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重庆路小学:凝心聚力促提升 相聚云端共成长

时间:2022-10-12 18:56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方静)“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金秋十月,我们这座美丽的山城十堰,却被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再次按下了暂停键。10月10日凌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重庆路小学根据市疫情防控的统一部署,10月10日至14日全面暂停线下教学活动,并认真组织学生开展线上教学活动。疫情虽按下了孩子们校园生活的“暂停键”,但无法冻结全体师生求知求进的脚步。学校在接到上级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及停课通知后,立即连夜召开紧急会议,部署安排线上教学工作,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教育教学工作有序推进,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市重庆路小学的校领导们和老师们,用他们的速度、温度,第一时间进入线上教学的状态,各科老师相聚“云”端,认真做实做好在线教学。

姚晓楠老师线上上语文课

紧急行动  科学部署   

10月10日凌晨,党支部书记、校长安雪丽接到上级紧急通知开始,一直靠前指挥,带领班子成员分头行动,全面落实区教育局各项要求,用最短的时间进行了安排部署,为师生安全和线上教学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施韦老师线上上数学课

学校党支部副书记、教学分管领导周力自接到学校通知后,连夜组织六位年级主任沟通线上教学事宜,及时召开教研组长线上教学工作会议,对各年级线上教学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各年级按照实施方案认真开展线上教学活动,教务处和年级组要抓好线上教学实施与管理,开展形式多样的“停课不停学”教育教学活动,确保学生居家学习生活健康、有序、有效,做到“停课不停学,学习不掉线”。

袁佳琪老师认真线上备课

教务处主任王岩梅结合实际,连夜制定了符合各年级学生特点的课程安排表和时间表,从文化课到体音美,从眼保健操到体育锻炼活动都予以了全面的考虑,以保证学生们能劳逸结合,自主高效地学到知识,信息中心主任邵华连夜下载线上教学所需教学资源。在各年级主任和各教研组长的的共同协作下,市重庆路小学有条不紊地推进线上教学。

精心上课 共克时艰

齐心协力战疫情,线上教学践初心。各学科教师积极整合资源,发挥团队的力量集体精心备课,青蓝结对的师徒进行相互帮扶,克服一切困难,打造精彩的空中课堂。大家用最快的时间熟悉了网络直播平台,认真落实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按时上线,时刻在线,在线辅导,答疑解惑。课前,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细化知识点,查找网络资源,互相帮助;课堂中,熟练应用网上授课的软件,最大限度的呈现最佳的课堂效果;课后,认真批改作业,收集学生的易错题。学生们认真听讲,记录笔记,完成作业。结合眼保健操、亲子活动、体育锻炼、劳动教育等活动,引导学生安排作息时间,保障学生学习需求和身体健康发展。

23

在周力的带领下,教务处组织开展了线上教学巡查,确保线上教学顺利进行,及时解决线上教学突发问题,学校云端教学稳稳地抓在老师们的手里。屏幕的两端,师生们都感受到了彼此的温暖。一(3)班吴沛文妈妈由衷的说:“我们孩子今年上一年级,突如其来的停课让我们家长措手不及,但是重庆路小学高效的线上教学让我们家长吃了一颗定心丸,观看视频和老师讲解相结合,课后老师个别辅导,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我们要为学校和老师们的辛勤付出点赞!”市重庆路小学师生共同相约云端,架起有效的沟通桥梁。

16

线上分享  快乐成长

 10月10日上午起,48个班级的线上教学有序进行,教师娓娓道来,学生如沐春风,温暖与思辨充满整个课堂。老师们以学校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技术作支撑,充分发挥教育教学资源优势,为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教学保驾护航,无论是精细化的习题讲解,生活化的实验过程,还是情境化的师生交流,都逐一得以实现。在课后交流反馈中,家长和学生纷纷表示听课有效,保质保量。

3

17

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书桌变课堂,小家成教室。读语文、记数学、背英语,门门功课都不落下;学科学、绘美术、做运动,时时也要记心间。同学们在各科老师的指导下,专心学习,有序锻炼,积极劳动,努力探究,线上学习充实而精彩。结合现场直播的“天宫课堂”,学校将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科技教育融入云课堂,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德育“云课堂”班会活动,实现线上教学与育人的双管齐下。市重庆路小学在临时管控期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并举,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22

观看天宫课堂   探索科学奥秘

线上教学,改变的是课堂形式,不变的是老师们一如既往的教学热情;云端学习,改变的是课堂距离,不变的是学生一贯的认真与坚持,师生携手抗疫,不变初心。停课不停学,师生相聚云端共同成长,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在线上课堂和谐有效的进行着。重庆路小学的全体师生们将共同期盼这场疫情早日散去,期待早日在美丽的校园相见。

编辑:李学伟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