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全市“能力作风建设标兵”推荐选树中,涌现出一批开拓进取、奋发有为、业绩突出的先进典型,营造了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为把能力作风建设工作引向深入,“十堰基层党建”微信公众号分期推出“能力作风建设标兵”优秀事迹展示,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创一流、争第一、干唯一。
胡现林:筑牢金融屏障 守护群众“钱袋子”
市地方金融工作局金融监管科科长 一级主任科员
他始终高标准严要求做好地方金融组织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等各项重难点工作,他牵头组织创办了“十堰金融卫士”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400余条;常态化开展宣传教育,发布防范非法集资公益短信40余万条;组织各县市区排查各类金融风险隐患252条,督促各县市区推动形成案件处置合力。在敏感时间节点,会同公安、信访等部门开展信息研判,排查梳理金融领域重点人员,交办属地落实化解责任,金融领域实现了“四不”“六个不发生”目标。他被表彰为“党的二十大信访维稳工作先进个人”“2022年度全市信访工作优秀工作者”,连续多年获得“优秀公务员”荣誉称号。
宋敬美:永葆初心见本色 审批服务显担当
市行政审批局党组成员 副局长 三级调研员
他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依托工改系统,推动政务服务大厅综合窗口线下收件审批的模式向全流程在线办理模式转变,实现从“人力运转”到“数据化运行”的提能。我市2022年全省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建筑许可指标第六名、获得用水指标第二名、获得用气指标第五名。今年一季度,组织开展“我为群众跑手续”活动,组织全市政务服务系统2250人主动领取帮办代办任务3712件,办结率超过95%。在大厅设立民营企业、楚商会员企业“直通车”窗口,积极为十堰楚商提供“一对一”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筹划“十堰事事通·局长进大厅”“双体验”活动,服务企业群众67人次,办理事项共35件。全力推动全省第二批数字档案室试点建设,库存纸质资料档案数字化率达到100%。
李爱华:创新助农增收 勇当金叶先锋
市烟草专卖局烟叶生产科科长
他从事烟叶生产31年来,潜心研究烟区生态气候与烟叶生长发育规律匹配性,推广小壮苗井窖早栽技术,奠定了十堰优质烟叶风格基础;研究地温、气温变化与烟叶最适宜生长条件,根据雨季进程合理调整烟叶移栽期,缩短大田生育期与华西秋雨重叠期,显著降低烟叶主要病害赤星病损失,基本消除花叶病危害,2009年以来全市烤烟上等烟率提高35.62个百分点,年户均增收9万余元。个人先后获得省级重大科技成果奖2项、地市级科技成果(进步)奖5项,持有专利2项,在《中国烟草学报》《安徽农业科学》《湖北农业科学》等期刊发表科技论文多篇,多次荣获全市烟叶生产先进个人和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张红霞:当好电波卫士 守护“无线”安全
省无线电监测中心十堰监测站支部纪检宣传委员 监测科科长
她从事无线电监测工作以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维护着十堰辖区电磁环境安全。组织参与完成十堰市6个县市小型无线电监测站、1个航空监测站的选址、电磁环境测试、论证、安装验收工作。配合公安部门查缴“伪基站”“黑广播”“卫星干扰器”等非法设备近百台,为公安出具“伪基站”设备功能鉴定书70余份。组织查处航空干扰、通信基站干扰、5G干扰、GPS干扰9起,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组织参与60余场考试保障工作,收缴作弊器材10余(台)套,有效维护了考试的公平公正。在第七届世界军运会期间担任女子高尔夫场馆的无线电安全主管,获得工信部颁发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梅玥:用数据说话 为发展服务
市统计局工业能源统计科科长 一级主任科员
作为单位的业务骨干、科室的专业领头人,她深耕工业能源统计多年,高质高效完成了工业相关统计核算工作。2022年,十堰市工业、能源统计工作在全省评比中均获优秀等次。2022年以来,针对工业审核新变化,她组织完成年报、月报查询12547条次、强制审核615家、规范建立电子台账企业497家、新进规上工业企业213家、现场核查指导企业145家。她勇于打破制度局限,在全省率先完成跨省整车生产产业单位视同法人在生产地入库。她一心致力于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为市委、市政府以及部门提供精准数据和深度分析100余次,撰写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专题分析13篇,获市领导签批4篇。她通过专业大讲堂、现场拉练等多种方式,组织各类培训8次,带领各县市区统计干部共同提高工业统计质效。
吴晓:优化纳税服务 释放乘数效应
国家税务总局十堰市税务局党委委员 总经济师
