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全市“能力作风建设标兵”推荐选树中,涌现出一批开拓进取、奋发有为、业绩突出的先进典型,营造了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为把能力作风建设工作引向深入,“十堰基层党建”微信公众号分期推出“能力作风建设标兵”优秀事迹展示,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创一流、争第一、干唯一。
李东:精心精细 务实担当
市老年大学校长 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主任
他把岗位扎根在老年教育一线,访社区,入课堂,听意见,化服务,多方拓展老年教育资源,市老年大学班级规模由50个增加至90个,学员由3000人增加至近5000人次,办学水平持续提升。他主动作为,大胆改革,在抓班子带队伍、破旧局谋新篇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短时间内将供需失衡,经费短缺、安全隐患叠加等多项遗留问题妥善化解,内部管理规范有序,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受到上级高度评价和师生一致认可。每逢全市重大中心工作,都有他的身影,他多次抽调参与急难险重任务,在绩效考评体系建立、疫情防控督查、613事故调查、能力作风建设、省委综合考核、市县乡换届考察等工作中积极作为,贡献突出,展现了能打硬仗的能力作风,深受好评。因成绩优秀,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年度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陈伟:精心协调 细致服务
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办公室主任
他按照“快、准、细、优”的工作要求,认真办文办会办事,修改完善机关规章制度18项,推进机关管理制度化。组织科室科长讲业务,开展“党务讲堂”,练好基本功,争做行家里手。他建立工作清单台账,加强对各科室的重点工作、重要任务和存在问题的跟踪协调,充分发挥办公室“幕后推手”和“督察组”的作用,实行“日工作总结、周工作例会、月工作提醒”制度,推进办公室工作质效“双提升”。他参与全市疫情防控、清廉机关建设等工作,完成上级紧急交办事项27次,完成综合材料300余篇,完成市直机关党建工作会议、植树、烈士纪念日活动等的会务服务工作161次,得到群众和同志们的一致认可,2019年至2021年连续年度考核优秀。
郭正森:当好队长 强村富民
市事业单位登记服务中心主任 张湾区方滩乡文武沟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他带领工作队和村两委做规划、跑项目、争取资金,先后完成6公里通村公路、30多亩基本良田、380米河道等系列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改造并倾力打造罗家山孔子研学基地项目。他立足群众急难愁盼,修建居家养老活动室150平方米、标准运动场一个、协调开通村级公交路线,帮助村民销售葛根粉、板栗、竹笋、枇杷、蜂蜜等农产品,做到解民忧暖民心。
因驻村工作成绩突出,郭正森被张湾区委、区政府授予“2021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先进工作队员”。
王剑波:纾困解难 倾心为民
市信访局副局长 机关党支部书记 茅箭区李家岗村党建专员
她2012年加入信访干部队伍,10余年来她累计接待信访群众近万人,办理信访数千件。组织大家认真负责接待好每一位信访群众、办好每一件信访事项,全市信访事项受理率、办结率达到100%,群众满意率和参与评价率达到96%以上,始终保持在全省前列。对于复杂疑难信访问题,她总是迎难而上,近两年组织化解了中联办交办的1084件重复信访案件和省信访联席办交办的37件信访积案,化解率达到100%。
她坚持党建引领做信访,组织开展两届“最美信访干部”评比,带头带领做实“五亮五共”活动,建起机关红色文化阵地,构建起“党建+信访”的工作格局。2021年市信访局机关党支部被省委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陈新毅:投身基层 倾情服务
市专用通信和电子政务内网管理中心网络管理科科长
驻村期间,该同志时刻把群众当做亲人,积极为困难群众开展代办服务20余次,工作之余帮助农户销售农副产品5000余元,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群众的每一件小事。驻村结束后,该同志又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三年来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200小时,在去年疫情防控期间,该同志舍小家、顾大家,连续一个星期坚守社区,协助做好卡口值守、核酸检测、物资转运等工作;建立台账,收集居民诉求,发动志愿者帮助群众解决民生实事60余件,获得“扶贫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邓红波:苦干实干 出新出彩
