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的付若凡。
原标题:十堰堰籍音乐人付若凡作曲的《情系车城》火爆全网:“我要用歌曲讲述家乡故事”
4日下午,十堰启动2023十堰市原创歌曲征集大赛。作为受邀参加活动的十堰籍音乐人,23岁的付若凡在现场演唱了原创歌曲《情系车城》,赢得阵阵掌声。他是怎么创作出这首歌曲的?在创作背后有哪些故事?记者采访了这位音乐人。
《情系车城》火爆全网
“回味着梦的呢喃,车城迎来了新的一天,见识过的无数山川,还是不如故乡让人迷恋……”朗朗上口的民谣旋律,让《情系车城》这首原创歌曲,不仅一度在全网爆火,也成为每一位在外打拼的十堰人手机里循环播放的必听歌曲。
“这首歌曲创作于两年前,讲述了十堰的故事。歌里的五堰街、四方山是独特的十堰元素。”付若凡说,这首歌曲由他作曲,姜梅、易松作词。
“家是港湾、是依靠、是能够让人安心的地方,我希望这首歌曲能让大家听着有温馨的感觉。”当付若凡看到歌词时,心中就已经有了大致的构想。“其中‘青年广场上晨练的人们还在笑谈,中岳路上已经是车水马龙’这句话给我的带入感是非常强的。”付若凡的家就在青年广场附近,每天上学放学都会经过此地,广场的一幕幕他看了很多年,也早已刻在脑海中。“当时已经是凌晨,但那一瞬间我脑海里出现了曲调,我立刻拿起手机打开了录音记录下来。”为了更贴近生活、让人听起来更亲切,付若凡在作曲时运用了民谣的感觉。
付若凡是土生土长的十堰人,对家乡有深深的情感,为了完美呈现歌曲,他前后打磨一个月才完成创作。“我要表达的是对十堰的情感,不仅是居住在十堰的人,还要讲出身处异乡的十堰人心中对家乡的思念。”作为一首描写十堰的歌曲,《情系车城》以小视角为切入点,讲述了平常人的平常事。在这首歌曲的 MV中,呈现了多个十堰元素。“熟悉的街道,记忆深处的特色小吃店,去过的四方山、汉江边等都在歌曲中展现,我相信能触碰到每一位十堰人内心深处的情感。用歌曲讲述家乡故事,这正是我想要达到的目的。”付若凡介绍。
为了创作,一首歌曲听500多遍
2000年出生的付若凡是浙江音乐学院音乐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一名研究生,主攻配乐作曲方向。
付若凡的父母是音乐老师,他从小深受父母的影响。2018年,付若凡以优异的成绩从十堰市车城高中考入浙江音乐学院音乐设计与制作专业,并一路从本科读到研究生。
大一那年,付若凡报名参加了一个音乐比赛,这是他第一次拿出原创作品。
“作曲是很耗费时间的,很难一次成功。”第一次参赛从接到任务到完成作曲耗时6个月,在此期间付若凡的作品被老师退回了8次。“我拿着手机,耳机里一遍遍放着音乐,灵感乍现时赶紧录音,不满意时删除,这个过程重复几十遍也没能成功。”
付若凡坦言,“当时累得甚至想扔掉手机,好不容易完成的作品被一次又一次否定,我有过想要放弃的念头,可老师不断地给我提出建议,并鼓励我,终于获得了二等奖。”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他声音有些哽咽,尽管后来他获得过不少更有分量的奖项,可这一次的经历让他非常难忘。
为了在作曲这条路上走得更稳,付若凡付出很多努力。“整夜不睡却一无所获,一首歌听到耳朵起了茧子……5年来,我有太多崩溃的瞬间,这些经历对我是一种磨练。”付若凡感慨地说。
付若凡认为自己并不是班上最出众的学生,他深知勤能补拙,所以每天都会听歌,不断寻找灵感。
“手机里存了上千首歌曲,每首歌都听了好几百遍,已经烂熟于心,其中有一首歌曲更是以500多次的年播放量位居歌单榜首。”他说。
付若凡还买了能连接电脑的钢琴、吉他以及音乐合成器等,放在宿舍里用于研究音乐。
情系十堰,将继续为家乡创作歌曲
作为一名23岁的学生,付若凡目前已在音乐的道路上略有收获。他参与配乐的电影《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s》曾先后获得托马斯·爱迪生·黑玛丽电影节导演选择奖、圣莫尼卡国际电影节最佳荣誉奖、英国奥斯卡电影学院奖等;他的原创作品在上海国际电子音乐大赛、世界互联网音乐大赛等国际大型比赛中多次获得大奖。
对于创作者而言,作品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倾注了所有的心血。“或许在我们眼里,‘孩子’完美无瑕,但在别人眼中可能有着不少瑕疵,在我看来,听众的质疑更能让我客观理性地对待作品。现在的我已经学会接受别人的质疑,并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对创作充满热情。”在采访中,付若凡透露,他打算继续为家乡十堰创作歌曲,让家乡的人文风光用歌曲的方式响彻全国。
如果说一首好的歌曲,词是躯壳,那么曲调一定是灵魂,一首有灵魂的歌曲,总是可以勾起许多人心头的涟漪。付若凡的作曲能力在不断进步,也得到了认可,他一直在尝试新的创作。谈及未来的打算,付若凡表示,要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我希望能为电影、电视剧、游戏配乐,通过我的创作赋予画面人物更丰富的形象。”
(秦楚网 记者 杨天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李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