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市委全会精神,奋力实现“开门红”系列报道之一:专访市发改委主任陈刚

时间:2023-01-01 11:13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编者按: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支持十堰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市委六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十堰市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确立了“一主四优多支撑”产业体系,刚刚闭幕的市委六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对突破性发展“一主四优多支撑”产业体系进行了具体部署,提出要在做优产业上迈出新步伐。做大做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一主”产业,突破性发展文旅康养、新型电池、绿色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健康等“四优”产业,培育壮大循环经济、卫浴、清洁能源、数字经济、供应链物流等多点支撑产业,打造有特色、高能级的优势产业集群。进一步指明了十堰产业发展方向,明晰了发展路径。本台推出系列专访《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 奋力实现工作“开门红”》,专访市直相关部门、县市区负责人,谈思路、谋举措,聚焦各地各部门如何把握大势、巩固胜势、再创优势,展现新作为、体现新担当,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成势见效。今天播出市发改委负责人的专访。

突破性发展“一主四优多支持”产业
再创仙山秀水汽车城战略优势
——专访市发改委主任陈刚

QQ截图20230101111559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林 通讯员 汤明)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是再创战略优势的关键变量。我市准确把握省委赋予的新定位,加快推进产业转型、经济转型,奋力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再创仙山、秀水、汽车城战略优势。目前,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生态文旅康养、新型电池、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规模位居全省前列,优势明显。同时,绿色食品饮料特色鲜明,循环经济、卫浴、清洁能源、数字经济、供应链物流等五个产业基础较好,拥有龙头企业支撑,发展潜力巨大。

作为传统的商用车之都,加快推进汽车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必须抢抓政策“风口”机遇期,加快布局新能源产业赛道,不断厚植汽车产业发展新优势,夯实做强经济发展持续向好新势能。同时,其他优势产业必须锻长板补短板,需要持续稳链、延链、补链、强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从而加快形成若干个具有全国辐射力、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产业和产业集群。

市发改委主任陈刚在专访中表示,为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再创仙山、秀水、汽车城战略优势,市委、市政府按照“有规模、有位次、有龙头、有潜力”原则,对全市产业发展情况进行系统梳理,做出了突破性发展“一主四优多支撑”产业的重大部署。

以高端化引领、智能化赋能、绿色化转型为主攻方向,突破性发展“一主四优多支撑”产业。我市建立“一个产业、一名市级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支专家团队、一个行动方案、一套支持政策、一个工作专班”的推进体系,并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

陈刚介绍,将以新能源与智能网联为主攻方向,做大做强三个产业集群,打造三个产业基地,构建“3+3”汽车发展体系,刻不容缓提升一主“首位度”;突出绿色化、高端化、集聚化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文旅康养、新型电池、绿色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千方百计强化四优“集聚度”;坚持无中生有、有中生优,着力培育循环经济、卫浴、清洁能源、数字经济、供应链物流等特色产业,实现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强项更强,因地制宜增强多点“支撑度”。

抢抓市场风口,十堰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成效初显,目前已形成以东风商用车、东风华神、东风小康、易捷特、三环汽车等企业为主的新能源整车研发生产格局,具备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资质企业达8家。截至2022年三季度,累计产销新能源汽车18.46万辆。

以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五化”为方向,我市全力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布局,着力打造全国汽车产业转型示范区、全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区。到2025年,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年产值突破2000亿元。充分发挥武当山龙头作用,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文旅康养休闲胜地。到2025年,生态文旅康养产业年产值达到2000亿元。加快拓展新型电池上中下游关联产业,不断补充和延伸新型电池产业链条,打造全国重要的新型电池研发、生产及终端应用基地。到2025年,新型电池产业年产值突破650亿元。做大做强绿色食品饮料精深加工,加快培育一批绿色食品、饮料和农产品深加工龙头骨干企业,建设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绿色食品饮料生产加工基地。到2025 年,绿色食品饮料产业年产值突破1100亿元。加快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补链强链延链,打造全省领先的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集聚区和健康消费区域性中心。到2025年,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年产值达到500亿元。同时,各县(市、区)立足自身优势,产业基础,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目标,培育发展“多支撑”产业。到2025 年,“多支撑”产业产值达到1750亿元。

陈刚表示,举全市之力做大做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一主”产业,突破性发展文旅康养、新型电池、绿色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健康等“四优”产业,加快培育壮大循环经济、卫浴、清洁能源、数字经济、供应链物流等“多支撑”产业,着力打造有特色、高能级的优势产业集群,夯实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产业基础。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