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人患阿尔茨海默症 儿子扮丑逗乐陪母亲安度晚年

时间:2022-10-02 16:18 来源:极目新闻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fc0ad09f-00f0-41fc-9cbe-23ebdaa440ba

徐德成戴头巾拄拐杖逗母亲开心 受访者供图

漆黑夜色中,蝉鸣蛙叫,母亲纺纱到深夜,幼时的徐德成就坐在小板凳上陪伴。“小花猫,上南山,路子远……”母亲唱着童谣,徐德成靠在母亲身边进入梦乡。2015年母亲患上阿尔茨海默症,最后连儿子也认不出来了。于是,徐德成常唱起这首童谣哄母亲入睡,希望唤起母亲的记忆;有时甚至扮丑,只为逗母亲开心。

徐德成的孝老爱亲故事,在山东菏泽广泛传播。2021年11月,徐德成被评为“山东省第四届齐鲁最美孝心人物”,同年12月被评为“第八届菏泽市道德模范”。

儿时母亲唱的儿歌

他现在唱给母亲听

徐德成今年47岁,是山东菏泽定陶区杜堂镇人,也是当地镇政府干部。9月30日,徐德成告诉极目新闻记者,2015年,84岁的母亲患了阿尔茨海默症,随着病情加重,已无法认出亲人,就连最亲的儿子也无法认出。“得了这个病,中后期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徐德成说,母亲患病已快8年,但身体还挺健康,行走自如。

有一天徐德成躺在母亲身边,用手机给两人自拍,母亲对着镜头说:“这人长得不孬。”徐德成说:“这人是恁儿,恁知道不。”母亲哈哈大笑。

徐德成说,两三岁时,家里年长的兄弟姐妹外出玩耍,母亲常熬夜纺织棉纱,他就从下午一直陪母亲到深夜。有时太晚他困了,母亲就搬来木板床,让他睡在身旁……等他七八岁时,也学会了纺织。

“母亲一个人熬夜纺织会害怕。”徐德成回忆,所以母亲会一边纺织,一边给年幼的他唱童谣,其中一首叫《小花猫》,后来母亲患了阿尔茨海默症,他就一遍遍给母亲唱这个歌,希望哄母亲开心,也希望唤起母亲的记忆。

母亲早年患有头痛病,早起第一件事,便是将围巾裹在头上。失忆后的母亲将围巾送给了徐德成,徐德成就常将围巾包在头上,拄着拐杖、佝偻着腰走路,在母亲面前唱童谣,逗母亲开心。

老人起夜频繁,徐德成怕母亲摔跤,夜间只要听到动静,便赶紧起身伺候。“母亲能分辨性别,起初我伺候她去厕所,她会骂人。”徐德成说,后来他就将围巾戴在头上,对母亲说是她女儿,这样伺候老母亲去厕所,老人就不会不好意思了。

兄弟姐妹排班

轮流照料年迈父母

“一日三餐研羹汤,相挽林荫半绕床。勺匙盛来娘莫急,先从儿口试温凉。”这是徐德成照顾父母创作的一首诗歌,名叫《伺父母大人》。

徐德成说,父亲今年也有86岁了,生活可以自理。因母亲需人照料,他们兄弟姐妹排了班,每人在家照料一天。但无论是否当天轮到徐德成照料老人,他在上班前会回父母家一趟,中午和晚上下班,也会第一时间回老人家中看看。“城里高层云端房,难比老院伺高堂。晨昏问候情生暖,咸淡亲调味亦香……”徐德成在创作的诗歌中感慨。

除了照料父母生活起居,徐德成也想着丰富父母的精神生活,担心养宠物有绊倒的危险,他就为父母买来卡通玩具宠物;不仅陪父母看戏,他还学唱戏,唱给父母听,只为父母高兴。

徐德成回忆,2009年父亲因玻璃体出血导致双目几近失明,他连夜带父亲到青岛做手术,怕老人睡迷糊用手挠眼睛,他彻夜不睡在病床边看着;考虑父亲久卧身体受不了,每天给老人翻身洗脚按摩;父亲出院后,他带着父亲逛中山公园、游青岛栈桥……路上湿滑,他就背着父亲上下公交、去旅游景点,感动了无数青岛市民。

杜堂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徐德成是当地有名的孝老爱亲模范,2021年11月被评为“山东省第四届齐鲁最美孝心人物”,2022年9月被评为菏泽市第三届孝贤之星。

编辑:李晓静

推荐阅读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