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张焱 通讯员 方金柱)入夏以来,气温普遍升高,蛇虫类活动也频繁许多,蛇虫类伤害造成的疾病明显增多。记者从太和医院西苑院区了解到,6月份以来,该院收治马蜂蜇伤及毒蛇、蜈蚣、蝎子咬伤等蛇虫咬伤的病人达10多位。西苑院区外科主治医师张洪洋提醒,户外活动要做好防护,谨防蛇虫咬伤。
七旬老人田间干活,被马蜂蜇伤20多处
7月初,75岁的王大爷清晨到田间干活时,没注意触碰到了一个马蜂窝,头部、上肢被蜇伤20多处。拨打120电话后,太和医院西苑院区急救站出诊救治。“头上、胳膊、手上多处裸露部位被蜇伤,散在红疹和软组织肿胀。”急诊外科医生介绍。
“蜂蜇伤的治疗主要是排除毒素、减少吸收和保护脏器。”西苑院区外科主治医师张洪洋介绍,老人蜇伤比较严重,造成了肝肾功能异常和心肌酶普的变化,通过排毒、中和毒素及抗过敏、防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一周后情况有所好转,近期将康复出院。
被蜂蜇伤后如何处理?张洪洋说,一是在被蜇部位找到毒针,想办法用针或镊子挑出或拔出,但不要挤压,以免剩余的毒素进入体内;二是局部用清水清洗,蜜蜂螫伤可用肥皂水或食盐水清洗,肿痛的地方可以用冷毛巾或冰块冷敷缓解疼痛。若被蛰后伤出现一片潮红、肿胀、有水疱、局部剧痛或搔痒,及头痛、恶心呕吐等严重情况,应立即送医处理。
手指被蛇咬一小口 胳膊肿大住院两周
6月底,58岁的张先生在菜园干活时,不慎被蛇咬伤,因只有一个小伤口,没有太在意。大约1小时后,胳膊肿大,来到西苑院区就诊。
医生检查发现,张先生右手中指有约3毫米的圆形伤口,右胳膊肿胀。医生给予创口纵行切开引流排毒,蛇药片口服、外敷治疗,以及抗感染对症治疗,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检查肝肾功能和神经系统损伤情况。经过一系列系统治疗,张先生两周后康复出院。
进入丛林 要“打草惊蛇”
张洪洋介绍,除了蜂蜇伤,夏季还要警惕蛇咬伤,蜈蚣、蝎子咬伤,黄龙地处城郊结合部,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好,虫蛇相对较多,夏季活动更频繁;另一方面,夏季人们穿得比较单薄,如果不注意防护,在户外劳作或郊游时容易遭到伤害。
如何预防,户外活动要做好防护。张洪洋提醒,出入山地林区、野外植物茂盛的区域,应做好防护措施,不要穿颜色鲜亮或者裸露过多的衣服,应穿长袖长裤,戴好帽子、手套等做好裸露皮肤保护。进入较深的草丛前,用木棍先拍打一下,起到“打草惊蛇”的作用。
如果在不知情或者是不小心的情况下,触碰到了蜂巢,很多马蜂出来后,不要赶紧跑,应立即蹲下,用衣服捂住头颈面部,如果衣服比较多,把漏在外面的皮肤都捂好,等待马蜂飞走后再起身。如果没有衣物遮蔽,要尽快反向逃跑,脱离危险境地。如果在室内发现马蜂窝,不可擅自用工具去捅,应该马上拨打119电话,通知专业人员进行清除。
编辑:朱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