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全市“能力作风建设标兵”推荐选树中,涌现出一批开拓进取、奋发有为、业绩突出的先进典型,营造了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为把能力作风建设工作引向深入,“十堰基层党建”微信公众号分期推出“能力作风建设标兵”优秀事迹展示,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创一流、争第一、干唯一。
黄朝双:践行经营理念 盘活城市资产
市城控集团党委委员 副总经理 兼市城控资产经营公司总经理
十几年来,他对国有资产管理逐一实地踏勘,对每处资产画像,成为市城控集团国有资产的“活账本”。扎实推进全市国有经营性资产集中统一管理运营改革,牵头组建市城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带领18名干部职工历时一年完成69家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共1061处、总面积15.54万㎡的市属国有资产和东风公司相关资产承接。坚持“腾笼换鸟”,对老旧资产改造升级盘活利用,将闲置的东风轮胎厂改建成为快递物流产业园,项目一期已建成投运,快递企业陆续入住,预计满租情况下可实现年租收入1200万元,成为我市老旧工业厂房盘活的典型案例。他情系民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承接的东岳市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将其打造成为既有烟火又有颜值的全市农贸市场新标杆。
胡杨:全力以赴 当好产城融合的“筑城人”
市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他依托党员春训、夜校讲堂、岗位大练兵等学习平台,通过开展理论学习、党务培训、产业研究培训、项目模拟谈判、外出调研企业等活动,持续推进集团能力作风建设走深走实。作为项目带头人,他将提能力转作风成效融入业务工作中,围绕全市“一主四优多支撑”现代产业体系,积极与省农发集团、湖北宏泰集团、厦门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等外部机构对接,全力推动全域生态治理、水产养殖、尾矿治理、林业碳汇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公司应急转贷纾困基金运营管理,全力完成“保交楼”政策性借款任务。他凭着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执着敬业的精神,深深的感染和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位同志。
余涛:风雨无阻 守卫城市的公交“摆渡人”
市城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安全总监
他积极推进启动了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的“双体系”建设工程,取得了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资质;坚持“四防同控”,严格落实“三个一律”“四不放过”“一票否决”等刚性制度,牵头制定完善安全生产工作制度13项,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活动473场次,切实筑牢安全生产“防火墙”。他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在各个节庆节点、重大活动等客流高峰期,带头冲锋在站点一线,加强安全责任落实督导检查,确保营运生产安全高效,圆满完成了各项安全保障任务。
严俊:用心守护 默默奉献的“机场人”
武当山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办公室主任
他牵头负责党办、行政办工作,勤思善谋,建立了一线支部“党建+安全”管理模式,在安检、地服设立了党员先锋岗和劳模示范岗,深入开展“我为旅客办实事”活动,解决群众实际困难50余项。他扎实做好文稿起草工作,共起草各类文字材料200余篇,在《中国民航报》等国家级、省级媒体发表文章40余篇。他务实重干,围绕机场党的建设、安全运营、真情服务、项目建设等重要工作,做好综合协调、督办落实和后勤保障服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80余次,举办各类活动10余次,得到领导和群众的充分肯定,党建工作获得省级先进,个人连续三年考核优秀,获全市宣传工作先进个人。
刘小康:硬核攻坚 基层交通建设的“筑路人”
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组成员 总工程师
他驻守一线调度管理,在玄岳大道城区段一座大桥建设过程中,他结合现场地形情况提出了以“路基代替桥梁”方案,对施工图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变更,缩短桥梁建设长度80米,节约了投资成本;在一段路基建设过程中,他根据现场工程地质情况,调整优化了公路线形设计方案,减少了开挖土石方和浇筑砼挡土墙工程量10000多立方米,两项工程变更方案节省投资700余万元。今年以来,玄岳大道城区段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900万元,同比增长32%,实现了项目建设一季度“开门红”,为年底前建成通车创造了条件。
胡彬:精准检测 做百姓舌尖上的“守护人”
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党总支部委员 副所长
他坚持以“湖北智慧畜牧兽医+”为平台推进动物检疫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抢抓机遇,主动作为,2022年全省首张无纸化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产品B)在十堰签发,率先完成省试点任务。2023年十堰市被推荐为农业农村部禽类产品检疫验讫标志项目试点地区(全省唯一);他立足岗位,奋勇争先,多次带队参加“湖北工匠杯”检疫检验员技能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被评为全省优秀裁判员称号;他牵头做好十堰市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市城区禽类集中屠宰场改扩建工作等协调指导及服务保障工作。因工作业绩突出,个人获省高致病禽流感防控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王永重:技术革新 丰富百姓“菜盘子”
市蔬菜产业发展中心项目管理科科长 一级主任科员
他长期从事蔬菜工作,是省市蔬菜专家,被誉为十堰蔬菜行业“活字典”。坚持技术与地域融合,先后引进融合嫁接孵化实用技术20余项,主持参与制定各类标准10余项,撰写高质量调研文章多篇;借助省、市级信息服务平台开展技术服务,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获得多项研究成果;坚持生产与效益融合,指导建设蔬菜绿色低碳示范区和标准化基地8个,三产融合示范园5个,提升产业综合能效,单位荣获2019-2021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坚持招商与项目融合,开展招商落地企业4家,争取对口产业项目支持1000余万元,组织企业参与展销和订单生产,已实现订单7000余万元。
杨晓红:恪尽职守用心书写蔬菜事业
市蔬菜贸易管理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
她立足工作岗位强化学习,努力提高工作和业务能力,三年来,牵头修订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内部管理制度20余项,高质量完成各类文件材料350余份,发挥了以文辅政、参谋助手作用。疫情防控期间,她带病坚守岗位,加强统筹协调,组织单位干部职工开展疫情防控排查50次、核酸检测11600人次、疫苗接种828人次、冷链进销货台账检查40次。紧盯农贸市场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12次,消防培训170人次;带动单位干部职工志愿服务662人次,服务时长达5858小时,推动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
兰云:攻坚克难 助推“阳光交易”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评标科科长
他深耕公共资源交易事业十三年,面对2020年新冠疫情项目暂停的局面,他克服困难,主动联系全国17个省66个城市与十堰常态化开展跨省远程异地评标工作,保障了全市重大项目、重点民生工程交易质效。3年来,他完成941个项目(标段)开评标服务,招标金额306.2亿元,完成远程异地评标客场266场次,招标金额119.3亿元。坚持执行公共资源交易“清减降”政策,依托技术和制度创新,持续推进“不见面”全流程电子交易服务,3年来累计为市场主体节约投资成本7000余万元。2022年度我市公共资源招投标营商环境单项指标位列全省第四,市场主体满意度与获得感持续提升。多次被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昌红武:投身人防事业 铸应战护民坚盾
市国防动员办公室人防科科长 一级主任科员
他先后从事市国动办(人防办)指挥通信、纪检监察和党务、人防工程建设管理等工作。负责工程科工作以来,组织编制《十堰市人民防空专项规划(2021-2035)》,突破性开展人防工程平战转换演练,大力推行人防工程跟踪服务和联合验收,累计撰写新闻稿件、调研报告等各类文章300余篇。在监管服务工作中,他积极协调锦绣园、人防疏散基地等人防重点项目建设,优化人防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办事流程,为40余个老项目做好问题整改技术服务,化解矛盾,督促、协调办理人防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手续。2021年以来,十堰市城区全年竣工验收人防工程25个,总面积超17万㎡,创历史新高。先后被评为十堰市优秀第一书记、武当山特区优秀共产党员,近3年公务员年度考核获得“优秀”等次。
编辑:王聪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