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徐臣琛)10月27日晚,笔者在汉水九歌现场看到的是人山人海,听到的是欢声笑语,该景区令众多游客流连忘返。在当下实体经济面临挑战下,当晚18:30分,伴随激昂鼓声,汉水九歌文旅小镇开街盛典正式拉开帷幕。
据了解,汉水九歌文旅小镇正式开街当天即突破了8万人次,一期招商已高达99%。在熙熙攘攘的人潮背后,汉水九歌文旅小镇开街即火,似乎印证了这样一句话:市场是一片沙漠,找对方向便是绿地。只有关注消费者的深度需求,探索产品的创新服务及竞争核心力,打造特色品牌,才能在市场风云变幻大形势下,积极应对挑战并抓住机遇。
显然,深度沉浸式的消费体验,与地域文化紧密关联的传统文化浸染,现代文旅商的模式推动,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汉水九歌文旅小镇在众多文旅产品中独树一帜。同时也带给我们市场操盘手深层次的思考和一面明镜。
沉浸式文旅产品:打造游客 “新体验”
在当晚开街盛典上,《鼓舞九天》、《开街赋》等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无不处处呈现楚韵文化的独特风格和文化精神。在篝火晚会上,市民和游客不仅能观看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风情与人文魅力,还能解码地方历史的文化符号,感受风土民情的多姿多彩。精彩的打铁花表演,更让观众零距离感受到了千年非遗文化的魅力,将1600℃的铁水打向高空,化为漫天华彩,遍地生金,火花纵情旋转,照亮星光璀璨……
在这里,记者看到众多身着不同汉服的游客穿梭在文旅小镇中,穿上汉服也成为了许多游客最期待的体验之一。“在汉服的装扮下,看着这边的古风建筑,仿佛穿越到了大唐盛世,感受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与情感。”今年32岁的王女士告诉记者。除了汉服装扮外,汉水九歌文旅小镇还有着众多的文化体验活动。游客可以制作香囊、品茗、打靶等,全方位感受楚风文化底蕴。除此之外,这里还有着各种美食和特色商品,让游客可以一边品尝美食,一边购买特色纪念品。
这种全新文旅新场景的崛起,不仅为游客带来了不一样的文化体验,显然也为十堰商业注入新鲜血液,引领、带动项目周边产业,并给十堰当地文旅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显然,这种沉浸式的文旅体验,带给游客的不仅是一场文化碰撞,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和思考。非遗文化纪念馆和各种文创小店,让众多游客领略到了更深层次的汉水文化及市井文化,探寻历史足迹,感受楚风魅力。
在前不久过去的超级黄金周中,居民出行热情高涨,8.26亿人次出游,旅游收入7534.3亿元,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势头强劲。面对这一数据,伟光汇通集团中部区域董事长陈顺清告诉记者,虽然各地旅游数据靓丽,但与以往相比也有显著变化,大家消费更加冷静,个性化文旅消费产品更受民众欢迎,消费者希望能够体验到更加丰富、独特的旅游产品,追求更高品质的服务。
汉水九歌文旅小镇还规划建设有风情古镇、演艺广场、精品酒店、民宿客栈以及康养配套等业态,加速填补了十堰楚风汉韵沉浸体验式休闲娱乐及夜间消费场景空白,古典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创新文旅+商业的新模式,开启了市民休闲娱乐的新纪元。
践行文商旅融合:让城市更中国
伟光汇通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20年发展历程的集团化企业,始创于1996年,2012年底,集团总部在北京成立,开始全国战略布局。伟光汇通在文化旅游产业领域可以说是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成功开发并运营着彝人古镇、滦州古城、田州古城等古城古镇项目,被誉为“中国文化旅游古镇运营专家”。自创建伊始,伟光汇通即坚守“为城市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平台、为股东创造财富、为社会创造效益”的使命。 “让城市更中国”的品牌主张,让伟光汇通更进一步明确了其品牌价值内涵,更奠定了其行业排名稳居前三的重要地位。
该集团中部区域董事长陈顺清说,选择在十堰建设汉水九歌文旅古镇,得益于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汉水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极具魅力,尤其境内许多古建筑、古遗址和传统手工艺品等,都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为十堰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基础。如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以伟光汇通为代表的文旅人推进文旅产业发展思考的重要课题。
汉水九歌文旅小镇项目作为省级重点文旅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以国家5A级景区标准规划建设,以楚邑街区肌理为载体,励志打造十堰旅游夜归地,目前一期商业已完成99%的招商工作。记者看到,在郧阳万历三合汤店内,消费者在傍晚5点已经排起了长队,而在另一家非遗文化遗产场馆内,家长带着孩子参观了解汉文化古老的非遗历史……接踵摩肩的背后,是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全方面呈现,唤起大家消费深层次热情的正是文化传承带来的神秘和吸引力。
