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集《经山历海》是由杨亚洲、杨博执导,雷娟、王佩晨等担任编剧,王丽坤、张国强、邹廷威等主演的农村电视剧,该剧改编自赵德发的小说《经山海》,讲述了性格直爽的市区干部吴小蒿为梦想毅然报考楷坡镇副镇长,上任后与经验老到的镇长贺丰收扎根基层一起工作、努力、奋斗的平凡故事。于2022年9月1日在十堰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
剧情简介
在区政协负责文史工作的吴小蒿,不甘平淡的生活,报考了胶东半岛楷坡镇副镇长。她上任之后才发现,丰满的理想遭遇到了骨感的现实。她经历了落后村落“石屋村”的搬迁、严重威胁村民安全的小冷库拆除、兴建村民们急需的冷链物流园、为石屋村招商引资保护古村落文化、整改安澜村落后小码头、亲力亲为在网上为渔民推销滞销的海产品、开拓现代化渔业“海洋牧场”的雏形等等,基层工作中的挑战和困难,令吴小蒿措手不及,期间闹出不少笑话。但是她的真诚、执着和勇气,深深的感召了工作能力强、方法简单的镇长贺丰收。
幕后制作
创作改编
该剧改编自获得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长篇小说《经山海》。
拍摄取景
《经山历海》没有搭景,而是选择在故事背景地山东日照实景拍摄。大到海港山村,小到镇政府办公楼,很多场景“就地取材”,连群众演员都是土生土长的当地农民。
创作缘由
为什么选择做这样一部电视剧?该剧总制片人芶鹏回答:“在建党百年的时间节点上,我们的创作团队把目光聚焦于当下,聚焦于新时代普通基层党员的奉献和奋斗。”正如剧中的一幕——当被问到向往什么样的生活时,吴小蒿回答:“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这句台词为剧中乃至现实生活中无数基层干部兢兢业业的工作找到了行为逻辑的注脚。经山历海,绝不放弃!在山东日照拍摄的半年多时间,从创作阶段的构思、提炼、打磨,到拍摄阶段的还原、再现,杨亚洲和主创团队、和演员一起,再次感受山海,“到一句台词,是不是符合人物的真实性,是不是能展现出党员和群众每个人的变化,通过这些变化能不能体现出咱们中国乡村的改变。没有大道理,只有朴素的情感。一天一天,这些剧中的人物和我们一同完成成长蜕变,越来越像我们曾经采访过的那些干部、党员、群众,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对党的感情,对十八大以来党建取得的伟大成就的情感,都是真真切切。中国的乡村振兴经历的是山海巨变,我们的创作是把这巨变浓缩于剧中人,我们是在表达农村老百姓的期盼,中国的美丽乡村是经过奋斗得来的,那些以我们主人公为代表的基层党员干部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他们是值得被讴歌的。”
剧集评价
该剧讲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党的乡镇基层干部,践行中国农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的乡村振兴战略,勇于克服困难,敢于负责担当,带领群众脱贫攻坚,致力改变乡村面貌,用实际行动阐释和展现了基层干部的忠诚、信仰和实干精神。
“文艺一定要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这是文艺的神圣职责,《经山海》正是这样一部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力作。这是一部我们可以期望的,在不少的同类题材作品当中脱颖而出的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好作品。”《经山历海》聚焦现实关注现实,将当下中国新农村的真实新面貌与当下基层党员的真实写照展现在大众荧屏之上,诉说了质朴的基层之美,将真实生活锻造出艺术质感,于平凡之中体味基层党员魅力。
剧中涉及的石屋村易地扶贫搬迁、招商引资保护古村落文化,安澜村为安全生产拆除小冷库、建立电商平台等,代表了近年来在我国农村发生过的无数类似的故事。农村精神风貌建设、垃圾处理、移风易俗……剧中反映的问题方方面面,各级基层干部解决问题的方法五花八门。但他们心系群众,在实干中体现着乡镇干部们的智慧,也传达了党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经山历海》聚焦基层干部为群众办事的真实场景,讲述了他们有笑有泪的平凡故事。以女主人公吴小蒿为代表的基层干部,为农村的发展建设辛勤付出,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奋勇创新,也在工作中成长、转变、成熟。在群众不理解、自己受委屈的时候,吴小蒿说:“我向往的生活,就是让大伙儿过上好日子。”这样的话语,让观众看到了基层干部的心胸和情怀。“干部就是干事,上班就是上村”“干事不能一厢情愿,上村不能脱离民情”……这些台词朴素又上口。
“剧情贴近生活,人物鲜活,细节真实,不是生硬地讲大道理、喊口号,而是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中发生的故事,通过艺术创作呈现于荧屏,让观众产生代入感。”,这正是《经山历海》创作者们的初心追求,用真实、现实去展示乡村振兴中的新农村景象,“用心、用情,让观众看到了一群党的政策的践行者。”
剧名中的“山”和“海”,不仅指地理上的高山大海,也是脱贫攻坚道路上遇到的阻碍。该剧设置了环境恶劣的山村、富裕的渔村、有一定工厂基建基础的平原村等叙事场域。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居民观念各异,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的难题也不尽相同。其中既涉及环境整治、安全生产、招商引资等基层治理宏观问题,也有婚丧嫁娶、家庭情感、孩子教育等民生微观现象。大跨度的场景、多维度的关系,串联起当下乡镇正经历的大发展、大变革,为时代新征程留下了丰富细微的历史记忆。
人物谱丰富,每一个角色本身也足够立体。以主人公吴小蒿为例,她是工作中风风火火、百折不挠的基层干部,是在丈夫前偶尔撒娇的妻子,是一度对孩子感到愧疚、想要递交辞呈回归家庭的母亲。她本是父母的骄傲,但在动员村民主动迁坟中,她是父亲眼中的不孝之女。再看贺丰收的叙事线,有工作中的雷厉风行,也有他与儿子交流中的细腻情感。而周斌书记在去世前给所有乡村干部留了段视频,他的肺腑之言也让观众看到了一位对土地爱得深沉的基层干部。这些对角色基于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刻画,增强了观众的共情体验,也更能烘托他们作为共产党基层干部为百姓谋福祉的初心。
从小说到影视,改编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女主人公吴小蒿的初始人设。电视剧将她从一个为了逃离家暴、走出不幸婚姻而寄情工作的女性,转变为不甘一成不变的清闲生活、想要追求更高人生价值的人物。“从创作的角度,两者并无优劣之分,目的都是为了表现人物改变现状的动机。但由于出发点不同,意义发生了变化。电视剧看似削弱了戏剧性,实则让人物的选择更具有主动性。”在李跃森看来,勇于放弃安逸生活,去追求理想与内心的归属、寻找一片可以真正让心灵舒展的天地,是这个时代青年人的精神特质。
编辑:周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