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值春季,昼夜温差明显,感冒患者增多。记者发现,不管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大多数市民都会先到药店买点药吃。面对各式各样的感冒药,你吃对了吗?
记者在位于万达广场附近的多家药店看到,用于感冒治疗的各种非处方药整齐摆放在柜台上。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近段时间以来,来询问感冒药的顾客有明显增多,其中用于治疗甲流的奥司他韦已经断货半个多月。
“上周我出现了流鼻涕、咳嗽、浑身乏力等症状,为尽快缓解症状,喝了包括三九感冒灵颗粒在内的五六种感冒药,可疗效并不明显。”市民赵先生告诉记者,后来去社区医院做了检查才在医生的指导下开了药,并在用药2天后症状才得到明显缓解。
与赵先生有相同经历的市民并不少,很多人对于普通感冒和流感分不太清楚,出现发热、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就自行服用家中常备的“感冒药”,这实际上并不合适。记者采访了国药东风总医院呼吸内科病区主任石明,他告诉记者,乱吃药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目前正处于呼吸道疾病高发的时节,在日常接诊中,石明碰到过部分患者因出现了上呼吸道症状并伴随着发热的情况就误以为自己患上了流感,从而自行服用奥司他韦(一种作用于神经氨酸酶的特异性抑制剂,可缓解甲流及乙流的相关症状) 。“一般而言,流感症状主要以高热、畏寒、寒战,多伴有肌肉关节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了这些症状,还是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或抗原检测,确诊为流感后再对症用药。”
石明在采访中介绍:“季节更替时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但并不是所有发热都意味着流感,如果患者确诊为流感,在发病后48小时内服用‘奥司他韦’能够显著降低流感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其他的病毒感染服用此药并无效果。”石明说,奥司他韦作为处方药,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了发热、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该如何正确用药呢?
据悉,感冒是一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约70%~80%由病毒引起,其中以鼻病毒最为常见。早期会表现出明显的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咽痛或灼热感。若症状严重,还会引起发烧、头痛。在没有并发症的情况下,感冒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自行好转,一般5~7天就可痊愈。据石明介绍,一旦出现感冒症状,可以服用对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出现发热情况,体温在38.5℃以下可使用物理降温,若体温较高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如果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先用生理海盐水冲洗鼻腔缓解鼻塞,同时可根据说明书选择对症的非处方药。”
但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为了使感冒好得快,多种感冒药一块吃。石明表示:“这是种很危险的行为。”石明解释,由于这些感冒药可能含有相同药物成分,很容易造成一种药物成分重复服用,超过正常用量,将会带来不良反应,从而影响肝肾功能。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许多感冒药中都有退热药成分,所以感冒药也不适合和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对乙酰氨基酚等这些退热药物一起服用。(秦楚网 文、图/记者 杨天娇)
编辑:陆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