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顺利捐献,获得荣誉证书。
23日,东风商用车车辆工厂装配八线五班特意在班前会上新增了一项内容:迎接在武汉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俗称捐献骨髓)、拯救了一名血液病患者生命的员工王明(化名)。面对这一幕,王明腼腆地对工友们说:“我已经休息好了,干活儿绝对没问题!”
一个秘密 埋在心底已有8年
24日中午,记者联系到东风商用车车辆工厂装配八线五班员工王明时,他刚下班从车间里走出来。“感觉身体很好,在家休息了4天,没有哪里不舒服。”王明说。
本月17日,39岁的王明在武汉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拯救了一名血液病患者生命。“真没想到我能配型成功,因为这个几率太小了。”回忆整个捐献过程,王明感觉“像中了个大奖”。
王明是房县人。从20岁开始,他就积极参加义务献血。2015年,在一次义务献血时,王明听医务人员说起造血干细胞捐献,他当时就捐献了血样,加入中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医务人员告诉我,说配型成功的概率很低,所以我也没把这个事放在心上,也没有把加入中华骨髓库(中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这事告诉任何人。”王明说。
直到今年7月,王明接到湖北红十字会骨髓库的电话,告诉他与一位患者配型成功,询问他愿不愿意做进一步高分辨率配型,进入捐献流程。“概率这么小的事,竟然让我碰上了。”王明一点没犹豫,马上同意了。
“我捐的造血干细胞可以救治一个白血病患者,挽救一个鲜活的生命,这对于我来说,很有意义,也很开心。”王明在高兴之余又有点担心,因为他从没向家人说起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
“我怕你担心,所以一直没有告诉你我加入中华骨髓库的事。没想到这次配型成功了……”见瞒不住了,一天晚上,王明向妻子说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妻子的表情慢慢由错愕转为敬佩,也带着丝丝担忧。“妻子很支持我,并且为了让我身体更符合捐献条件,对我照顾有加。”王明笑着说,“现在想想,这个小秘密保守了这么多年,是一份别样的浪漫。”
一份自豪 为陌生人点燃“生命之火”
为了能够以最健康的状态完成捐献,王明开始培养规律的作息时间,清淡饮食、不熬夜,还抽出时间进行锻炼。“有一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等着我去拯救呢,我要担负起这份责任。”王明常常这样勉励自己。
9月,王明按照要求,进行了高分辨检测和多项体检,最终结果显示全部正常,身体状况符合条件,被确定为最合适的捐献者。
10月12日,王明义无反顾地奔赴武汉,在连续4天注射“动员剂”后,于10月17日成功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采集过程持续了四五个小时,过程很顺利。”当天,这份造血干细胞就由专业人员送往另一个城市,为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点燃“生命之火”。
此次成功捐献,也让王明成为湖北省第601例、十堰市第2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捐献结束后,我感到特别自豪。”王明说。
一份收获 成为孩子心中的英雄
王明9岁的孩子知道这件事后特别崇拜爸爸。从武汉回来那天,孩子就拉着爸爸的手让他讲述捐献过程,还一直不停地说“老爸你可真棒”“厉害!厉害!”
“成为孩子心中的英雄,是另一份收获。”王明说,“感觉特别值得”。
23日,在家休息4天的王明回到工作岗位,工友们看到他后都亲密地围了过来。“小王,干得好!”“身体上有没有不舒服的?”面对工友们的热情,王明说:“谢谢大家。我回来以后,厂里就让我在家休息调整,现在身体挺好,干活儿没问题!”(秦楚网记者 罗毅)
编辑: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