记者在探访中了解到,部分汉水九歌文旅小镇的商家在开街后获得了较为可观的收入。“目前看来还可以,我们一天目前营业额几千块,有些一天一两万。之前就是看好了这个景区的定位和业态较为丰富,所以选择投资这里。”商铺老板吕女士告诉记者。换句话说,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是缺乏具有吸引力的产品。对于旅游行业来说,只有提供丰富、多层次的业态,才能为城市创造价值,为商业注入新鲜活力。
正因如此,汉水九歌文旅小镇在建设伊始就在着力挖掘郧阳地方传统文化,在传承与发展文化之间寻求平衡点,让传统文化与旅游载体相辅相成,提高游客体验度,讲好文旅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坐落于十堰高铁东站的汉水九歌文旅小镇,其地理优势也较为突出,游客下了高铁后,可直接来此进行深度旅游;亦或游玩武当山等名胜古迹返回时,在汉水九歌短则停留一个晚上,长则两三天,解决了十堰文旅以往产品力不足,文化体验不够的问题,进一步打通旅游上下游产业发展链,完善十堰旅游功能配套。
显然,该文旅项目在保护和传承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城市建设中,形成独特的城市风貌和文化特色。在提高我市城市旅游品质和竞争力的同时,也弘扬了汉文化及价值观,打造具有汉水特色的现代城市。
“让城市更中国”,就是让每座城市都能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都能彰显自己独有的中国味道。伟光汇通的每一个项目,都是对项目所在地传统文化的挖掘,将文化提炼、活化成文化产品、旅游产品、文化活动和文创产品,展现历史沉淀的优良民俗、地域生活和传统文化,助力繁荣发展项目所在城市的文化和旅游事业和产业。
逐梦汉水 点亮汉江
汉水文化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学意义,如《离骚》、《垓下歌》等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更影响了后世文学和文化的发展,汉水九歌,正以屈原《离骚》中代表作《九歌》取名,是屈原文化中浪漫主义色彩和强烈的情感表达。事实上,屈原文化和汉水文化在地域上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屈原的故乡和神往之地正是汉江,这里的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屈原文化创作和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
作为楚族和楚国的发源地,汉水有其悠久的历史。据地质学考证,汉江是中国最古老的大河,在自然年龄上比长江、黄河还要早7亿年。如果说长江、黄河是中华母亲河,汉江则当之无愧堪称中华祖母河。屈原文化和汉水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格和历史价值,而对于伟光汇通来说,“打造文旅特色小镇”正是他所擅长的。
汉水九歌文旅小镇项目副总经理戈丽娜说:“我们希望汉水九歌成为年轻人的打卡地,将来这里计划建成集文化传承、休闲娱乐、餐饮美食等于一体的生态古建筑群。这里的商业综合体并不是一个完全新式的综合体,它不仅仅是商业,我们更希望它有文化、有故事、有历史、有文脉”。
汉江之畔,汉水九歌文旅小镇的夜景给游客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航拍下的景区在夜晚熠熠生辉,照亮一方楚地。淳朴、自然的汉水文化在汉水九歌的营造下,将浪漫主义色彩和现代都市沉浸式消费紧密结合,无疑具有鲜明的文旅产业特色,而只有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提升旅游品质和文化内涵,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潮涌汉江阔,开放逐浪高。在构建汉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大走廊上,汉水九歌文旅小镇的出现,无疑在打造楚风汉韵的旅游产品深挖上,颇具代表性。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文化市场的不断繁荣,将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推动我市全域旅游进一步发展。
汉水九歌文旅小镇项目总经理张恒超表示,汉水九歌文旅小镇在后期还将引入品质客栈、亲子互动、体育公园、精品度假住宿、休闲娱乐街区、十堰特色网红景区等多元业态,真正地让市民通过场景、文化、演绎的呈现,让汉水九歌项目迅速成为“中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功能最全”的荆楚文化体验地。而在如何擦亮文化名片,进一步助推十堰全域旅游发展的问题上,张恒超也给出了他的看法,他表示,十堰地区浓厚的人文底蕴+汉水九歌完善的服务设施,优美的生态环境+民俗风情的演绎呈现,将进一步擦亮汉水文化在城市内涵上的名片。
说到伟光汇通的成功经验,张恒超认为,一定不能简单复制,只有将当地特色文化旅游资源转化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消费场景和文化旅游产品,才能真正形成强劲的旅游核心力,带动商气,聚拢消费者,提升产业综合价值,打造城市全新名片。
伴随汉水九歌文旅小镇一期的开街,未来不断开发建设的小镇将进一步形成“文化+旅游+特色产业”的文旅生态产业链,有效带动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传承深厚历史文化、拉动汉江沿岸就业、带动百姓致富、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牌的社会效益,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推动汉水流域的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点亮汉江,闪耀荆楚!
编辑:黄亮