人、或者服务员在村里面上班,农户的平均年收入将近增收3万元,村集体收入每年三十几万元。

民宿经济实现了农旅融合、农民受益,也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实践,架起美丽环境转变为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新桥梁。同样借助民宿经济践行两山转换的还有杨家畈村。

道隐山居民宿负责人薛毅表示武当山文旅资源丰富,家乡自然生态资源良好,回乡创业的初心,就是希望探寻一条自然与和谐共生,也能与村民共富的发展之路。

薛毅的家乡就是眼前的杨家畈村,虽然外出创业多年,但为家乡致富的信念一直在他心中。2018年他投资建设了眼前的道隐山居民宿项目,将借助武当山的文旅大IP,项目正式投入运营后就吸引了大批游客。

道隐山居民宿经理李莉介绍民宿自从去年十一正式营业以来,近半年的时间,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而且一直呈上升趋势。

QQ截图20220715133853

大批游客的到访,让一向安静的杨家畈村热闹起来,村委也紧紧抓住旅游红利,结合本土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杨家畈村党支部书记杨长雨说根据游客的增多,山上的林树改成了果园,大概品种有梨子、杏子、枇杷、猕猴桃还有橘子,游客在民宿也能吃、能住还可以来采摘,现在给村集体增加收入大概150万元。

QQ截图20220715133917

民宿带动文旅发展,产业助推乡村振兴,武当山特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高质量发展理念,充分借助京鄂对口协作政策东风和京津冀地区资金、信息、人才优势,依托京鄂对口协作专项资金支持,加快发展大旅游、大健康、大生态产业。不断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成果,成为了我市探索“两山”实践的样板、创新“两山”模式的典范,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武当贡献”。

武当山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周成说下一步,将重点开发民宿休闲、农事体验、田园采摘等这样一些旅游业态,让自然资源与美丽乡村完美结合,使生态环境优势真正转变为经济优势实现乡村振兴,确保村民在两山转化实践中,享受到更多的生态红利。

编辑:吕前玲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