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明翔)“快看大屏幕,现在有一辆救护车正从人民医院出发!”“太酷啦,能看到整个十堰的救护车呢!”7月27日上午,十堰教育电视台巜大咖驾到》专栏的40余名小同学,一走进十堰市急救中心120调度指挥室,就发出阵阵惊叹。
“十堰120急救体系建设情况如何?”“遇到危急情况,如何正确拨打120急救电话?”带着这些疑问,小同学们对十堰市急救中心主任刘家敏教授进行了采访,并现场观摩十堰“120”的“秘密”,让更多的人了解与掌握急救知识与技能。
“十堰自2005年起建立市急救中心、6个县市区120指挥中心,136家市县乡医院急救站,在全国率先形成了覆盖城乡的120急救体系和水、陆、空医学救援网络”。 刘家敏介绍,无论你在十堰任何地方,只要拨打120电话,都有急救人员和救护车使命必达。
刘家敏教授讲解120急救常识
“我们也要学会正确拨打120电话,提升急救效率,避免因谎报、拨打骚扰电话浪费急救资源”。拨打120时应沉着冷静的配合调度员迅速说清楚三大要素——需要派救护车的地址、病情或者伤情、人数,简洁清晰的报警有助于救护车快速到达现场,提升挽救生命的效率。
市急救中心按照市卫健委工作要求,针对暑期溺水事件频发的案例,由培训科科长傅圣岚现场教授小同学们防溺水和自救互救知识。她强调如果发现有人溺水,第一时间需要呼救路人和拨打120、119电话,而不是冲动地下水救人;溺水人被救上岸后首先应进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当自己被水淹应沉着冷静减少挣扎,在水中屏气后缓慢仰上浮于水面,保持深吸气浅呼气,尽量抓住水中的漂浮物等待救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防溺水的根源还是要提高安全风险意识,尽量不下水、少戏水……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小朋友们获益匪浅。
专家还现场模拟演示心肺复苏技术操作,教给小同学们如何判断心脏呼吸骤停、定位按压点、进行按压、人工呼吸、判断复苏有效等。分步骤形象生动地演示了“剪刀、石头、布”组成的海姆立克急救法,教会他们抢救气管异物的有效急救操作。
急救专家传授徒手心肺复苏技术
小同学们虽然人小但力量大,学习和操作的有模有样。本次活动通过直播的方式,将自救互救知识和急救技巧进行传播和分享,希望更多的观众朋友了解120,提高文明健康生活意识和急救能力,为在危急时刻挽救生命赢取更多宝贵时间。
在刘家敏带领下,他们还参观了十堰市120太和医院急救站负压救护车、监护型救护车、车载现代化急救设备和120通讯系统等急救设施设备。这些在平常生活中难以见到的设备设施让小同学们开足了眼界,还激动地走上负压救护车,屏气凝神地参观负压隔离舱和各种急救设备,学习了解负压救护车在疫情防控与传染病例转运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负压救护车与普通救护车的最大区别就是能“负压隔离”,主要用于重大传染病人的安全隔离与转运。它有一块独立的负压舱,所谓负压就是车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空气只能从车外流向车内,而车内空气科学处理后排出,避免更多人感染,它具备良好的隔离性、防腐性、通风性、耐菌性等特点,所以负压舱内是安全卫生的,用它来转运传染性病人是最合适的,它能滴水不漏的防护病毒再传播。
同学们观摩负压车与普通救护车
目前,十堰市有66台负压救护车,全市共有救护车360台,持续落实办实事、暖民心工程,为院前急救和伤病员转运提供文明优质服务。
编辑:董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