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翁红 通讯员 杨英芮)近年来,湖北医药学院立足体育与健康学科建设,构建“一体四翼”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模式:以体育与健康教学为主体,开展课外体育竞赛训练、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评、智慧课程建设、体育教育教学研究。“体医融合”的发展理念逐渐形成,从而推动学校体育多维度协同发展。
近日,2023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田径运动会在武汉举行,省内66所高校的1621名运动员参加比赛。湖北医药学院15名运动员参加普通高校甲组比赛,比赛中不畏强手,顽强拼搏,斩获1金2银2铜,并取得团体总分第七名,女子团体总分第六名的佳绩。上周,湖北医药学院39名留学生参加第七届武当太和拳国际联谊大赛,在个人赛事中斩获4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在团体赛中获得4个二等奖的好成绩。这些宝贵荣誉的背后,既是运动健儿个人的顽强拼搏、艰辛付出的证明,又是湖北医药学院在学生成长中坚持“体医融合”理念的体现。
学校把“立德树人”作为体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目的,以质量工程为契机,凸显体医融合特色。同时,积极对接新发展阶段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现代体育理论与实践体系和现代医学为指导,对专业培养方案、学科框架、教学方法及人才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和创新探索,构建“一体四翼”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模式。“一体”与“四翼”相互反哺促进,“四翼”之间又相互协同。
面向“教会、勤练、常赛”,试点“1+1+2+俱乐部”教学模式,探究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竞赛训练融合。一年级第一学期为体育基础课,以基本运动能力+运动认知+健康知识+运动兴趣、动机培育为主;第二学期为专项兴趣培育课,以体育专项兴趣、动机+专项身体素质+专项生活化为主。二年级上下学期为体育专项技能课,以体育专项运动技能、技战术展示、运动防护、专项竞赛为主。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俱乐部按照运动项目的要求,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在全校范围内遴选30人左右组成一个班级,连续上两学年的专项训练课。达到合格的俱乐部高级会员进入学校运动队,形成合理的运动员梯队,在此基础上选拔学生运动员进行课外竞赛训练,代表学校参加不同项目的各级别比赛,并在此过程中完成体育教学要求的必修学分。
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创新体育教学与体质健康测评相融合,在体育教学中设计体质提升及健康知识与技能等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面向全校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的教学练习与测试,测试项目纳入体育课程学练内容范畴,测试前为期1-2周安排教师课外辅导,实现了体育教学与体质健康测评相融合。
数智时代,学习方式呈现多元化,体育教学与智慧课程建设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实现体育教学全面提质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建设网络云媒体微课教学课程,实施“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现已建成智慧课程12门(基于学习通平台),有效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新途径,这种自主性更强的学习,也培养了学生自觉进行体育学习与锻炼的习惯意识。
成立“体育健康与养生”研究团队并纳入湖北省“十四五”优势学科群建设项目和青少年积极发展与健康行为研究团队,形成体育教学改革创新、“体医融合”人才培养、身体素养测评、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体育心理健康促进等研究方向,研究成果获省内外同行专家认可,获市级、省部级各类奖项10余项,省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14项,学术论文被引50余次。
编辑: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