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张焱 通讯员 马婷婷)随着我国老龄化进展的加快,主动脉瓣狭窄发病率逐渐增加。传统的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创伤大、风险高,让很多高龄、心功能差、基础疾病多、手术耐受性差的患者望而却步。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R)已逐渐成熟,为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如果把心脏比喻为一套房子,主动脉瓣就是连接心脏和大动脉的一扇“心门”。59岁的魏大娘就患上了“心门”打不开或关不拢的毛病,魏大娘说:近一年来,她胸闷、憋气,特别是稍微劳累下,心口就堵得慌,而且日趋加重。今年春节后,感觉心脏负担越来越重,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的魏大娘,来到市人民医院心脏病中心就诊。
十堰市人民医院心脏病中心主任张友恩接诊后完善检查发现:患者主动脉瓣二叶瓣重度狭窄,同时合并中重度反流,再加上主动脉有很大的瘤样扩张和严重钙化。病人突发胸闷、晕厥甚至猝死风险极大。特别是出现症状后,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平均寿命不到3年,比恶性肿瘤的预后还要差。经专家组综合评估,张友恩主任决定为魏大娘实施“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需要医院多学科的通力协作,为此市人民医院心内科、麻醉科、超声科、影像科等科室组成多学科联合诊疗团队(MDT),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安全。术前,多学科联合诊疗团队针对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理、生理方面以及患者的营养状况等进行了综合、全面的评估后认为:患者适宜该治疗。
术中,张友恩团队沉着应战,凭借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经验,一步步精细操作,使介入导管顺着预先设定的“路径”在血管中蜿蜒前行,并巧妙规避了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顺利将人工瓣膜地送至主动脉瓣位置。人工瓣膜植入后完全替代了原先受损的主动脉瓣,完美解决了患者主动脉瓣狭窄的问题,完成了不开胸也能“换瓣”的神奇操作。术后经反复造影,显示患者没有出现反流,也没有瓣周漏等并发症,手术一次成功。经术后积极康复锻炼,魏大娘各项不适极大缓解。
2月24日,临出院前,张友恩主任在查房中告诉魏大娘,通过积极治疗,她会有一个良好的长期预后。
作为当下国际上治疗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最先进的微创技术,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在地级市医院中能够独立开展的寥寥无几,在十堰市人民医院现已独立开展和常态化应用,为我市及周边地区有外科手术禁忌或高危、高龄的心脏主动脉疾病患者,带来了“心”希望。
编辑:朱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