他从税30载,潜心研究税收改革,善于用改革的手段解决税收问题。在担任市经开区税务局长期间,面对税费收入严重下滑、队伍活力不足、各项考核指标滞后等系列问题,他深入税户调研,力推抓收措施、征管方式、人力资源三项改革,建设“智税云厅”,税源管理由“管户”向“管事”转变,大力推动实施“兴税讲堂”+“墩苗计划”+“瞪羚计划”+“高培计划”的组合式实战练兵,释放“人岗相适”的“乘数效应”,一举扭转被动局面,2022年,市经开区征管贡献率达19%,位居全市税务系统首位。担任市税务局党委成员、总经济师后,他继续心系经济开发区税务管理工作,一季度组织税费收入3.42亿元,同比增长36.0%,为经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个人先后获得市十大杰出青年、市五一劳动奖章、市税务系统青年岗位标兵,省、市税务局三等功4次等荣誉。
徐洪波:心系乡村振兴 情牵共同发展
市乡村振兴局社会扶贫科科长 一级主任科员
他在乡镇工作期间,敢于担当,善作善为,与群众打成一片,拿脚步丈量土地,用民心衡量业绩,较好的完成了移民搬迁、征地拆迁、重点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急、难、险、重工作任务。到市直机关工作后,他服从组织安排,迅速进入角色,到岗第一天,就即刻投入脱贫攻坚战役。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大局,当好参谋助手,搞好服务协调,抓好具体落实,充分发挥了机关干部“参谋员”“勤务员”和“战斗员”作用。近年来,他参与起草修订脱贫攻坚政策文件、调研报告、汇报总结等文字材料50余万字,服务、协调脱贫攻坚重大会议30余次,个人被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连续三年公务员考核优秀等次,记个人三等功。
肖国华:当好护绿使者 浇灌城市“绿心”
市国有黄龙林场场长
她面对国有林场改革后,黄龙林场编制大幅减少、职工思想不稳等实际困难,带领林场两委班子成员深入调查研究,吃透用活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建管政策,妥善解决职工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了林场高效稳定发展。她坚持抓项目促发展,先后争取项目资金6000余万元,建成了森林防火监测系统和防火训练营,与毗邻6个乡镇22个村构建森林资源管护共同体,实现了“空、天、地、人”一体化防控,极大提升了林场4.5万亩森林资源管护和森林病虫害防治能力。她注重美化森林颜值,先后组织开展森林修复6000亩、中幼林抚育13000亩,试种金丝楠、红豆杉200多亩,补植“小天窗”600多亩,完成原生紫荆和杜鹃调查保育10000亩,建设森林旅游景观带8公里。2020年至2022年,黄龙林场在市直林业系统目标考核中连续三年位居第一,个人也多次被单位评为优秀等次。
任尧:做好民生保供 守护城市“颜值”
市公用事业服务中心支部书记 主任
他从事城市供水、供气、供暖、路灯亮化行业管理服务,肩负民生保供和行业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他深知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两年来,他全情投入、辗转奔波、昼夜坚守万家灯火,用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以啃骨头和钉钉子的精神推动城区老旧水气暖管网改造252公里;秉持“不放过一处风险、不遗漏一处隐患”组织开展城市安全生产专项行动12次,筑牢城市安全防线;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水气暖民生诉求60余件次;完成北京路立交桥“美化、亮化”品质提升工程,安装亮化光源1万余盏,扮靓城市夜景。曾荣获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和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冯少勇:用“志愿红”点亮“市监蓝”
市市场监管局机关党委书记 二级调研员
他长期负责市场监管部门参与创文工作,牵头制定了创文突出问题整治专项行动方案、新增指标责任分解方案等文件,为摸清底数、补齐短板,设计印制实地检查表、督办通知书等文书2500份,建立督导工作情况“当日报告”、问题短板销号结账等制度,累计整改实地点位问题1488个(处),按时完成督办事项67次,下发问题督办函28次,按时整改率均为100%。他紧扣党建引领创文工作主线,结合“五亮五共”活动,组织干部职工下沉包联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累计1770人次,认领30个网格,帮助解决问题30余件,帮助包联社区解决文明创建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争取资金支持30万元,在创文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市市场监管局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记二等功集体、全国文明城市复查考核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编辑:张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