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李姿瑾 通讯员 郑德元)酷暑时节,十堰突遭新一轮疫情的侵袭。危难面前,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十堰市中医医院服从调遣,迎难而上,800余名十堰中医人一方面保证医院正常诊疗服务,一方面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中来,在核酸采集、取样转运、后勤保障、党员下沉等各条战线上展现出十堰中医人的使命与担当。
8月10日下午,高温难耐,热浪逼人,根据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全员核酸检测的要求,医院迅速抽调100余名核酸外采医护人员赶赴张湾区阳光栖谷等26个点位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因为时间紧、任务重、点位多,大家来不及通知家里,顾不上吃饭,只想多采个样,圆满完成全员核酸检测任务。医护人员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汗如雨下,仍咬牙坚持,没有人叫苦叫累,不完成任务绝不收兵。
此后几天,医院陆续派出3批共300多名医护人员分赴各个点位展开三轮全员核酸采集。“自2020年以来,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疫情防控的经验,核酸检测已非常熟练。虽然很热很累,不过为了全市人民的安康,我们吃点苦也没什么。”12日凌晨,连续工作18个小时的综合外科护士长吴春华疲惫地说。
在这一场高温考验的疫情防控战中,十堰中医人白衣执甲,克难战困,不少医护人员刚下白班又继续参加核酸采集,有些刚下夜班又投入战斗,宁愿自己多做点牺牲,也坚持把呵护人民生命健康放在首位。
工龄快30年的风湿科护士长何菊林,这次依然带头冲在核酸检测第一线,为了将封闭管理的阳光栖谷小区居民核酸检测全部做完,何菊林带着一小组人,抬着沉重的标本箱,一层一层地爬楼梯,一家一家的上门采样,当晚核酸取样800多例,累得腿都肿了。从8月10日下午六点到次日凌晨两点半,整整八个多小时,何菊林努力坚持着,第二天又一瘸一拐赶到医院上班。
针灸科护士许玲玲, 12日晚上被医院抽调到张湾区中东国际小区做核酸检测,家里孩子感冒发烧,家人很着急,几次打电话希望她回去帮忙处理一下,可检测点确实走不开,一直忙到12点多,医院领导去看望他们时,实在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在疫情防控战中,他们不仅是一个个医生、护士,更是一个个钢铁战士,为了圆满完成核酸检测的任务,他们任劳任怨,无私坚守,付出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和磨练。这次连续几轮的核酸检测中,标本转运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为了保证各个采集点位的核酸标本能够及时运送回来,医院从行政后勤紧急抽掉10余人,加入到标本转运团队,确保分批、分点位昼夜不息转运标本。
全员核酸检测开始,十堰武当中医医疗集团办公室副主任刘勤临危受命被医院安排负责核酸标本转运组,成为转运组唯一的“女汉子”,她每天在城区内20多个核酸采集点来回奔波,每天送样本要最早到,取完样本都会忙到凌晨两三点,天一亮又要开始忙碌。考虑到家住五堰来回耽误时间,索性在办公室里眯一会儿,连续三天都没有回过家。“只希望这波疫情很快得到控制,就可以早点回家好好睡上一觉。”刘勤有着一个简单的愿望。
面对运送回来的堆积如山的核酸试管,医院检验科20余名技师3班倒,接收标本、提取核酸、分批检测、上报复核……,目前已完成核酸检测12万人次。“大家齐心协力,保证机器24小时运转,的确都很累,不过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检验科主任骆海军说。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8月11日,市中医医院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医院党委书记王作军、院长李伟要求全院职工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完成任务,安排全院各科室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医疗服务,加强调度,服从安排,建立核酸采集应急队伍,随时听候出征命令。
自启动疫情防控紧急预案以来,医院各职能部门闻令即动,院领导班子统筹指挥,医务、护理、党办、院办、人力资源等多个职能部门及临床科室相互协调,紧密配合,确保整个疫情防控工作有条不紊,有序推进。
8月13日,十堰市启动核心城区临时性管控,医院党委又紧急抽调50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全天候负责龚家湾社区四个卡点的值守任务,大家顶着烈日按时到岗,确保值守到位。医院党委书记王作军带领党员干部也多次来到包联的龚家湾社区,帮社区干部出谋划策,和他们一起并肩战斗,确保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编辑: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