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焦广治)本轮疫情封控已经趋于常态防控,熊家湾村的所有工作人员也得到了难得的喘息机会,调整状态再值守。连续两篇文章,算是总结,也算是纪念,更算是鼓励。写者动情,读者共情,当局者情到深处,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黄秋涵:涵养四季,幸得秋黄
黄秋涵是汉江街办干部,抽调到熊家湾村参与本轮疫情防控。他会很谦虚地介绍自己名字是“涵养的涵”,确实挺有涵养,不愧是硕士研究生背景。我们熟悉以后,他私下问我他的名字是不是有点女性化?我斩钉截铁的说不是,但他比不少女性更周到温柔,有内涵。每次集中领取盒饭都会准时到,会主动谦让重要区域、较远社区先领;每次给卡口配送物资也会热情解释,询问需求;每次剩余的盒饭还会收到冷柜,以备晚班的兄弟加热后吃个夜宵。实际上,他是真爷们儿,针对防控原则能硬起来,面对爱心捐赠能软下来,也难怪人见人爱,这边疫情防控形势刚好转,他又被抽调回街办,此刻还在坚守。相信疫情平稳后,一再变更的婚期就可以定下来,他一定能盼到花见花开的时候,也一定会有秋天金黄的收获。
刘仕钦:仕在人为,“钦”力亲为
这个男娃子朴实得一塌糊涂,阳光得一目了然,而印象最深的是一个闷热的夜晚,刚做完入户核酸采集,脱下防护服,浑身衣服湿透,坐在村口的台阶上,低头不语,好像汗水滴落的声音都能听到。我从他身边经过,水泥地上湿了一大片,他回头看看我,还是没说话,只是笑了笑,笑得很醒目。作为三峡大学的体育教育专业应届毕业生,健硕而含蓄的身板,干练而简单的风格,让他成为村委会里“说小刘,小刘就到”的存在,加上精灵般的耳朵,并不起眼的眼睛,却能做到眼里有活儿,心里有数,就是话不多。更有“搬物资当作健身,熬通宵看成修炼”的表态,我只能说年轻真好。而边基层实践,边备战国考的打算,也让他的未来值得期待。
郭茨:西向城郭,围茨为家
一个西部计划00后女大学生来到十堰,8月5号报到,就赶上本轮疫情防控,这运气也是非同一般。我和她整个防控周期几乎没有说过话,只记得最初一袭蓝色碎花长裙养眼,逐渐换装成了背带牛仔和T恤衫傍身。平时多做少说的她,其实挺健谈,她说爸妈起名字用“茨”,就是觉得好养活。作为家中独女,本不该如此轻描淡写,查了一下本意是指用芦苇、茅草盖屋顶,也指用茅或苇盖的屋子。确实觉得她远在仙桃的爸妈心挺大的,据说爸妈听说疫情也担心她,只是怕打电话干扰,于是总盼到夜深人静再跟闺女通个视频电话。幸好,熊家湾村的领导、哥哥姐姐们对她多有关照,让她感受到家的氛围。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很看好这一代年轻人到基层锻炼、四海为家。
这几位支援到熊家湾村抗疫工作的“战友”,也许只是一时擦肩,也许还有更多交道,希望他们一切安好,以后更好!
编辑:李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