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借用他人身份信息,意图“瞒天过海”被识破

时间:2023-04-27 17:10 来源:秦楚网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1682585619895

秦楚网-十堰头条讯 文、图/记者 何利 报道:因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规定的还款义务,男子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可该男子竟借用他人身份信息注册微信并绑定银行卡,以供自己日常生活花销。4月21日,茅箭区人民法院工作人员成功识破该男子逃避执行的“瞒天过海”之计。

2017年,许某和陈某共同向李某借款10万元,用于二人合办公司的资金周转。到了规定的还款日,两人还款4万余元后却不再继续还款,因此,李某将许某和陈某起诉至茅箭区人民法院。

茅箭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工作人员多次查询许某、陈某二人名下的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账户,发现并无财产可供执行,于是,这起案件进入了“死胡同”,无法取得新的进展。

4月21日,法院执行人员将许某拘传,在与许某的沟通中,法院得知许某仍可以通过微信支付的方式购买商品,遂心生疑惑。执行法官当即对许某所使用的微信支付进行了查询,发现近期有多笔交易,总金额达15万元。

在证据面前,许某终于承认了他使用他人身份信息注册绑定微信的事实。“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我自己的微信等网络支付方式都用不了,所以才想了这个办法。”许某交代。在执行法官的释法明理后,许某终于认识到了自己行为的严重性,并有可能面临着司法拘留,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

最终,在法院的羁押室里,许某一次性结清了他应支付的钱款。

1682585701594

办理此案的执行法官介绍称,许某有履行债务的能力,却借用他人身份证绑定微信,隐匿财产,和“限高令”玩“捉迷藏”,不但未能逃避民事法律责任,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触犯刑法。法院提醒,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只有积极履行法院生效判决,才能解除“限高令”的“紧箍咒”。

编辑:张红艳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