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医疗保障局扎实推进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工作

时间:2022-09-01 11:02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明佳 通讯员 张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连续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都把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列入民生保障重点工程之一。自2019年成立以来,十堰市医疗保障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参保群众异地就医“急难愁盼”问题,深入推进医保领域“放管服”改革,积极推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全市320万参保群众的医保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持续提升。

一、现实需要

十堰是劳务输出大市,320万人口中有近50万在外地长期工作生活,异地就医需求十分旺盛,仅2022年上半年,全市共有5552人在省内异地就医、总费用1.23亿元;4647人次在省外异地就医、总费用8490.08万元。过去,由于全国医保平台建设不完善、区域医疗资源配置不均匀等原因,参保人在异地就医后需携带出院证明、明细清单、住院发票等多个纸质资料,往返就医地和参保地医保窗口报销,造成“群众多跑腿”的现象。因此,推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已经成为解决群众办事堵点、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下沉,就是进一步提升参保群众看病就医便捷度、满意度、幸福度的有效举措,也是践行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的有力抓手。

二、十堰工作情况

作为就医地,十堰市医疗保障局严格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政策规定,组织动员十堰两定医药机构完成异地联网结算测算工作,积极向省医保局沟通争取,完成本地两定医药机构的省内、跨省异地结算备案工作,目前全市共有两定医疗机构155家、两定药店157家,经省医保局批准开通异地联网结算权限,开通数量在省内地市州中名列前茅。

作为参保地,十堰市医疗保障局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完善优化便民举措,依托新上线的湖北省医保保障信息平台,大力推行“一窗办、一网办、马上办”,不断拓宽异地备案申报渠道,在原有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柜台和电话备案的基础上,开通“鄂汇办”APP、“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跨省异地就医备案微信小程序和湖北省政务服务网等4种网上备案渠道,方便参保人员灵活选择备案方式,进一步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现足不出户即可办理完成此事项。

2022年上半年,全市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5552人次,同比增长18.51%。医疗总费用12263.23万元,同比增长13.01%。基金支付总额5848.92万元,同比增长11.26%。次均住院费用2.21万元,同比下降4.64%。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68.38%,自费占比27.08%。其中,全市职工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2290人次,医疗总费用5124.07万元,基金支付总额2781.19万元,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79.07%。全市居民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3262人次,医疗总费用7139.16万元,基金支付总额3067.73万元,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62.44%。

2022年上半年,全市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4647人次,同比增长26.76%。医疗总费用8490.08万元,同比增长13.83%。基金支付总额4736.16万元,同比增长12.68%。其中,全市职工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1667人次,医疗总费用3102.02万元,基金支付总额2186.89万元,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86.22%。全市居民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2980人次,医疗总费用5388.05万元,基金支付总额2549.27万元,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58.99%。

三、下一步需要做什么?

(一)落实异地就医待遇政策

符合异地就医条件的参保人员,通过鄂汇办APP、湖北政务服务网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后,到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治疗,享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执行就医地医保目录,享受参保地报销政策。异地安置人员在安置地医疗机构就医,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起付标准、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执行本市医保报销待遇,转诊或异地急诊备案人员报销比例比在本地同等级医院就医降低10%。

(二)落实异地就医备案政策

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备案,可通过现场办理、他人代办、微信公众号或电话办理等方式进行登记备案,全面取消就医地经办机构盖章和用人单位情况说明等证明事项,极大方便了异地就医参保人员登记备案,工作日期间随时受理、随时登记、随时上传备案信息,确保异地就医群众及时享受直接结算便利。

(三)推动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政策管理规定,精简办理材料,简化办理流程,优化管理服务;同步按要求调整信息系统,保障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平稳过渡。

编辑:陈晓曼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