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松林 蔡训)连日来,十堰各级驻村工作队多点发力,全面协同,开展“敲门送温暖 守护群众健康”活动。引导群众理性看待疫情变化,强化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
逐户上门,健康状况有台账
“不烧了,头也不疼了,感谢工作队同志”。潮汪村四组刘士林今年60多岁,左手截肢,不会骑车。每次到村卫生室看病徒步往返10公里需要半天时间。
疫情防控全面放开后,市乡村振兴局、市广播电视台驻潮汪村工作队第一时间就把刘士林和其他93户七类人员登记在册,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市农业农村局驻双河口村工作队取消休假,开展“敲门行动”。配合村两委对特困供养户、低保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七类重点人员209人建立数据台账。市人民法院驻白桑关村工作队制定“敲门行动”实施方案,把分散供养户和低保户共77名划定为第一批重点人员,时刻关注他们身体状况。
市税务局驻杨柳村工作队开展关爱重点人群“敲门行动”,并对60岁以上老人宣传接种第四针疫苗情况,确保健康第一要义。房县税务局驻兴胜村工作队对七类重点人员逐户上门登记造册,对有发热人群,分组分区域明确包保责任人,开展跟踪回访制,通过电话、微信、微博等联系方式,随时随地掌握特殊人群健康状况。
一个都不能少, 发放健康爱心包
“感谢政府的关心,你们辛苦了。”80岁的肖功全激动地说。
疫情防控放开以来,驻村工作队始终把群众的健康牵挂在心。市医保局驻仓坪村工作队带着党和政府关爱,徒步前往距离村委会6公里的低保户肖功全家,为他送上健康爱心包,并祝福老人早日康复。5天时间,该工作队发放健康爱心包共计300人次,保障了特殊群体的健康需求。
“闵师傅,身体好些了吗?家里药还够不够?”。
市太和医院驻后坝村工作队在大雪中敲开了独居老人闵良清家的门,详细了解闵良清恢复情况和家中药品储备情况。像这样的上门看望和送“健康爱心包”每天要跑30多户涉及100多人。同时还要配合村医,为重点人群测量体温和血压,将党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市人民医院驻槐树村工作队将90份爱心健康大药包送到监测户、五保户、低保人群手中,保障重点弱势群体的身体健康,切实将他们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市烟草专卖局驻公祖村工作队对居住偏远、平时很少有邻居相互串门的农户纳入重点排查范围,专人看护,并把健康爱心包第一时间送到他们家中,缓解了群众的焦虑心情。
答疑解惑,医疗健康宣传紧跟上
“最近身体怎么样?”“新冠疫苗都接种了吗?”
市委政法委、市水利工程移民服务中心、平安寿险十堰支公司驻大岭山村工作队每到一户都详细地询问村民们的身体状况和疫苗接种情况,送上“健康大礼包”同时,还要耐心地回答和解释群众诉求。市供销社、铁塔公司、兴业银行十堰分行驻中坝村乡村工作队每送一份“健康爱心包”都要送上一份科学用药说明单和健康宣传手册。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市妇联、茅箭区政府办、赛武当管理局驻营子村工作队通过“敲门送温暖”活动,发放防疫政策宣传单、爱心联系卡150份、居家健康指导手册90多份。及时回应关切、答疑解惑60多次、疏导情绪12次。较好的引导群众理性看待疫情变化,强化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
编辑:李亚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