十堰日报社办公室主任 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他长期从事基层新闻宣传党建工作,坚持党建引领新闻业务。他坚持把学习作为政治责任和精神追求,先后在《中国报业》等新闻权威杂志上发表新闻理论文章10多篇,撰写的《探索转型之路 推进融合发展》被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编撰的《中国互联网与数字出版研究指南》列为“示范案例”。他认真负责办公室管理,先后提交制定报社方案、总结等公文材料近万篇,组织干部集中学习、大型会议活动、各种例会党课等200多场次。他扎实开展新闻基层党建引领,大力宣传推介报社“音乐党史课”品牌党建项目,先后在共产党员网、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转载,入选十堰市党史学习教育“十佳创新案例”,荣获湖北省优秀网络文化项目。
狄永利:融合创新 讲好故事
十堰广播电视台编辑部主任
他坚守新闻宣传岗位20余年,严格遵守新闻宣传纪律,贯彻执行上级宣传指令。唱好本地戏,打好本地锣,他团结带领编辑记者围绕中心,做好“紧跟”和“跟紧”两篇文章,扣重点强策划,持续释放“权威信息”。今年以来,聚焦市委六届四次全会、全市加强能力作风建设动员大会、全市企业家座谈会、首届中国商用车论坛等全市性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开展专题报道、系列报道、深度报道,全媒体推送,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有温度有力度,讲好“十堰故事”,积极与央视、湖北卫视等上级媒体加强联系,近年来,十堰广播电视台外宣工作一直处于全省第一方阵。创一流、争第一,参加工作以来,50多件新闻作品获省市级奖项,今年初, 他参与主创的电视系列报道《十堰市郧西县“垃圾分类 沙沟样板”》入选2023年第一季度全省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
吴晓红:专心专注 传承文脉
市档案馆志书编审科科长 四级调研员
她从事地方志编纂工作32年,为“湖北省地方志专家库”专家,她带领《十堰年鉴》走上依规编鉴、依法编鉴到依法治鉴的道路。从创刊模仿起步、到发展规范、到创新成熟,全面突出《十堰年鉴》的年度特色和地方特色,并在第八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评比中荣获全国地市级一等年鉴。她理论功底深厚,主笔撰写的《〈十堰年鉴〉的规范创新发展之路》等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成功入选“第二届年鉴论坛优秀论文汇编”,成为湖北省唯一入选论文。她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根植方志工作三十余载,多次被市档案馆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公务员,连续被评为全市地方志系统先进个人、优秀党员、十星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苏银祥:悠悠寸心 创文为民
市城市文明创建中心市容环境科科长
他作为指导城区文明城市实地创建工作的老兵,是创文的“活地图”,对各点位的标准把握也十分精准,在推进文明创建的进程中总会遇到种种难题,面对各种困难,他总能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金点子”。他统筹谋划抓创建,经过充分研判,着手制定出《2023年市域文明指数测评和城区城市管理考核工作方案》,为科学有效推动实地创建提供主要遵循。他牵头组织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力量120余人,对33类1761个国测重难点点位持续开展了三轮国测实地问题大排查,累计发现静态问题5518例,全面摸清实地创建的短板弱项。他动真碰硬抓创建,已有5127例问题整改到位,整改率达92.91%,在省级全国文明城市模拟测评中连续5年测评成绩名列全省第一。因成绩突出,2021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在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记功个人。
李昀刚:从严治院 润物无声
市中级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
他从事政工工作11年以来,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全院干部队伍建设首位,协助院党组加强对基层法院“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指导和协管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机关干警日常考核、绩效考核等多项考评机制,织密织牢制度“笼子”。充分运用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成果,持续为机关干警“补钙筑基”。今年以来,他抢抓市委加强能力作风建设工作契机,全面启动政治轮训,被全院干警称之为“拧螺丝的人”。他廉洁自律、淡泊名利、甘为人梯,先后被授予全市优秀公务员、普法工作先进个人,全市法院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
编辑:李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