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4日,央视科教频道《地理·中国》栏目连续两天以《鄂地奇楼》为题,聚焦丹江口市大晟庵箭楼、浪河饶氏清末庄园、石鼓太极峡等古建筑和旅游景区,通过建筑特点与选址为脉络,从地理学、地质学的角度揭秘丹江口市当地独特的鄂西北古盐道文化、移民文化。
此次播出的《鄂地奇楼》节目分为上下两集。开篇以丹江口市博物馆馆长杨晓瑞引入土关垭大晟庵箭楼,然后再导入浪河饶氏清末庄园,既而又引出石鼓太极峡、古盐道等建筑和景区。重点以清末庄园为切入点,将当地代表性古建筑串联,通过建筑特点与选址为脉络,从地理学、地质学的角度揭秘饶氏庄园形成、发现、保护和发展现状以及当地独特的鄂西北古盐道文化、移民文化,展示黄龙村独特的历史、科研和旅游开发价值。
节目中,还向大家展示了武当武术、静乐宫建筑、丹江口柑橘和特有美食橘灰蛋。通过该节目的播出,进一步展示了丹江口市独特的历史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民俗风情,提升丹江口知名度。
<<<相关阅读
大晟庵箭楼
大晟庵箭楼位于丹江口市土关垭镇银洞山村,是湖北省丹江口市博物馆专家在武当古建筑遗迹首次发现的一座道教建筑防御工事。据资料显示,“大晟庵”原由山门、前殿、主殿、左右厢房、箭楼等组成,现“大晟庵”建筑群还存有左右厢房和箭楼,其它建筑仅存基址。
箭楼在整个建筑群中位置最高,共4层,不过,最下面一层已没入土中。在箭楼各个墙面上,不规则分布着8个窗户和数十个箭孔,站在箭楼上能轻松俯瞰整个“大晟庵”及其周围数百平方米的地面,显示出良好的军事防御价值。箭楼顶部中心梁上有“大明正德元年立”、“大清乾隆九年重修”等墨书记录,以及红黑相间的太极图案。
清末庄园
清末庄园位于丹江口市浪河镇黄龙水田畈村。建于清末民国初年,耗时10年完工,有房屋大小百余间。据历史学家考证,庄园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由当地乡绅饶志义所建,庄园分三组,尤以三庄园保存程度最为完好。
清末庄园座西北朝东南,按中国古建筑传统方式布局,分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主体建筑为主人会客、寝居的主要场所。按中轴线依次由正门进入至前庭、天井、中厅(厅堂)到后院天井卧室。两侧对称为配房,完全按中国古建筑“登堂入室”的方式布局。附属建筑是为了完善主体建筑的功能而设的。
在庄园正门右侧建有一座四层的炮楼,第二层至顶层均有瞭望孔与枪眼,以增强庄园的自卫能力。 庄园建筑考究,采用清式营造技术,按尊卑、长幼建造设计房间。整个建筑错落有致、布局讲究、环境优美、保存完整,是不可多得的清末民居代表。
太极峡
太极峡位于丹江口市石鼓镇境内,景区面积38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区18平方公里,由太极大峡谷、九龙湖、天池、玉皇顶四大景区组成。2008年被评为湖北省地质公园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太极峡景区集幽深的峡谷、神秘的溶洞、茂密的森林、飞泻的瀑布以及独特的丹霞地貌为一体,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考探秘的理想去处。(秦楚网)
编辑:陆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